吾家逆子大狸花 作品

第482章 扶持自己人,截胡达人王也!打压棒子!(求订阅)

腾丛丛对她的花痴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还是忍不住的开了口。

“姚葶,你这句话都说了很多遍了。”腾丛丛没好气地说道。

“可我今天第一次感觉王总居然有那么帅啊!”

姚葶一脸认真地对腾丛丛说着,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腾丛丛被她逗笑了,“行了行了,王总帅不帅跟你没关系,还是好好打磨《人潮汹涌》吧,这可是事关你的未来!”

腾丛丛看下手表:“电影三月中旬就要提交审核,七月份就要安排上映呢,时间很紧迫。我这边也要看下3组的事情,估计要一个小时。你先自己处理下镜头。”

姚葶闻言,立刻收起了花痴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放心吧,腾导!交给我了!”

“责任也交给你啊!”

“放心,我这次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制作《人潮汹涌》的后期,绝对不会辜负王总期望!”

王也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必须牢牢抓住,用自己的实力证明。

她姚葶绝对不是一个花瓶,而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导演,能够给群星文化创造价值的导演。

若是王也知晓姚葶如此脑补,一定会乐开花。

公司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可以自我打气,给公司付出的勤劳员工了。

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群星吸取了后世华为的一些成功之处,设定奖励制度非常利于努力奋斗者。

在这里,你多劳多得。

看似员工们只要多劳动就多挣钱,但王也挣的更多啊!

既然能够让员工们跟着一块奋斗,那么适当的让出部分利益,当做员工的补偿。他们自然会全心全力的为公司付出。

等处理完毕了人潮汹涌的事情,又去盗梦空间那边确认一些琐事。

此时此刻的盗梦空间的项目都已经开始按照王也规划,拍摄不太主要的镜头。现在王也这个大导演此刻却有点躺平摆烂的姿态,如果被不知道的外人知道,一定会吐槽几句,甚至抨击的。

但是业内人士可都是知道王也的强大。

和那些再过些年,各行各业直接涌入电影项目,并且让多数副导演拍摄,他喊咔的荣誉导演不一样。

王也这边从开始筹备的时候,就确认了镜头风格,镜头语言,美术风格,该如何拍摄。

王也甚至将一些剪辑后的镜头,所需角度,拍摄角度,详细的灯光照明度都交给幕后人员。

然后让幕后人员来一点点完善。

这种操作方式无疑非常考验导演的记忆能力跟个人功底。团队协同工作期间,也会大幅度减少工作压力。

很多新人导演在王也的剧组参加幕后工作,会发现很多东西都事无巨细的提前准备好了,而且还搞了很多容错率。

如此重重,就和别的导演剧组拉开了差距。

其他幕后人员跟导演拍摄期间,即便是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也是大小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难度各有不同。

还经常发生意外事件,大大的延缓剧组制作导演的速度。

相比之下,跟随王也的剧组,简直就是九六下班的工作,各类任务进度非常规范,有很多的容错率。而且跟王也合作的演员们也不作妖之类的。

总而言之,现在待在王也的剧组是很多幕后人员非常渴望的工作。

大年初四,下午,王也办公室。

“黄海那边获得了小日子的东京电影节提名?”看着数据,王也乐了下:“那部电影票房如何?”

陈止希耸肩:“口碑不错,票房不太行!不过3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2000万美元票房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在香江跟弯弯那边也一同有一千万的成绩呢。”

王也点下头:“让公司派个制片人过去吧。”

未来他们很多项目都要借助棒子的手捞钱,所以一些面子工作还是要做的!

“好,那看下其他的?”

“可以啊!”王也随后拿出陈止希递过来的关于「鸣梁海战」的投资和制作的事情。

前几年公司实力不充足,出走海外的项目大部分都选择提供项目,共同合作。

随着群星在东大电影市场地位越发强大,也开始布局海外了。

公司有黄海,熔炉等跟棒子合作的电影。大部分都挣钱了,就是有多有少罢了!

看到鸣梁海战记录下来的事情,王也眉头紧锁:“棒子的导演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啊!”

他看向陈止希:“希杰公司的就真的认为咱们非要选择他金汉珉当导演?”

“王总,您看的有些多了吧?”陈止希耐心说道:“对方只是说要修改一下剧本,更加适合棒子那边!”

“哼,不可能,一个字也不可能的。”王也挥了挥手:“换一个导演吧!”

陈止希咳嗽了一下:“王总,对方愿意垫资!”

王也眉头一挑:“详细道来。”

“是这样的,金汉珉导演感觉剧本很好,但我们也说了公司剧本一点确定,是不允许更改的事情。我们要的是全球市场。但是对方和公司说「鸣梁海战」讲述的是李舜臣的事情,棒子才是天然的受众群体。主要票房也是这里的。所以……”

“对方公司要垫资多少?要不要分红权?”

“希杰垫资1000万美元,加上之前的比例,一共投资1800万美元,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鸣梁海战的投资总额度只有3500万美元,因为是群星主导的,对方投资比例并不高。

他们如此操作,倒是很有诚意啊。

王也眉头皱了皱:“可以,但那么多股份,后期选角之类的很难办,海外版权他们需要降低。拍摄要在国内影视城拍摄!这样就可以更加节省拍摄资金了。”

“好!”

棒子人工支出很高的,国内现在比他们便宜三分之一。

到时候在国内拍摄,就算对方增加大量投资,也不用担心项目出问题。

“还有,对方需拍摄出两版。多加几场大明支援的戏份,一版供给他们自己意淫,一版放到国际上市场……要尊重历史嘛~”

鸣梁海战是2014年7月30日在棒子上映的电影,2012年才开始筹备拍摄,在全球票房超过1.3亿美元,棒子的观影人次超过1700万,创下当时棒子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这个记录保持了很久。

电影故事很简单,就是棒子名将李舜臣带领舰队战胜侵略者日寇的故事。

但是实际历史上是明朝辽东铁骑支援,万历三大征的其中之一才摧毁来袭日寇。

可惜直接被棒子篡改成为了明朝打酱油,李舜臣大显神威击败棒子!

作为“截胡小达人”,王也的目光,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

他的野心,是要将群星文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棒子影史排行榜上的那些优质电影,自然成为了他眼中一块块待开采的宝藏。

尤其是《鸣梁海战》这类电影,更让他觉得非拍不可。

不仅仅是因为其巨大的商业潜力,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能够借此机会,在国际银幕上,拨乱反正,纠正某些国家的历史认知,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想想看,当全球观众看到银幕上真实还原的历史,看到大明王朝在抗击倭寇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某些国家的历史谎言,将不攻自破。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这才是最高明的“打脸”。

之前王也亲自操刀的《七号房的礼物》,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这部电影,经过“汉化”改造之后,不仅保留了原作的精髓,更融入了华夏文化的情感内核,最终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这证明了他的“魔改”策略是完全可行的,甚至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

现在,《鸣梁海战》项目已经提上日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这部电影投资巨大,而且故事背景又发生在海外,涉及到宏大的战争场面,王也最初考虑的是邀请老谋子来执导。

毕竟,在战争大场面调度和史诗感营造方面,老谋子的能力毋庸置疑,国内导演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可惜的是,老谋子那边的情况有些复杂。

他和张伟平这对曾经的黄金搭档,正处于“相爱相杀”的纠葛之中。

据说,两人还有最后一部电影《金陵》的项目要合作,完成之后,很可能就会分道扬镳,各自单飞。

在这种情况下,邀请老谋子执导《鸣梁海战》,变数太大,风险也太高。

退而求其次,原版本的导演金汉珉,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的执导能力毋庸置疑,对战争场面的把控也相当成熟。

而且,原版的《鸣梁海战》虽然在国内票房表现平平,但在棒子国本土市场,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堪称现象级电影。

棒子国,才是这部电影的主市场。

王也的想法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将《鸣梁海战》打造成一部展现多方势力联合抗击倭寇的史诗战争片。

重点突出大明王朝在其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还原历史真相。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棒子国的导演,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得到更多。

“好的,我会告诉他!”陈止希干练地应道,准备将王也的决定转达给棒子国那边。

“对了,《熔炉》的制作现在完成了吗?”王也转而问道,。

“完成了,后期制作已经全部结束。”陈止希点头回答,“棒子国那边的希杰公司的人,想要安排这部电影走国际电影节的路线,争取在国际上拿奖。”

“可以,让他们去运作吧。”王也笑着说道,“《熔炉》的质量摆在那里,拿奖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也安排一下,让这部电影在我们国内也上映一下。”

“没问题,我会安排的。”陈止希一一应下。

王也手指在项目列表上滑动,观看着项目。

“咦,《破墓》都拍摄出来了吗?进度这么快?对方挺有能耐的啊!”

陈止希看了下资料,回应王也:“是棒子的导演张宰贤,之前拍过几部独立电影,风格很独特。《破墓》是他第一部商业片,没想到这么快就上手了。”

“对方可以扶持吗?”

“他对我们东大印象很好,是个东大文化粉丝,挺想和我们深度合作。”

可不是粉丝,破墓里面的中文汉字直接在棒子那边都变成脸部纹身了。

“王总,我们在棒子那边投资了不少项目,演员方面有什么要做的吗?”

王也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韩棒子那边不是有咱们的很多练习生吗?让他们都来试镜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有潜力的就签到子公司。咱们投资的项目,要给自己人一些机会。”

说着,王也习惯性地摸出烟盒,刚要点燃,瞥见陈止希微微皱眉,又默默地把烟放了回去。

陈止希有些疑惑地问道:“练习生?他们不是只会唱跳吗?演技方面……”

王也笑了笑,语气轻松:“试试呗,反正都是子公司签的,又不亏。培养培养,说不定能挖到宝呢?总不能所有好苗子都让棒子自己留着吧?”

群星文化,或者说现在的东方市场,并没有棒子那种残酷的“压榨式”练习生培训模式。

但有些东西,比如练习生的基础技能,唱跳能力,确实需要借鉴棒子和小日子的一些经验。

一来二去,东方市场和对方的一些娱乐公司也建立了合作关系,互相输送一些练习生和培训资源。

棒子的练习生制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虽然未来网络上很多人调侃棒子“只会剽窃”,“只会唱跳”,其他方面不行。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2024年之前,韩流文化在亚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肆虐”了亚洲市场二十多年。

限韩令之前,棒子的偶像文化更是风靡一时。

后来限韩令出现,韩流开始转战欧美市场,反而意外地帮助亚洲艺人拓宽了全球市场。

原本在西方主流审美中,眯眯眼、高颧骨等亚洲面孔并不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低级审美”。

但棒子偶像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对亚洲审美的刻板印象,为后来东大的顶流艺人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试错机会。

陈止希点头表示明白:“好,我会安排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