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307、学习班开班

之前离开庆市的时候江暖已经寄出去了一部分翻译稿,也和那边说了自己又回了河西大队的事,剩下的这些江暖准备半个月内完成,然后就将精力全都放在工厂新产品的事情上。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另外她还要去一趟哈市日化厂,这次哈市日化厂也会参加交流会,据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要是产品卖的不好,以后就没资格参加交流会了。

江暖准备给哈市日化厂在增加几款新品新品。

之前在庆市照顾顾楠风的时候,江暖也不是一点事情不干,还去了庆市日化厂几次。

后来在江暖的牵线下,庆市和哈市的两家日化厂达成了一些合作。

现在庆市日化厂主打的就是家居清洁用品方面,包括洗衣粉,洗衣液,香皂,洗洁精。

另外还有江暖之前帮庆市日化厂开发的沐浴露和洗发水,江暖这边答应每两年会给产品做一次升级。

而哈市日化厂这边,主要就是口腔清洁用品这方面。

别看产品单一,但单单牙膏江暖就给他们弄出了好几种配方,有基础清洁的,有美白牙齿的,有去除口腔异味的。

另外江暖还给了两种漱口水的配方,这东西目前国内的人可能不习惯用,但在西方国家,销路却是非常的好。

此外江暖也给了一套沐浴露,洗发水的配方,同样的,每两年也会给哈市日化厂做产品升级。

除此之外,每次交流会结束,美人日化厂这边的外汇订单江暖也会分出去八成,交给两家日化厂生产。

江暖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为了以后,她从没想过为别人打工。

等改革开放后,随着私人办厂和外国资本的进入,集体企业会受到第一次的竞争危机。

江暖的目标很明确,到时候她会把这两家日化厂收购,然后全力打造属于她江暖的品牌。

这两家工厂以后便是两家子公司,有独立的品牌,就比如国外的那几个奢侈品集团,旗下有好几个奢侈品品牌,仔细一查,这些品牌都属于同一个集团旗下。

后面几天,江暖基本都窝在家里忙着翻译那些书籍,偶尔也会去后山看望一下牛棚的那几位。

这几天,河西大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在江暖的提一下,河西大队学习班正式成立。

针对不同的诉求,河西大队开设了扫盲班和技术班。

扫盲班针对的是大队上没怎么上过学,现在又想要学习的那帮人,没有年龄限制,都可以去上。

技术班一共开设了机械基础,药材识别和种植,语言班。

这些都要求报名的人有一定的学历,不能大字都不识一个。

而这三个班的老师分别是牛棚李学明和付历山负责机械基础。

别看付历山是军人,他可是机械方面的人才,曾经为部队研发过几款非常厉害的枪支。

这次听到江暖提起要在大队办学习班,他非常积极的响应。

药材识别和种植这一块目前只有江暖一个人担任,不过江暖也挑了几个好苗子,准备私下培养一下,以后就算她不在河西大队,这几个人也能把大队的药田撑起来。

然后就是语言这一块,没想到居然有三十几个人报名,知青院的人几乎都报名了,然后就是工厂那边还有村子里几个还在念高中的孩子。

考虑到那几个孩子平时不在村子里,江暖直接开设了两个班,程斌负责平时晚上的教学。

周末孩子们回来后,有牛棚的万芳给他们上课。

万芳是京大物理教授,但她以前在国外生活过,不仅懂英语,还会德语和俄语,听说程斌最近就在跟万芳学习德语。

这一天,河西大队学习班正式开班。

为此,大队部这边还将之前的那个仓库清理了一下,然后用木板隔出了好几间教室。

为了鼓励大家的学习,江暖更是私人出钱,采购了一大批的教学材料,有黑板,有学习用的书本铅笔等。

总之在八月份一个夜风徐徐的傍晚,学习班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江暖还给大家允诺了不少奖励。

比如扫盲班这边,每月都会考核一次当月的学习内容,前五名的都有奖励,有实物奖励,也有工分奖励。

然后六个月一大考,这次前三名直接有现金奖励,第一名能拿到十块钱,第二名八块,第三名五块,看着不多,可对这些每天在泥巴地里刨食得庄稼汉,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除此之外,江暖还设立了学习稳步奖,就是连续三次考试都能进入前五的,也有相应的奖励。

而对于那些进步明显的也设有一定的奖励,总之江暖主打的就是一个只要你好好学习,必能有所回报。

而对于技术班这边,就不是简单的现金实物奖励了,像机械班这边,表现优异的,江暖会给他们在公社和县城推荐工作。

药材种植这一块,江暖也和大队部商量过了。

现在大队这边的药材种植也没有一个专门负责的人。

依着江暖的意思,药材种植这一块要和粮食种植分开,以工厂管理的方式管理药田。

目前河西大队这边只种植了十来种药材,而且都只是粗加工后直接被药材商和医院那边收购。

但江暖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她以后要做的就是从药材种植到制作成各种药品,实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而这一点,江暖也和顾爱国几位大队干部说过,大队几位干部都非常的支持,这以后可都是他们大队的产业啊。

所以这次开设班级,其实也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到时候学习优秀的都会是这个医药公司的第一批领导者。

当然,江暖在班上并不会讲的这么清楚,只告诉他们,以后药材种植这一块会和日化厂一样的模式管理,所以会挑选一批人成为药材厂的管理者。

这一说,班上的二十多号人像是打了鸡血似得。

一开始可能有些人只是抱着好奇心报名参加了这个学习班,可现在听到有这么多实质性的奖励后,他们一个个都十分庆幸自己还好报了名。

而针对语言班这边,江暖就更加的直接了,她直接挑明,十月份的广市交流会,她会从这里挑选五个人跟着一起负责美人日化厂的外汇订单。

就这一个大饼,砸的班上的人晕头转向,他们可都知道上次程斌和刘爱珍去广市可是有工资的,而且还不低。

除此之外,这可是公费旅游啊,他们中很多人这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这里的县城,现在能从华国的大东北去往几千公里之外的南方大城市,他们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现在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就能为自己争取到这一个名额。

就算最后没有被选上,可这两个月里学习到的知识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这事怎么算自己都不亏。

学习班每周三天,周一,周三和周五,晚上六点半到八点。

江暖不清楚其他班学习状态怎样,反正药材种植这个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好。

本来江暖还想让大家中间休息十分钟,可这些人休息的时候,依旧积极的向她询问各种问题。

第一天下来,江暖感觉大家的学习氛围都非常好,就是扫盲班那边,那些三十多岁的人也是兴趣不减。

几天后,正好这一天晚上不上课,江暖吃过晚饭在村子里散步,然后就撞见了好几拨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的人,看到这一幕,江暖内心还是挺感动的。

所以不是这些人不想学习,而是这个时代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支持他们去学习。

而且江暖还发现报名学习的人中,女同志占了六成,尤其是扫盲班那边,年纪最小的还有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看到这些,江暖有些心酸,她记得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十多年后才出台的规定。

即使当时出台了规定,但依旧有很多偏远山区或是重男轻女严重的地方有很多孩子没办法上学。

江暖想到之前大队长说的,村子里之所以孩子到了七八岁才送去学校,主要还是因为河西大队这里没有学校,而最近的学校离河西大队也有快二十里地,上下学很不方便。

尤其是高中,公社这边还没有,想要念高中,就得去县城。

除了要交学费,还要交住宿费,带粮食,这对这些农民是

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河西大队这些年真正念完高中的其实没几个。

江暖觉得有必要和大队长谈谈在大队这里该一所学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