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交给官府未必能管得过这两个孩子。

好人做到底,许氏想的是就留在茶楼等。

结果小喜听许氏说要买丫头时连忙求许氏收留。

“我们可以不要月钱就在夫人身边伺候,等找到娘亲……”说到这话的时候小喜的眼泪又流出来了:“如果找不到娘亲了,我们就卖身为奴伺候夫人左右。”

这孩子,小小年纪很精明,知道为自己寻一条出路。

“你们还小,未来的路很久,卖身为奴就是一辈子。”

两个聪明识字的孩子卖身为奴,许氏是不忍心的。

“那……”小喜想了想:“夫人,我可以卖身为奴,弟弟也可以签活契,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都行。”

待到活契期满,弟弟小庆就成年了。

成年后他可以他想做的事儿。

“小庆长大了想做什么?”

“考功名。”小庆道:“外祖父说小庆有点聪明,再勤备一点可以考功名。”

许氏点头,确实是个聪明的。

不,两个孩子都聪明。

“行,你们若是愿意跟着我走也行。”

许氏想起了三房的春安春强,黄氏一门心思的想让他们读书。

考功名的路因为肖家出事被阻断了,她依然还是那么执着,甚至焦虑得身体都出了问题。

小庆比春安春强大一些,又识一些字,倒是可以带回去留在他们身边。

小喜……也识字,正好暖暖要的人都有识字的要求,她年纪也小,聪明伶俐。

当下就决定带她们走。

“如果找到你们娘亲呢?”

“只要夫人不嫌弃,小喜也愿意伺候夫人。”

小喜心里明镜儿似的,找到娘亲母子三人也未必能活得下去。

一路上娘亲一直在说找到爹爹就好了。

可是,真的有那么容易的找到爹爹吗?

三年多未有联系,要么是他出事了,要么是他变心了。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没法顾得上自己母子三人。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想要过日子,他们必须要有收入来源,要有地儿可住。

自卖自身,为娘和弟弟谋得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也是可行的。

“好,那这样吧,你们且在这儿住上三日,三日之后都还没找到你们娘亲,就让夏雨派人送你们到我们家中。”许氏道:“不过,有一点我要说清楚,我们家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活儿肯定是有的,或许也很累,你们……”

“小喜愿意。”

还有什么比奔波在路上,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苦的呢

赵明华很快就把人伢子伍叔带来了,跟着来的还有三十多号人。

“夫人,您八个丫头都是调教好的,她们以前也在大户人家当过差,都是熟手,也懂规矩。”

伍叔长得很精瘦,一看就是一个圆滑的人。

但是对赵明华那叫一个恭敬。

“三少爷说要好的,小老儿就挑了她们过来,夫人,您尽管挑选。”

“你们且上前一步回话。”

“是。”

八个丫头异口同声,齐齐上前。

一看这礼仪确实也是学过的,都是讲规矩的人。

“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奴婢春分、奴婢桃红、奴婢夏雨……”

“奴婢原名芬儿,若夫人不嫌弃还请夫人赐名。”

许氏打量了一下这个叫芬儿的丫头,真的很聪明。

身为奴婢是没有自己名字的,主子赐的什么名就叫什么名。

“奴婢原名元儿,请夫人赐名。”

很好,都聪明,之后的三人都说这样的话。

许氏又问了一些话,以前在哪儿当差,都会些什么。

女红,厨艺各有其特长,虽然都说自己识得几个字,但是许氏考问起来,能答上的也只有桃红和元儿,芬儿三人。

“小喜,你来。”

小喜不解的走向前,许氏看着众人道:“你且看看,选谁更合适?”

“不知夫人是为谁选的?”

“为我们家二姑娘春暖选陪嫁丫头。”许氏道:“要识字的聪明伶俐一些的。”

“要几人?”

“四人吧。”

“夫人,小喜……”

“你大胆的说,没事儿。”

“是,小喜认为桃红、元儿和芬儿合适,还有就是春分,嗯她的名字和姑娘的名字避讳了,得改名。”

“行,就按小喜说的办,你们四人且留下吧。”

许氏对小喜的眼光很是赞许。

看看,这孩子和自己的想法一致。

在选陪房的时候,许氏也问小喜。

伍叔带来了四家陪房,有两家都是一家三口一家四口,有一家是六口人。

小喜也问他们话了,最后给许氏说要一个一家四口的,一家六口的,这样正好凑一个十,十全十美。

“你这孩子考虑得很周全,行,就要这两家吧。”

自己带过来的人都被夫人挑选上了,伍叔自然很欢喜。

立即就签了身契。

全程都让小喜小庆看着的。

人挑选好了,许氏就要带着他们回村了。

“夫人……”

小喜很是担心许氏不要她了。

“你且住下,三日后若还没找到你娘亲,夏雨会安排送你们到我们家的。”

“夫人,不管找没找到娘亲,小喜都想伺候夫人。”

“好,你这孩子……”

挺聪明的,许氏也喜欢她。

许氏和春宁带着挑选的人回了春暖的庄子,交代她们先住在庄上,顺便也要教导一下规矩。

教规矩这事儿,许氏要亲力亲为。

“大伯母,您辛苦了。”

这种事儿一般教养嬷嬷就行,但是许氏这么做就是为了给春暖培养得力的人选。

“对了,暖暖,我们在昌州遇上一对双生子……”

当下将小喜小庆的事儿说了。

“那姑娘真是聪明得紧,小庆不怎么开口说话,但是也不是一个简单的。”

许氏自诩阅人无数,觉得这两孩子不错。

“她们愿意签身契?”春暖想了想:“大伯母,若可以的话,暂时不签身契。”

不签身契?

“当过奴才始终会有污点,既然大伯母说小庆是一个可塑之材,那就赌一赌如何?”

许氏看向春暖,想了想点了点头。

“只签小喜?”

“一个都不签。”春暖道:“只当他们是远房亲戚供养着,看情况而定。”

“你考虑得周到。”

也就在一瞬间的事儿,许氏就明白了春暖所想。

不得不说,暖暖看事儿就是长远。

昌州茶楼,小喜跟着夏雨忙前忙后的。

“小喜,你其实不用做这些活儿的。”

“没事儿,姐姐,小喜不累。”小喜对夏雨很是崇拜:“姐姐是掌柜?”

“是,女子茶楼的掌柜。”夏雨笑道:“之前我也是夫人身边伺候的丫头,少爷要人来看管茶楼,我就想大胆的试一试,没想到真的成了。”

“姐姐,小喜要向你学习。”

“夫人很看重你,你好好学,以后也能为夫人效力的。”

夏雨也是在女子茶楼当了掌柜后才明白,同样是伺候人,当掌柜比当丫头更心累,当然,也更有成就感。

昌州的夫人小姐们见她都尊称她一声夏姑娘。

“是,姐姐。”

小喜想了想,最后还是问出了声:“姐姐,可有我娘亲的消息?”

“暂时还没有,你别急,你娘亲肯定会来找你们的。”

夏雨没想到的是,还真是很快就有了云氏的消息。

那是在昌州的衙门口。

云氏披头散发敲响了衙门的鸣冤鼓。

“堂下所跪何人?所告何人?”

“民妇云余氏,状告夫君余长发抛弃糟糠之妻另娶他人……”

有人击鼓鸣冤,看热闹的民众围满了公堂。

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夏雨派出去的人也在打听,很快就传到了女子茶园。

“姐姐,您可以带我们去一趟衙门吗?”

小喜对夏雨道:“我要去带娘亲回来。”

“你……”

夏雨看着小喜一声叹息:世道原本就不好了,这母子三人更是倒霉,遇上了那样一个渣爹。

余长发三年多没有消息,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另娶了东家女儿。

云氏带着一双儿女进城的时候,正遇上了叛军入城,兵荒马乱之时,身边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妇人直喊夫君。

“娇娘别怕,我护着你,我们往左边辙离。”

声音如此的熟悉,云氏看了过去,就见她那三年多未见的夫君正深情款款的扶着大肚子妇人撤往了一个小巷子。

情急之下,云氏也跟了过去,然后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上了马车离去。

她追了好远好远,最后看见那一高门大户的院子,一打听,知道那是马家商行的院子。

余长发是马家女入赘的女婿。

想想真是可笑得厉害,自己在蜀郡养儿养女艰难支撑,他却一跃成为东家的贵婿。

云氏在马家门口蹲守了两天,才看到了余长发出来。

立即上前找他理论,结果余长发打死不认她这糟糠之妻,甚至还骂她是疯婆子。

还让下人将她打了出来。

气不过的云氏就来到了衙门,状告余长发。

小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丝毫不惊讶,只想将娘亲接回来。

“你娘亲告他,你们……”

“没用,娘亲到底太天真了。”小喜淡淡的说道:“自古官官相护,我们只是贫寒人家,想要告倒马家,那得有权有势才行,我们什么都没有。能将娘亲完好无损的带回来即可。”

“就这样放过他们了?”

夏雨很惊讶小喜的这种淡定。

“由着他吧。”小喜冷声道:“如果我们不如他,那就拿他没办法;如果我们胜过他,他是谁又与我们有何关系?”

好像很有道理。

“不过,若是你们有朝一日胜过了他,他会说是你们的亲生父亲,会说你们不孝。”

夏雨还是友情提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有任何有关系,要么是他亲自写下的申明,要么就是一纸和离书。”

“行,我明白了,姐姐,我去一趟衙门。”

“小庆呢?”

“小庆不适合露面,这种事儿,我来就行。”

夏雨看着小喜心里一声叹息:这孩子长大了一定是个干大事的人。

她处事很是冷静,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说去纠缠一些改变不了的事儿;而且尽她最大的可能一直在保护着她弟弟。

因为她清楚的知道,她弟弟小庆是她和母亲的未来,是她们的依靠。

在茶楼这两日,小喜一直在帮忙做事,却只让小庆在后厨帮忙烧火,空闲的时候姐弟俩都在书架上取书看。

衙门的热闹小喜也请求她们不要传到小庆的耳朵里去。

有时候就很羡慕小庆,他有这么一个姐姐全力护着真是太幸福了。

夏雨带着小喜来到了衙门。

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都在看热闹,都在看这个陈世美会有什么下场。

结果让他们很是失望,余长发矢口否认认得云氏。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云氏伤心欲绝,一脸不可置信:“明明我们也曾经那么相爱的,你对我和孩子们都很好的……”

小喜看着悲痛欲绝的娘亲,立即求了衙役让她上公堂。

“请差爷行个方便,让这孩子上公堂将云氏带回来。”

夏雨见状连忙塞了一个荷包在衙役手中。

“原来是夏掌柜啊,好说好说。”

得了好处的衙役自然网开一面,愿意配合了。

“何人在此喧哗?”

“回大人,一自称云氏女儿的小姑娘求见大人。”

“传。”

“民女小喜见过大人。”

“你来得正好。”县令也是一头的雾水:“云氏状告余长发说他抛弃糟糠之妻,但是余长发又说不认识她,你可认得此人?”

“世间长得相像的人不少,小女也有三年多未见爹爹,记忆已有些模糊。”小喜道:“望大人允许小女上前仔细辨认一番。”

“准。”

小喜走到了余长发面前,围着他转了一圈。

“不知这位大叔可认得小女?”

“不认得。”

余长发目不斜视,一眼不看小喜。

呵呵,世间事真正是可笑得厉害。

有些人,化成灰也该认得的。

看来他是要装疯卖傻到底了。

那就成全他。

“不认得啊,那小喜娘亲估计是思夫心切,认错了人。”

“既然认不得,还请这位大叔当着大人和各位乡亲的面写下一纸申明,书上写你与云氏母子三人素不相识,并无半点关系,现在没有关系,以后更不会有关系,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