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小序 作品

第213章 芯片行业峰会第一天两种芯片:智慧

第213章 芯片行业峰会第一天——两种芯片:智慧思维型和空间计算型

临州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总占地面积近三千亩,青山绿水,河流蜿蜒。

这里原本是临州市规划的园式企业创业园区。

但,园这个东西吧,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那是圣地。放在郊区、农村,那就是荒芜之地。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没有任何的生机,整个园区入驻的企业都没有几家,连上周边的新城,被合称为鬼城。

而这个园区运气好啊,当时正好布置了一个小型的算力中心,解决了白驹科技最初创业的急需,将它吸引到了这里。

再看三个月后的今天,这里整个园区已经被白驹科技全部拿下,作为第一研发中心,挂牌:小沙未来小镇。

从此,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更精神了些,迎着阳光在摇曳。

内里的一汪清潭也已经开始咕咕,涌出无限的生机。

清泉石台旁的蝶形建筑,那是小镇能够容纳八百人同时出席的综合报告厅,而此时,报告厅内正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着。

“今天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没有一个外人,所以,我们开门见山。”这是郝成。

与公开的开发布会面对全体消费者不同,今天是正在召开的芯片行业峰会第一天,而在座的全都是老熟人——

沪微、中芯、华为、摩尔线程、紫光展锐等等芯片行业的头部企业的负责人,郝成在过年之前,就一一见过了,并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郝成今天峰会的开幕主题演讲,直接的了当的四个大字:未来之芯。

而会议大屏上,一条直线,横亘中央,把整个大屏分为了两部分,上半部分:元认知芯片,下半部分:传统半导体芯片。

郝成说道:“元认知架构最初的公布是在年前的冬季发布会上,发布会后,我和诸位前辈会面、各自进行了一番交流。

“那个时候,就有人曾经问我,说:成哥啊,元认知芯片要出炉了,那以后,传统的半导体芯片是不是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我们是不是全都要转而设计这种基于元认知架构、元认知指令的芯片?”

听郝成这么说,正坐在台下的张建咧嘴,感觉还挺不好意思的。

问题就是他问的,这本没什么,大家心里都有这样的也疑问,但是,比郝成足足大了有十五岁的他管郝成叫成哥,这就有点……

郝成也是一笑:“我当时就没回答他,不为其他的,他48了管我叫哥,我不敢应啊!”

这话当然是在开玩笑,但同时也是通过这样一个轻松地开幕演讲来给这几天的峰会定一个基调,告诉大家:放松,放松,再放松。

会前的交流,郝成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企业,它紧张了。

按道理,在座的这些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在科技领域,尤其是自己的专业内,也都是佼佼者,让他们感到紧张的时候还真不多。

但是,白驹科技这里不一样,单单是元认知架构的芯片这一项,就有能力,将他们以往所有的努力全部敲碎。

而如果他们,尤其是国企,如果不能在下一步白驹科技的计划中占据一席之地,那等待他们的结果不会好。

上次,软件生态建设攻关,一大批的国企趾高气昂的过来,垂头丧气的铩羽而归,最后的下场,这里的所有人都看到了。

所以,确实有些企业的负责人,他很紧张。

但郝成现在的态度,和对待软件行业国企的态度明显还是不同的,软件行业的部分国企,那真是烂泥。而芯片行业,一半一半。

一半的人,在拼搏,而另一半,在各个时期拖后腿。

郝成还是愿意拉着这愿意拼搏的一半,再拼一次的。

所以,一开始,格调定下了:那就是确定合作是基础,解决分歧在其后。所以,他一上来就半大半小的开了一个玩笑,最后还补了一句:

“48岁的这个男人,它就是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建哥!”

而看着像邻家大男孩一样的郝成,大家都笑了,哈哈大笑,心里也随之都放松了许多。

“刚刚开了个玩笑,建哥莫怪。而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元认知的芯片,和传统的芯片,未来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元认知的芯片,其强大之处在于原生契合ai训练,能够培养更善于思考、更精于思考的ai,比如小沙,以及小沙的未来。

“而如果要单比运算能力呢?元认知的芯片,它是比不过传统的芯片的。”

“嗯?”很多人瞬间发出了“嗯”的一声,那是不理解的声音:这不对呀,算力,那不就是ai的基础吗?算力比不过,那ai怎么超的呢?

“我看到了你们眼神中的迷惑,”郝成接着说道:“一句话:大家都被英伟达忽悠的太狠了!

“这么说你们可能不理解,但是举一个例子:人和计算机比,谁的思维能力更强?也就是说谁更智能?这肯定是人没错吧?

“但是,运算一万次、十万次、亿万次,谁能快?这显然是机器机吧?人穷极一生,也不一定能运算亿万次!这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朴实的逻辑!

“而运算这个过程,尤其是超大规模运算的过程,传统的半导体显然就更擅长。

“就拿显卡来说,它最初的运算,就是在图形运算,运算的我们显示器上一个一个像素点的排列,以形成我们看到的图像和画面。

“包括未来,我们要做三维立体的显示卡,空间立体的显示科技的坐标运算,除了需要元认知芯片提供更加智能的ai之外,也同时需要传统半导体的运算能力。”

郝成说的这些很好理解,但是却颠覆了一点点的过往认知——

传统的认知,人工智能和算力就是强关联的——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运算的出现,基于概率运算和反馈调节的ai大模型,直接将智能水平和算力大笑强关联。

而在英伟达的进一步渲染下,这俩东西都快成绑定成一个概念了。但郝成现在说:这俩完全是两回事儿,顶多在传统ai的领域有了一点点的交集,还拿小沙举例,这谁还能反驳?

“运算能力强,能够更快的计算平面或者空间上的像素点、坐标点,显示设备就可以有更大的刷新率、更高的帧率,更好的3d效果、光追效果。”

郝成继续说道:“但这个东西,和ai无关。

“ai要想更强,那就需要元认知芯片,元认知芯片的运算速度或许没那么快,但是,每一次的运算,都更像是思维的延展。

“所以,算力和ai这俩东西,从此就分道扬镳了。”

会议大屏,一个很短的动画,将这些个关系描述的淋漓尽致,并引出了三维立体处理器,在算力领域的两个分支:智慧思维型算力和空间计算型算力。

“就像现在的cpu和显卡?”看到这两个概念,当即就有人将二者和现在的计算机概念联系到了一起。

“是,也不是!”郝成这么解释:

“空间计算,确实和现在的显卡,尤其是游戏卡的是比较相似的,计算空间坐标,然后给我们展现一副立体的、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的甚至未来,有可能是五感触达的沉浸现实的画面,它确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显卡或者gpu。”

郝成稍微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是相同的部分,但,传统gpu训练ai的能力对于元认知芯片就完全不同了,单纯的计算无法训练出更进一步的ai,立体三维芯片也不行,运算有其上限!

“所以,未来ai领域,除了三维算力之外,更需简要三维智慧,也就是说,这两类芯片将会共同实现未来ai领域的飞跃。”

“所以,这俩的区别是,一个是游戏卡,另一个是ai推理训练卡?”有人就非要和现在的传统芯片相联系,但这种说法也只是听起来有那么点儿像,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郝成挠了挠头:“这么说吧,在元认知芯片的领域,cpu、显卡、内存、硬盘等传统计算机的这些概念,都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模糊,分的不再那么清晰。

“原理我就不说了,就举一个例子:你的大脑会分的这么细致吗?哪个部位负责思考,哪个部位负责记忆,哪个部位负责空间思维,哪个部位负责数学运算?

“或许有分,但是,各个部分绝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元认知芯片,理论上也会是朝着这个方向靠拢的。”

“嗡!”一群人的大脑同时嗡嗡作响,他们懂是懂了,但是拿人脑举例是什么意思?随便举的还是有什么深意?

如果是别的什么公司,他们不会多想,甚至会认为这人在出牛,甚至吹牛都不打草稿,但这是白驹科技,不会是真的有什么关于大脑的研究吧?

他们想什么郝成当然不知道,也没有解释,继续着他原有的节奏,开始介绍元认知芯片以下,传统芯片领域的事情了:

“元认知芯片咱们就先放一边,后边两天,包括芯片设计企业、制造企业、制造设备及产业链企业都会有专门的分会场来进行各自的授权与分工,现在,我们就谈谈,这条线之下,传统芯片的未来。”

传统芯片,自然指的就是现在的硅半导体了,即便是对这个行业毫不了解的人,拜早两年的阿美莉卡所赐,大约也至少听过“光刻机”这种东西。

稍微了解深一点的,跟随着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以及华为攻克芯片生产的步伐,再加上从上至下各类媒体的宣传,应该对14nm、7nm等芯片制程比较熟悉,知道euv和duv,知道先进封装、多层封装。

而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是业内人士,他们都知道,有一个关键的大家伙,研制成功了!没错,那就是euv光刻机!

而说起传统的芯片制造,是绝对离不开这个家伙的。

而这个家伙的制造,在此之前,全世界也只有一家:那就是asml,荷兰的阿斯麦。

当然,这背后,是来自阿美莉卡、德意志、英吉利等几乎所有西方强国的零部件支持,包括光源、镜头、材料、腔体等。

有人甚至断言,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是绝不可能造出euv光刻机的,别说中国,阿美莉卡也不行!

但,这个大家伙,现在就水灵灵的躺在南部地区某芯片工厂的实验产线上,并已经开始了芯片的试产。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向了华为今天来到这里的代表,胡坤、于东和何钢的身上。

原本euv光刻机没有那么快的,预计至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投入量产,但是,有了小沙的帮助,有鸡杀鸡,有狗撵狗,所有有问题的地方,都飞速的得到了解决。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并实现了芯片的试产。

虽说产线的问题还有一些,比如不稳定、良率低、产能小等,但是,只要迈出了第一步,那接下来就只需照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然后按照小沙工业模型进行调优、扩产。

而现在正在试产的芯片,就是海思麒麟的9020国产euv增强版,华为内部将其命名为9020super。

比起duv光刻机套刻的版本,9020super性能那几乎是翻倍的提升。

就这,还只是试产版本的效果,等到一切稳定了,性能还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而规划的电脑cpu芯片,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当然,这是之前的规划,而现在,则要先看看白驹科技的相关打算,然后再确定怎么做。

郝成继续着他的开幕演讲,未来之芯的主题:

“根据小沙的评估,未来,传统的半导体芯片依然会占据所有芯片的半壁江山,我们不可能、没必要甚至不应该将所有的芯片都使用元认知芯片,即便元认知芯片非常智能,我们也需要在智能与极致速度之间做取舍。

“所以,元认知与传统指令芯片相结合,会是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芯片行业的常态。”

郝成接着提出了,怎么样在未来小沙的帮助下,更好的设计我们的cpu、gpu、存储、内存、小芯片、采样模拟芯片等这个课题。

而这,也是龙芯、兆芯、紫光展睿,也包括摩尔线程和华为此时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元认知芯片肯定是白驹科技自己要主导,而更强的传统芯片,那是留给他们的。

尤其是在euv光刻机测试已经成功,量产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按照郝成的说法,未来半壁江山的传统半导体,大有可为。

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儿——谁说传统芯片就真的一成不变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要利用我们有元认知芯片的支撑,有小沙的辅助,将传统芯片再创新,然后做到极致,收入囊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