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东瀛有个银矿,储量庞大!

面对朱元璋的好奇询问道,江临笑着开口说道:

“陛下别忘了,宋朝有一个海上商业帝国的称号。”

“宋朝当时因为长期受到辽、金、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不仅经常打仗,还需要进贡,财政开支一直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开辟新的财政收入,选择了积极对外开放,全力支持发展航海贸易。”

“而永乐大帝发起的这个郑和下西洋,也有航海贸易相关的业务。”

虽然老朱有些看不上宋朝,但是江临刚才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宋朝已经不是一般有钱了,而是非常有钱!

这么看来,这个海上贸易还真是一个好事。

他当初之所以下令禁海,是因为国家初立,内部不太稳定。

北方有元朝的残余势力虎视眈眈,如果不禁海恐怕会再壮大沿海的倭寇势力,最后导致国家一时无法招架双方。

不过!

要是能通过海上贸易为国家赚取大量收入……

想到这里,老朱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件事确实可以考虑一下。

江临见状,看出老朱对海上贸易产生了兴趣,已经快要被说服了。

他直接向老朱再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准备让其下定出海的决心。

“陛下,我可以再告诉你一件有关海外的好消息……”

“在东瀛有一个巨大无比的银矿,有着庞大的白银储量。”

此话一出,老朱、朱标还有朱棣父子三人瞬间来了精神。

要知道,如今大明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国库里的钱太少了,但偏偏如今大明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每年产出的白银根本无法满足消耗,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了。

除了国库以外,市面上流通的白银也是同样无比稀缺,由此还导致铜的价格上涨,这件事情所带来的隐患很大。

如果铜的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又没有足够的白银,大明百姓又该如何生存?

他们岂不是又要变成如同元朝末年时的难民?

为了生存,被迫变卖田产家业,甚至卖儿卖女。

“江兄,此话当真?”朱标立马在第一时间向江临确定道。

若是东瀛真的有一个产量巨大的银矿,只要开采出来,刚才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江临点了点头:“当然了,即便是大明现在所有的白银加在一起,恐怕都没有东瀛那个银矿里的白银多。”

嘶……

老朱、朱标还有朱棣同时倒吸一口气,

朱标有些不敢相信:“真的假的?东瀛区区一弹丸之国,竟然拥有比整个大明所有白银加在一起还多的银行?”

江临再次笃定地点了点头:“没错,东瀛确实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银矿。”

“这个银矿的白银储量,占据全世界的三成以上。”

见江临这么说,在场众人也不得不相信了。

毕竟,江临乃是从六百多年后的后世而来。

这种消息肯定是经过确认了,断然不会是假的!

“看来,这两件事都迫在眉睫!”

老朱如今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去就开始筹备海上贸易还有东瀛银矿的事情。

其实老朱看这个东瀛不顺眼已经很久了,倭寇勾结海盗和不法商人流窜到东南沿海劫掠作乱,成为一大祸害。

他当时即位后,迫切与东瀛恢复邦交,一大原因也是希望两国携手消除“倭乱”,维护东亚海域的和平与稳定。

在洪武二年,派出杨载携诏书出使东瀛。

结果东瀛那边却囚禁了杨载、吴文华等使臣,斩杀了5名随员。

这明显是蔑视大明的表现!

把大明的脸面狠狠的踩在脚下!

老朱这个暴脾气,岂能忍得了?

他当时就想出征征讨东瀛,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岛国!

最后朱标举了忽必烈征讨东瀛两次都失败的例子,让老朱冷静下来。

大明刚刚建国没多久,一切都是百废待兴之际,绝对不能意气用事。

强征东瀛只会劳民伤财,基本上没什么收益,完全就是赔本的事情。

对于大明而言,除了能解气外,从这场战争上根本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使本就不富裕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

那是以前了。

如今从江临口中得知了银矿的存在。

老朱拥有十足的理由扫灭东瀛,谁要是敢阻拦他,那人就是大明的罪人。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咱大明国库终于能充盈起来了。”

“你继续往下讲讲,讲讲老四的儿子朱高炽。”

“咱记得你刚才说,他生了一个优秀的儿子。”

这时,朱棣也凑到江临面前,一脸兴奋之色。

“对对对,你快讲讲,我儿继位之后,都做了什么政绩?”

刚才江临说起朱高炽十分优秀时,朱棣立马捕捉到了朱标那充满羡慕的眼神。

朱标从小到大一直都在默默跟大哥较劲,然而他除了武学方面比较突出一些,其他没一个方面可以比过朱标的。

现在好了!

大哥的儿子朱允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嘿嘿嘿……总算是能掰回一成了!

“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生于洪武十一年,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燕王世子。”

“永乐二年被立为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为帝。”

“洪熙皇帝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赦免了明惠宗朱允炆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调整统治机构,提高阁权,使内阁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重要机构。”

“还一改永乐时的暴政,他褒奖直言,虚怀纳谏。”

“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好啊,做得好,不愧仁宗之名。”

朱元璋赞扬了一句,抬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看向他的眼神很是满意。

“老四,你小子倒是给咱生了一个好孙子啊!把他培养得很不错!”

“父皇,这都是妙云她教育得好,你就是一个糙汉子,哪里懂这些东西啊,根本没有什么本事教育孩子!”

朱棣嘴上说着谦虚的话,鼻子早就已经翘起来了。

就在朱棣正感到爽快的时候,江临却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就是可惜他太短命了。”

“洪熙皇帝于洪熙元年的五月就病重去世了,终年4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