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鱼 作品

第四十七章 任务

在李三白的困惑中,那叫范云的青年继续道:“而我自己虽然也认识一些字,但却不会教人。”

“我听说李兄发明了一种汉语拼音,能够快速教人学会认字,理解字的含义,才特意来此,想请李兄去教下我们村里的孩子。”

“只要李兄愿意,我们村子里虽然困难,报酬有限,但以后李兄只要有事,村子里的人都会尽心竭力的帮你。”

李三白一时不知道这范云说的这一番话是不是真的要请他去教认字,总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

看他的神情,似乎也有许多欲言又止。

李三白道:“那你们是在哪个村?”

听到此处,范云脸上却反而现出一丝踌躇。

犹豫了半晌后,他方一咬牙道:“那请李兄记一下我们村子的位置。”

“我们村子在上京城南边,李兄什么时候愿意去的话,就可以往南边山上走,经过一条横路,一条竖路,然后,会有一个人为你指路,到时见到村里的小孩,便请李兄每月教导一天。”

“李兄,位置便是这样,告辞了。”

范云说罢,向李三白一拱手,匆匆离去了。

李三白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心中满是疑惑。

次日一早,李三白刚到青木司,进了绰约堂,便有人对他道:“三白,肖司命找你。”

“哦,好。”

李三白应了一声,便去了位于绰约堂最里面的,肖绰办公的房间。

敲门进去之后,里面除了肖绰之外,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宋一闻,还有一个是之前在城门外曾经见过的那名青衣,叫陈宁风。

房间内布置的十分整洁,整体的风格偏向清冷。

肖绰看见李三白进来,看向他道:“来任务了。南郭县衙门里的赈灾银被盗,饥民闹事,南郭县衙上报赈灾银是被反贼所盗。”

“此事本来是上报到刑部,但今日一早有人向我们青木司投了匿名信,刘公让我们去查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重点是,查一查是不是真有反贼牵涉其中。”

说着,将一份案卷推到了桌边。

反贼?

李三白心中一惊,站到了陈宁风、宋一闻的身旁,去看桌上的案卷。

南郭县是上京城南边的屏障,上京城位于大周北边,方便应对北梁边患,南边则是大周广阔的腹地。

前些时日立秋雪灾,造成南郭县饥民四起,又有受雪灾影响,从南边流窜过来的流民进入了县里,交织聚集在了一起。

朝廷为防民变,连日下发了赈灾银。但三日前,赈灾银却在南郭县衙的库房中被盗。

贼人盗走赈灾银后,还放了一把火,将库房烧了。

南郭县衙抓住串通反贼的库房看管,审讯之后,得知盗走赈灾银的是南方来的反贼。

那库房看管在招供之后,畏罪自杀,其女被认定为了反贼,现在正在追逃之中。

“李三白,你觉得这案子中,是否真有反贼牵涉其中?”

肖绰问道。

李三白思忖片刻,摇了摇头:“若依库房看管的供词看,应当是有。”

“但此时无法确定库房看管的话是真是假,案卷的其他内容又有些流于表面,难以判断。”

一旁的陈宁风笑道:“所以需要我们去调查,确定这件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肖绰道:“这件案子关系可大可小,我亲自带你们三人去处理。”

“李三白,这是你第一次出任务,就当对你的能力测试了。”

出了青木司,一辆宽敞的马车已经被准备在衙门门口,四人坐了进去,马车在车夫的驾驭下向南而行。

车上,陈宁风道:“肖大人,为什么这次朝廷赈灾,没有直接发放粮食,而是向南郭县发了赈灾银?”

“我早上打听了下情况,据说这赈灾银还不是从京城运过去的,而是原本就在南郭县。”

肖绰微微一笑,看了看李三白道:“李三白,你能不能解释下这是为何?”

陈宁风、朱一闻听了肖绰这话,一起扭头向李三白看来。

李三白没有这个世界的衙门处事的经验,但结合前世的一些认识,想了一想,便笑道:“一来,雪灾之后,朝廷本身应当也缺粮。”

“二来,这发放的赈灾银,应该是原本南郭县应该上交给朝廷的税银。”

“朝廷将这部分税银直接转为赈灾银,之后只要在账册上记一笔,便可由县衙用这部分银子,直接向当地的富户购买粮食。”

“朝廷缺粮,百姓缺粮,但富户豪门,却不缺粮。”

“如此操作,既可省去筹措粮食的麻烦,又可以减少税银、粮食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和损耗。”

“何乐而不为?”

陈宁风和宋一闻一听,顿时都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但又不确信是否真是如此,陈宁风向肖绰征询道:“大人,是否真是三白说的那样?”

肖绰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如他所说。”

陈宁风哈哈一笑:“三白,你怎么什么都知道?以后动脑子的事就都交给你了。”

李三白微微一笑。

大约一个时辰后,马车到了南郭县。

一路之上,流民四起,饥民遍地,触目惊心。

几人都没想到,在上京城周边的县城,一场雪灾竟会导致如此景象。

临近县衙门口,便听一片人声鼎沸。

陈宁风掀开马车的窗帘,四人朝马车外望去。

便看见南郭县衙的外面,聚集了近千名百姓,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

此时他们正对着面前县衙的一群官吏们高喊:

“朝廷的赈灾银已经拨了,为什么还不给我们发粮食?我家里五口人都快饿死了。”

“是呀,那些富户家里的粮食又堆成了山,你们按着银子不发粮,是要逼我们造反吗?”

……

“造反!刚刚谁说造反?”

南郭县的县令是一名身材高瘦的中年人,气质硬朗。

此时他看着面前闹事的饥民,脸色铁青,大喝一声。

声音通过一枚扩音法器远远的传了出去,顿时让百姓们噪杂的声浪为之一顿。

一名汉子喊道:“我们没说造反,是说县衙再不放粮,我们就要走投无路了。”

“呵呵!”

南郭县县令冷笑一声:“朝廷下发的赈灾银就是被反贼所盗。”

“本官已经查明,就在你们之中,就有反贼的同党!”

“本官已经将赈灾银被盗之事上报朝廷,朝廷很快就会再发粮赈灾。”

“但你们若是在这里还不离去,谁带头闹事的话,谁就是反贼!到时本官一律捉拿,严惩不贷!”

他又看向刚刚出声的那名汉子:“本官刚刚听到了,就是你说的造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