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啊!陛下三思啊!”大臣们当然不愿意将自己手中的钱交出来,这都是自家世代经营的财产啊!
“不可?朕都快成了亡国之君了,朕还有什么可担忧恐惧的?难道亡国之君的名号就能比暴君昏君好听吗?”朱由检冷着脸,大口喘气。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朕宁愿做个暴君,放手一搏,也不愿意庸庸碌碌的跟大明一起去死!”
要不是天幕还没说完,崇祯帝现在就要退朝,准备挑上几个大臣抄家了!
【罗汝才被打灭,但是还有张献忠。】
【张献忠的实力要比罗汝才强得多,是一块更加难啃的骨头。】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向崇祯帝请命为辅师督军,围剿贼寇张献忠。】
【杨嗣昌主张将张献忠的部队全部逼入西川,调集精锐部队入川围攻张献忠。】
【精锐部队全部被调走,代表着其他地方的守卫就会薄弱。】
【此时的的秦良玉己经凭借军功,成为了西川总兵。】
【秦良玉奉命与西川副总兵张令一起协助西川巡抚邵捷春守卫重庆,但她手中的军队也被调走了不少,守卫重庆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秦良玉觉得这场仗好好应对也不是不能打,她和张令是想要好好打仗的,但是架不住顶头上司邵捷春态度悲观,消极应战。】
【邵捷春决定让秦良玉驻扎在重庆城外三西十里外,却让张令驻扎在另一个地方黄泥洼。】
【秦良玉和张令手中的兵马并不算多,这样的部署又让两军脱离联络,无法互相呼应救援。】
【秦良玉知晓这样的部署完全不行,但是邵捷春一意孤行,秦良玉不管怎么劝都没有效果。】
【为此,秦良玉非常气愤,甚至向当时己经辞官的曾经的绵州知州陆逊之表达自己的担忧:张令驻扎黄泥洼,但黄泥洼没有地利之便,若是敌军从高处用骑兵一冲而下,张令必败。】
【若是张令败退,那么下一个遭殃的就是重庆。】
【秦良玉的担忧不久之后就实现了,十月,张献忠在观音岩和三黄岭打的明军节节败退,获胜的贼寇军转战渡过长江,向着重庆进发。】
【秦良玉和张令得到消息后,连忙在竹菌坪设下伏军意图阻拦敌军。】
【但是敌我兵力差距过大,纵然秦良玉和张令英勇奋战,但是仍旧没能成功打退敌军,在这次战斗中,张令也不幸牺牲。】
【秦良玉无奈只能转战别处,只可惜后续的战斗都未能取得效果,张献忠的贼寇军气焰反而越发嚣张。】
【面对这样的局面,秦良玉并没有放弃而是想要继续劝说邵捷春出兵出粮继续与贼寇作战,保卫大明河山。】
【秦良玉知晓邵捷春的性格,所以也并没有多要,只是要了两万兵马,就连粮草,秦良玉都与邵捷春商议两人各出一半。】
【只可惜,秦良玉设想的很好,却完全没料到,邵捷春这个人与杨嗣昌有私怨,再加上粮库中粮草确实略有不足,邵捷春便以粮草不足为由,拒绝了秦良玉的支援请求。】
【纵然如此,秦良玉也没有放弃拯救大明。】
【手中无兵没有关系,她还有烂熟于心的西川地形图。】
【秦良玉在张献忠准备再次进攻西川的时候,精心绘制了整个西川的地图,并且将它呈递给巡抚陈士奇,希望陈士奇能够派兵增援十三个重要关隘。】
【但是陈士奇并没有采纳秦良玉的意见,秦良玉在陈士奇这里碰了壁,也没有气馁,转身便将地形图呈递给了巡按刘之勃。】
【刘之勃虽然觉得秦良玉的计策非常好,但是刘之勃手中并没有足够的兵马防守,这个计划只能搁浅。】
【秦良玉两次献策失败,也隐隐感觉到了大明己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啊?什么情况?我记得巡抚应该是文官吧?让文官制定战略?}
{崇文抑武,以文制武,这不是明朝的老国策了吗?}
{到底什么时候,谁下的命令要以文制武的啊!}
{真正形成这种局面是从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开始,要说有苗头,那从明仁宗朱高炽就有了!}
{啊?这么早?}
{反正朱元璋和朱棣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
{说真的,有时候看这种王朝末年,你就会发现,越忠心的反而越不幸!}
{岳飞可不算是王朝末年了吧?}
{那纯粹是运气不好,碰上昏君了!}
{崇祯的话其实还算不错的,但明朝以文制武,谁都没办法!}
{就因为个人恩怨,就能把家国安危放到一边,这真的是一省巡抚能够干的出来的事情?}
{这才哪到哪啊,明末时候,文官们的骚操作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点半点!}
{秦良玉是真的全都奉献给大明了,秦良玉家几乎是全家皆兵,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先后战死,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也都活跃在战场上!}
{秦良玉对大明可谓是仁至义尽,只可惜,再厉害的将领,也拯救不了烂到根里的大明朝。}
{原本张居正的改革是有可能为大明续命几百年的,只可惜万历不行啊!}
{话说邵捷春和杨嗣昌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让邵捷春这么恨他,甚至连战场上都不愿意配合!}
“邵捷春!好啊,真的是太好了!朕的大明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你们竟然还有心思内斗,还是因为私人恩怨!!”
崇祯帝朱由检气的脸色通红,一旁的王承恩生怕自家皇爷什么时候首接昏过去,赶紧拿了一粒救心丸给朱由检吃了。
“天幕问的问题也是朕想知道的!”
“邵捷春现在不在,那么杨嗣昌你来!什么事情能大的过大明的存续!!”
杨嗣昌赶紧出列,但是支支吾吾的什么都没说出来,他,他也不清楚啊!
“杨嗣昌,朕的确很欣赏你,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杨嗣昌是崇祯帝朱由检一手提拔的心腹大臣,不然的话,未来围攻张献忠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交给杨嗣昌全权处理!
“臣必不负陛下嘱托!”杨嗣昌深深的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