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 作品

第147章 轨道博弈

2024年2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李新民摸着战术背心下崭新的防辐射衬衣,这是他从军十年见过最奇特的安保装备。

控制大厅落地窗外,三十米高的电弧熔炉正在吞吐月壤,液态金属在真空环境下凝结成完美的银白色球体。

"注意轨道参数!"肖镇突然按住耳麦,"印度尼西亚观测站报告,美国x-37B空天飞机正在变更轨道。"

全息投影中,代表各国航天器的光点突然开始剧烈运动。

三架俄罗斯"雄鹰"轨道拦截器脱离国际空间站,朝着中继卫星集群逼近。

冯益从Asno矿区发来的加密信息在大屏闪过:沙特王室临时推迟签约仪式。

"启动天宫七号机械臂。"肖镇的声音让整个指挥中心骤然安静,"给我们的客人表演个绝活。"

距地面400公里的轨道上,银白色机械臂突然抓住即将漂离的冶炼舱段。

在二十个国家卫星的注视下,这个重达五十吨的舱体被精准掷向月球方向,整流罩上"星际资源"的Logo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光芒。

肖镇北的惊呼从月球通讯站传来:"熔岩管钻机检测到异常震动!"

监控画面里,形似巨型穿山甲的勘探装置突然被某种晶体物质卡住钻头。

分析数据在屏幕上瀑布般流淌——这些月岩中的六边形晶体,竟与天问三号在火星发现的铱元素结构完全一致。

"肖董,莫斯科方面请求视频通话。"秘书话音未落,大屏已被克里姆林宫金色穹顶占据。俄航天局长身后的全息沙盘上,"伏尔加-长江号"联合探测器的航迹赫然穿过那颗铂金小行星。

"老朋友,我们可能需要谈谈轨道调整..."俄国人用生硬的中文开口,却被肖镇抬手打断。

"不如先解释为何联盟号带着激光切割器接近天问四号?"肖镇调出深空监控画面,俄方飞船距离中国探测器仅剩300公里。指挥中心响起轻微骚动,李新民的手已经按在量子通讯警报器上。

这时冯益的紧急通讯强行切入:"Asno油田发现雇佣兵踪迹,装备有美制外骨骼装甲。"画面里沙尘暴中闪过蓝光,那是港城量子安保最新研发的电磁屏障被激活的征兆。

肖镇突然轻笑出声,在众人错愕中走到熔炼控制台前。

他手指轻点,正在冷却的金属球突然裂开,露出内部精密排列的量子芯片阵列。

"酒泉气象台报告,今晚有双子座流星雨。"他转头看向俄方屏幕,"不知道贵国的导航卫星,扛不扛得住太空垃圾?"

2024年3月 地球同步轨道 "天链-17"中继卫星

李新民戴着磁力靴站在观测舱内,看着舷窗外三公里外的俄方"雄鹰"拦截器。

这架形似钢铁蝙蝠的飞行器正用激光测绘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帆板,猩红色的扫描光束在真空中无声闪烁。

"他们每三分钟调整一次轨道倾角。"肖镇的声音从量子耳麦传来,"把战术目镜调到光谱分析模式。"

随着李新民按下头盔侧面的旋钮,原本漆黑的太空突然布满彩色网格。

十二道暗紫色轨迹在视网膜投影中显现——那是美方x-37B空天飞机用离子推进器留下的残留轨迹,这些轨迹如同蛛网般缠绕着中俄联合探测器的预定航线。

"美国人玩的是阳谋。"肖镇在酒泉地下指挥中心敲击全息键盘,调出深空导航图:"但俄国朋友更危险,他们送来的探测器燃料舱里...藏着二十公斤金属氢。"

李新民瞳孔骤缩。这种由莫斯科国立大学最新研发的高能燃料,足够让"伏尔加-长江号"突然变轨撞毁天问四号探测器。他刚要开口,突然瞥见俄方拦截器腹部弹开四个微型舱门。

"肖董!有物体释放!"

"是轨道地雷。"肖镇的声音依旧平稳,"用你左臂的激光编码器,给它们拍张全家福。"

李新民立即抬起装备激光测绘仪的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