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夜宴话国序 国主邀相叙
chapter 704: At the night bahey talk about the national order. the monarvites the prime mio have a chat.
在传舍那极尽奢华、气势恢宏的餐厅内,暖烛高悬,照映着围坐的众人。此时,一片融融之乐弥漫在四周,欢声笑语与杯盏交错之声相互交织,共同谱写出一曲祥和的夜宴乐章,令人沉醉其中。
蓦然,一阵急促且沉重的脚步声从门外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屋内温馨宁静的氛围。众人的目光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齐刷刷地望向门口。
来者正是聸耳大世子兮听。他身姿修挺,昂首阔步,每一步都踏出与生俱来的尊贵之气。一袭华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更衬出他周身那难以言喻的威严。身后,数名侍从影子一般紧紧跟随,个个面容冷峻,脚步匆匆,尽显训练有素。
“海兄,听闻你来了,我连饭都顾不上吃,即刻便赶来了!”兮听扯着嗓子高声呼喊,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然而,那眼底深处却隐隐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这家伙莫不是听闻此处正在聚餐,特意“赶巧”前来蹭饭的吧?虽心有此念,但礼数不可有缺,众人皆起身相迎,脸上挂着礼貌性的微笑,尽显得体与周全。
海宝儿亦是呵呵一笑,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戏谑与亲切,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听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加双碗筷便是。”
大世子兮听倒也毫不忸怩,长腿一迈,几步便跨到桌前,抬手一挥,旋即命侍从搬来个凳子,干净利落地坐到了海宝儿身旁。
他微微松了口气,坐姿虽显随意却不失优雅,说道:“其实,我今日前来,是身负传旨之责……不过,还是先吃饭要紧。”说罢,也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就像饿狼扑食一般,迅速端起面前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酒水如注,顺着嘴角滑落,瞬间打湿了领口的衣襟。“国师,夫人,还有璇玑公主殿下,诸位,我先干为敬。”兮听一抹嘴角,豪爽之气尽显无遗。
可众人皆满心疑惑,平日里素以老成持重着称的大世子,缘何今日一改往昔作风,竟变得如此“随性”了呢?
海宝儿细细打量着兮听,只见他双眼布满血丝,原本光洁的脸庞此刻也略显邋遢,胡茬若隐若现,不禁打趣道:“听兄,瞧你这模样,怎的感觉像是三天没吃饭了呀?”
兮听放下酒杯,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海兄,三天没吃饭倒有些夸张。只是我已经两天没能好好吃上一顿饭了。”说罢,他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以证所言非虚。
海宝儿眉头微蹙,面露关切:“究竟是何事,竟让你连吃饭都顾不上?”
兮听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囫囵吞下,腮帮鼓动,边嚼边说:“哎……别提了。还不是为了你的事。”他顿了顿,又灌下一杯酒,“近日朝廷正在全力追捕暗杀你的那些暗客,同时还在彻查肆意造谣的人。这不,为了这事,我已两天都没怎么吃饭了。”
毕竟,海宝儿身兼聸耳国所册封的“东莱世子”尊位,他遭遇暗杀与造谣诸事,已然关乎聸耳国运,上升至国事层面。兮听对这事如此尽心竭力,倒也在情理之中,令人不难理解。
见气氛稍显凝重,田秀姑赶忙轻声说道:“先莫要再想这些烦心事了,饭菜都快凉了,大家快些用膳吧。”众人这才重新落座,只是气氛已不复先前那般轻松自在。
海宝儿心里正琢磨着那两件事儿,手上的筷子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姜璇玑眼尖,瞅了瞅海宝儿,转手夹起一块肥嫩的鱼肉就往黎姝盺碗里送,“姝盺妹子,来尝尝这鱼,可是咱妈压箱底的绝活儿。至于他嘛,有手有脚的,自个儿顾着就行。”
黎姝盺嘴角轻轻一弯,“谢姐姐厚爱!”谁料,她紧接着又把鱼肉夹起来,巧妙地放到了海宝儿碗里,还打趣道:“相公,这可是姜姐姐的一片心意,你可得好好尝尝。”
这……
这一下,众人险些集体石化。好家伙,这猝不及防的甜蜜互动,撒得旁人心里满是酸涩,却又忍不住为这小两口的恩爱忍俊不禁,这般场景,倒也算得上是别样的和谐有趣。
饭后,海宝儿与众人移步至庭院中。
大世子兮听这才取出一卷由极品丝绸精心织就的卷轴,双手恭敬递与海宝儿,悠然说道:“海兄,这是王旨,你拿去吧。”
嗯?
“传旨竟也可以如此随意吗?!”众人见状,皆惊愕出声。
兮听嘴角噙笑,轻声解惑:“诸位无需诧异,海兄本就为三国共封的‘东莱世子’,于舅舅的武王朝尚且无需行跪拜之礼,故而莅临我聸耳国,此礼自然相通。海兄,尚有一言相告,你的世子令牌,在我聸耳境内乃至整个南夷之地,皆可畅行无阻。”
有道是聸耳与武王朝宿缘深厚,情同唇齿,其亲善之态昭然于世,且在诸多规制礼俗上,皆如出一辙,相互呼应。而对于海宝儿身份的肯认方面,二国同样不谋而合,足见双方邦交的和洽无间,同气连枝。
果不其然,海宝儿徐徐展开那卷王旨,目光飞速扫过,须臾之间,面色骤变,大声道:“我又被册封了……”
啥意思?
“意思就是,海兄在武王朝所拥有的各类身份,于我聸耳国亦将顺势承袭对应的爵位与官职。”兮听又道。
海宝儿哑然一笑,“这……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嘛,自然是有那么些许的。”兮听略带窘意,浅笑道,“于当今天下格局中,武王朝与升平帝国傲然为长子国度,其位尊崇无比,其势昌盛繁荣;我聸耳、青羌及赤山则忝列次子国度,相较之下,略有逊色;而新立的东莱国,仅为叔子国度,尚处末流。因此,在官职品级上,相较长子国度的高崇,次子国度便低其一等,叔子国度更显微末。”
长子国、次子国、叔子国,乃至季子国,皆承天命而为天之子裔。其序有别,长幼有序;其位有差,尊卑分明——
唯有长子国的国君才得号“天子”,威临四方;其他国家国君只能称为“君”“王”或“主”,拱卫在旁。形成这种格局的根源,皆系于国力之强弱与传承之脉络,二者相辅相成,共铸天下秩序。
进一步来说,长子国的官职品阶涵盖一至九品,体系完备;次子国则次之,其官职品阶为二至九品;叔子国又低一档,仅能设有三至九品的官职品阶……
依此类推,等级分明,各安其位。
故而,以上表述最为显着的表征即为:唯武王朝与升平帝国的皇帝所颁谕令方可荣膺“圣旨”之名,其余诸国君主的旨意,仅得称“王命”抑或“王旨”而已。同理,海宝儿在武王朝所担当的太子少傅一职,品秩居于二品之列,然于聸耳国疆域内,仅能忝列三品官职之属。其间差异,一目了然。
“好吧。”海宝儿抬手轻拍额际,面露难色,“真没想到,国与国之间竟存有这样约定俗成的规例,着实令人颇感繁杂,思绪纷扰。”
见状,青羌公主姜璇玑巧寻话端,掩口娇笑道:“咯咯咯。我的弟弟呀,不是姐姐我说你,就这么点信息量就让你懵懂不解,看来呀,你真不是块当官的料儿。”
听了这话,海宝儿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应——毕竟姜璇玑说的话,似乎确有几分道理。
为了缓解尴尬,海宝儿只得向姜璇玑做了个鬼脸,吐了吐舌头。旋即,又转过头来,看向兮听,“对了,听兄,国主是否还有其他事情交代?!”
“哦。对对对,差点忘了正事。”兮听一拍脑袋,“父王明日邀你上朝一叙。”
上朝?!那可不是小事儿!
海宝儿先是一怔,而后点头回应,“放心,听兄。明日我一定早起赶赴宫廷。”
可,话还未完全落地,便听到一道熟悉而又急切的声音自空中传来,“海宝儿,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