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准备上市

许志远正要回答,又一位西装革履的约翰牛绅士加入了谈话:"许先生的青龙一号可不是普通的机器,我敢说,它会改变整个商业世界的运作方式。"

这位说话的是汇丰银行的高级主管史密斯,他面带微笑,但眼神中透着精明的算计:"我们银行已经订购了五十台,用于数据处理和账户管理,提高效率确实显着。"

李老板摆摆手:"什么数据处理,我就想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帮我赚钱?"

许志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李老板,您知道股票交易所的报价更新有多快吗?"

"那当然,现在已经能做到十五分钟一次了,比以前快多了!"李老板自豪地说。

"如果我告诉您,用青龙一号可以实现实时报价,甚至预测短期价格波动呢?"许志远状似随意地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李老板眼睛一亮:"真的假的?那岂不是..."

许志远神秘地眨眨眼:"有机会来我办公室,我可以做个小小的演示。"

这番对话很快在晚宴上引起了涟漪效应。不少商界大佬开始围过来,询问青龙一号的订购方式和投资机会。许志远应付得游刃有余,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滴水不漏,每一次互动都恰到好处地展示了青龙工业厂的技术实力和商业远见。

"许先生,我听说青龙工业厂最近又有什么大动作?"一位金融界的老前辈问道。

许志远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轻轻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微笑。

"既然各位都这么关心,那我今晚就提前透露一个消息吧。"许志远的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周围的人听清楚,"青龙工业厂已经决定,将在三个月内正式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全场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上市?这么快?"

"青龙工业才创立多久?两年不到吧?"

"估值会是多少?一亿?"

许志远等议论声稍微平息,才不紧不慢地补充道:"预计估值将超过十亿港币。"

这句话如同一枚炸弹,在宴会厅内爆炸开来。十亿港币!这在六十年代末的香江,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是最老牌的几家大企业,市值也不过如此。而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竟然敢喊出这样的估值!

"许先生,恕我直言,这个估值是否过于...乐观了?"汇丰银行的史密斯先生谨慎地问道。

许志远从容不迫:"史密斯先生,您知道青龙一号的全球订单量是多少吗?截至上个月,累计订单已经超过五万台,而且还在以每月30%的速度增长。按照每台1.8万港币计算,仅此一项,未来一年的营收就将达到9亿港币。再加上我们即将推出的青龙二号、软件业务,以及与叶氏造船的合作项目..."

他故意没有说完,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悬念,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开始在脑海中疯狂计算这家企业的潜在价值。

晚宴的后半段,许志远成了当之无愧的焦点。不仅是商界大佬,连出席的几位港英政府高官也纷纷上前寒暄,打探更多关于上市的细节。甚至连一向高冷的英格兰银行代表都特意过来递上名片,表示有意参与承销工作。

就在众人围着许志远的时候,在宴会厅的另一角,霍天赐和叶光远正隔空观察着这一切,眼神中满是复杂。

"这小子,又来了个大动作。"霍天赐抿了口威士忌,语气中既有赞叹,也有担忧,"上市,这步棋可不小啊。"

叶光远眉头紧锁:"太冒险了,现在的节骨眼上,引来这么多目光,对我们的...计划不利。"

霍天赐看了看四周,确保没人偷听,才低声道:"你跟他商量过这事没有?"

叶光远摇摇头:"一点风声都没有。看来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这小子,心思太深,有时候连我都看不透他。"霍天赐叹了口气,"不过话说回来,他做事一向有分寸,这次上市,只怕也是有什么深意..."

叶光远苦笑:"希望如此吧。只是我担心,船王和电脑大亨联手上市的消息传出去,会不会引来更多不必要的注意..."

晚宴结束时,已是午夜时分。许志远婉拒了几位金融大亨的续摊邀请,独自一人坐上了回青龙工业厂的轿车。

车刚驶出没多久,一辆黑色轿车悄然跟上。坐在后座的阿南警惕地观察着后视镜:"许生,好像有人跟踪我们。"

许志远看都不看,淡定地说:"约翰牛人的人,从我进宴会厅就一直跟着了。不用管他们。"

"您今晚宣布上市的事情,是计划好的吗?"阿南好奇地问。

许志远微微一笑:"当然,时机正好。"

"但是...这会不会打草惊蛇?引来更多关注?"

许志远看着窗外霓虹闪烁的维多利亚港夜景,眼神深远: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上市意味着更多的公众监督,更规范的管理,对于外人来说,这恰恰证明我们没有任何见不得光的秘密。毕竟,谁会相信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共公司,会在背地里进行什么秘密计划呢?"

阿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内心对许志远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这位年轻的老板,似乎总能将最危险的境况变成最有利的形势,就像一位下棋的大师,每一步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

第二天,青龙工业厂即将上市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港岛金融圈。

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一轰动性消息,股市分析师们纷纷发表评论,一时间"青龙概念"成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星日报》的头条赫然写着:"青龙腾飞,估值十亿!许志远:科技改变港岛未来"

《华街日报》香江版则更为谨慎:"青龙上市引热议,十亿估值是泡沫还是远见?"

《大公报》则直接将这一消息与国际局势联系起来:"东方崛起的象征:青龙工业厂上市意味着什么?"

连最保守的《南早报》也不得不在商业版面给予大篇幅报道:"从无名小卒到商业传奇:许志远的青龙帝国将如何改变香江商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