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带着那些整天只会劝谏,不通实务的文官,离开了京城,去往各个州府郡县。
让他们亲眼看看民生,看看百姓,别再整天抱着祖宗律法朝廷律例,鸡蛋里挑骨头了。
巡视队伍摇摇晃晃,到达并州府时已是阳春三月。
胡秀儿站在刚刚建好的赋税司三层小楼上,看着那个朝自己疾驰而来的身影,笑着招了招手道:
“阿晏,我在这儿!”
顾清晏抬头,看着胡秀儿比阳光还要明媚的笑脸,只觉得没有什么,比此刻更让他觉得幸福了。
只要两个人的心在一起,哪怕离的再远,也终会相聚。
他和胡秀儿这一生,一定会圆满,不留遗憾。
第六百三十二章 圆满完结
一年后
京城的酒楼茶馆中,都在说那清河屠户女的故事。
传闻那位屠户女,生的貌美如花,却性烈如火,天生神力,手提一把杀猪刀,荡匪寇,斩斥侯,杀敌将……
先是休了新科状元郎,又是嫁了当今摄政王,不仅如此,自己还当上了定北大将军,掌管三十万大军,威名远扬。
这也就罢了,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西北赋税司也是她一手掌管。
去年冬天,西北草原的牛羊源源不断运往京城,苏杭的绸缎瓷器,还有茶叶海盐络绎不绝运往西北。
不管狂风暴雪,这条商路自从开始就没断过,但凡跑过这条商路的商户,都不禁感叹利润丰厚,道路通畅。
原来这位西北女将军,不仅不打压商户,还对行商多有呵护。
走这趟商路的行商,不仅可以去驿站投宿,若有不便,还可以把货物寄存在清徐搬运行中,托他们代为售卖。
据说这位把搬运行开遍西北各州府的郑大掌柜,乃是胡大将军的兄长,为人正直,诚实有信。
只要把货物交给他,他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帮你卖出高价。
不管是寄存费还是代售的费用,也都不会多收一文。
更不会仗着胡大将军的权势,欺压商贩。
得知这个消息后,连一向自持身份的京城富商们,都忍不住想去西北分一杯羹。
朝中有人脉的官员,早就悄悄给家中亲戚透了口风,西北赋税司这一年,可给朝廷上缴了上百万的税银。
比得上朝廷往年一年的赋税了,让朝廷上原本质疑胡大将军的人,都不敢再置喙半句。
不过这些事百姓们不爱听,他们最爱听的还是摄政王和大将军的天赐良缘,以及摄政王和宋状元的唇枪舌剑。
据说宋状元对大将军余情未了,惹得摄政王很是不满,两人在朝堂上更是彼此看不顺眼,隔三差五就要大吵一回。
最重要的是,宋状元年纪轻轻就当了户部侍郎,主管漕运和漕粮。
算是六部之中最年轻的权臣了,还很受新皇看重,但至今还未娶亲。
朝中不少官员都想把女儿许配给宋状元,宋状元却以守孝为由拒绝了。
可宋状元早就父母双亡,家中无人了,他要守的是家中一位同族叔爷的孝。
按理说这都三代没怎么来往了,又从未在一起居住过,实在不必如此。
但宋状元坚持要守,还说他考中状元后,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回乡祭祖,叔爷过世时他又忙于赈灾,没能在床前尽孝,心中很是惭愧。
只有为叔爷守三年孝,才能消减心中的愧疚。
他执意如此,朝中官员只得作罢,但背后也免不了议论他是对胡大将军余情未了,故意拿这个当借口拖延云云。
百姓们不管是真还是假,他们只会单方面赞扬宋状元有情有义,孝感动天。
然后继续津津有味听说书先生说他们三人的旧事,青梅竹马,相互扶持,一别两欢,各自走远。
姻缘天注定,美人配英雄,哪怕一个远在西北,一个长住京城,也依然深情不改,一往情深。
连京城贵女们,都忍不住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不管是宋状元还是摄政王,都是世间罕见的好男儿,怎么她们就碰不到呢?
总之,不管从朝堂到民间,关于这三人的姻缘的热议,这一年从来就不曾停歇过。
有说大将军跟前夫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摄政王这个后来人,怕是比不过前人。
也有替宋状元这位被休的前夫唏嘘感叹的,说他跟大将军也是阴错阳差走岔了道,要不然到现在一文一武,也是人家佳话。
还有人说,世间男子都可以三妻四妾,大将军这种女中丈夫,怎么就不能收了宋状元当个侧夫呢。
摄政王这等英雄人物,心胸必然宽广远超常人,只要大将军愿意,应该也不会过于嫉妒吧?
这些传闻很快就传入了顾清晏耳中,把被那些仕子们作诗写文章讥讽都没动怒的摄政王大人,差点没气地拔剑杀人。
若不是张强和罗九拦得快,只怕京城立马就要开始流传摄政王善妒,提剑
刺杀宋状元的故事了。
关键时刻,李四全给想出了一个好法子。
他安排人每天去巷子里找乞丐发银子,让他们到处宣扬摄政王跟胡大将军更早认识,宋状元背信弃义想改回原籍,才惹得胡大将军将他休弃。
摄政王跟胡大将军才是天作之合,大将军为了救摄政王屡次犯险,对摄政王的情义感天动天。
顾清秋还找人专门写了个话本子,来讲述大将军和摄政王相知相爱的故事,着重刻画了大将军如何英勇无敌,如何情深义重。
十分了解京城女子喜好的顾清秋,找人写的话本子,一经推出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