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512

的前因后果后, 强撑着对她道了一句,“辛苦阿栀了,”就再次昏睡过去。

有了这句,便是有了天子的应允, 宋皇后立刻派人返回, 将龙舟上发生的一切回传给慕容念, 慕容念当即在紫宸殿上向群臣宣告此事,如此一来,迁都就是实打实得板上钉钉,一应事务,满朝官员无不配合, 一直以来勉力支撑的慕容念总算松了口气。

再说永嘉帝一行抵达汉川后,因着连着赶路, 一日都未曾休整过,眼看长安近在眼前,队伍便在此休整一日。

就是这一日的时间,姜原进拖着虚弱的身躯带领汉川余下的玄甲军风尘仆仆地赶来觐见。

宋皇后在姜柔则的满月宴上见过姜原进一回,略有印象,却不大熟悉,如今瞧着这张与姜原遂父子有些相似的脸,顿时想到了尚在建宁的华夫人与赵惊玥,不禁悲从中来,温声道,“你就是姜大将军的堂弟?”

姜原进稽首,恭敬地回道,“是,臣姜原进,请皇后殿下安。”

“你方才言,想同陛下与吾一道前往长安?”宋皇后忍不住提醒,“长安比汉川要靠北,随时会经受北齐卷土重来的危险,翼国公府遭到重创,你若是再出事,让府中女眷将来依靠何人?”

姜原进并未因这话退缩,他慷慨激昂道,“诚如殿下所言,兄长父子罹难,翼国公府遭受重创,故而哪怕臣病体残躯,也该担起一府之责,来日建宁姜氏女眷终究要到长安来,臣当为马前卒,在长安扎下根基,才能保住翼国公府的门楣。”

这话流露出不小的野心,可宋皇后并不觉得奇怪,荣华人人都想要,这是人之常情,若姜原进得了这富贵,能善待姜原遂父子遗孀,倒不失为一种法子,否则单凭华夫人与赵惊玥二人,如何撑得起偌大的国公府。

“你要保姜大将军父子身后哀荣,可曾想过接了这富贵,该如何对待华夫人与玥娘?”宋皇后郑重发问。

姜原进闻言便知此事有戏,诚恳地抬头,“回殿下,县主才是翼国公府真正的主人。”

“也罢,吾允你一同前往长安,至于姜大将军父子身后之事,陛下自有定夺。”

“是。”姜原进感激涕零地伏首。

他并未想过三言两语就能够打动宋皇后,他要的只是一个先入长安的机会,既然黑子已赢,他该为自己考虑了,而在此之前,他需要趁着大局尚未完全落定,前去长安处理一些事情,毕高涣与右失思力,尚且还活着,且就在长安。

“风荡谷,倒是不枉它叫这个名字。”萧季绾立于峰头,脚下的山谷传来阵阵风啸之声,山崖上的草木随风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1】。”

大晋四海之内的局势,便如这飘摇不定的草木,永远无法彻底平静下来,可即便如此,风终有暂歇之时,暂歇之时便是喘息之时,是养精蓄锐之时,大可趁着风暂歇,将根深深扎进山崖之中,根扎得越深,存活的可能就越大,而她来此,就是为了给大晋谋得一个喘息之机。

“殿下,没狄太后已到谷口。”手下来报,萧季绾点了点头,“将人请上山吧。”

没狄太后在谷口等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终于等到了入谷的消息,她依照萧季绾的意思,将大部分随行的护卫都留在了谷口,只带了大相以及一名军中亲信入谷,一路上惴惴不安,不断猜测萧季绾可能提出的条件。

一会儿怕萧季绾觉得于施议和的态度不够诚恳,一会儿又怕萧季绾提出的条件难以接受,就这么一路上山,一路担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会面的山上。

“殿下,没狄太后与于施大相已到。”

萧季绾闻言转身,手握濯缨缓步走来,“太后,第三回见了。”

没狄太后挺直了腰背,平静地注视萧季绾,她是来谈判的,决不能在还未听到对方提出的条件前就先矮了一头,挫了己方锐气,她稳了稳声音开口道,“长公主。”

“第三回相见,本该寻个风景秀丽之处,同太后坐下来好好叙旧,可孤转念一想,太后怕是心中急迫,并无心思同孤叙旧。”萧季绾一副云淡风轻之状,总也说不到关键之处,让没狄太后如临大敌。

来前大相可是同她说了,眼下大晋虽收复了失地,但逃回塞北的高薛一族随时会卷土重来,国中朝局未定,北边战事未稳,萧季绾一定会急着将谈判落定,可现在她瞧着萧季绾安然闲适的模样,一点也不像着急的样子,难不成大相的猜测错了?倘若萧季绾根本没有后顾之忧,今日的谈判岂非更加得艰难?

“长公主说笑了,”没狄太后强压下心中忐忑,也摆出一副胸有成竹之状,“殿下都不着急,我又有什么急的呢?”

萧季绾低头笑了两声,没狄太后听得心中发麻,面色骤然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