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的责任比之以往重若千钧,这才时不时流露出杀伐果断的压迫之色,然而她去了一趟剑川后,她与她对上,第一眼就觉察到她身上多了一股冷戾,让人情不自禁想离得远远的,无怪人言“高处不胜寒”。
谢咏絮拧不过,终是跟着去了。
萧季绾带着她们从茶池城内一路巡视到城外,城外是大片大片的山野,蒙昂青许久不见外头的天地,一时竟忘了出来的目的是体察民情,可怜巴巴地仰头看向萧季绾,在得到萧季绾的首肯后,由侍卫护着进山采野果子去了。
谢咏絮心下有了猜测,“故意支开王上,长公主殿下是有事想单独同臣说?”
“此次回来,孤会待到正旦之后,上元之前。”
谢咏絮早就有心理准备,对此她并不感到意外,“那安南之事,殿下有什么打算?”
“皇兄诏封孤为镇国公主之时,命孤遥领安南大都护,这一点短期内不会改变,只是孤回了建宁,安南政务必无法及时处理,这就需要有一人代替孤行使大都护之职,”萧季绾眺望着远山,深秋的清凉随着她的呼吸进入肺腑,在四肢游走,心中顿时想起一件要紧事,她同慕容念赌气,故意不见她,竟忘了提醒白虹与青冥为她多备些衣裳,往年每到此时,慕容念的双手就变得冰凉,想到此,她不免懊悔,赌气归赌气,怎么能忘了这一茬。
谢咏絮正听得认真,却半晌听不到萧季绾下一句,抬头看过去,只见萧季绾目光游离,眉头紧皱,似在后悔,又似在着急。
“长公主殿下?”谢咏絮疑惑地唤了声,所幸萧季绾还不算想得太过入神,一声便被唤醒,她尴尬地问,“孤方才说到何处了?”
“说到需要有一人代替您行使大都护之职,”谢咏絮忍不住打趣,“殿下想什么这么入神?莫不是归心似箭?”
萧季绾扶着额无奈道,“看破不说破。”
“好吧,那殿下属意何人接任?”谢咏絮问。
“孤思来想去,你最合适。”萧季绾不欲兜圈子,直白地问,“你是想留在这里,还是想回建宁?”
“留在这里吧,好歹等王上长大了,”谢咏絮不假思索道,“她被我们拖入天下大局,可还是个孩子,爱玩的心性不减,若独留她一人面对郁林朝局,臣有些于心不忍。”
“孤不是没想过将她带回建宁,但她终究是郁林的王,远离了郁林,就失去了把控郁林的机会,失去了把控郁林的机会,她就再也握不住自己的命运。”
雁过长空,了无踪迹。
谢咏絮觉得她或许明白萧季绾突如其来的冷戾从何而来了,萧季绾担心蒙昂青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而她自己是否也在担心她在众多命运之中,无法得到她最想要的那一种。
“你若愿意留下,安南都护府长史一职便是你的,在孤离开之后,安南都护府以及王上,便都交给你了。”
谢咏絮觉得留在郁林,不去参与建宁的暗潮涌动,或许是一种幸运。
“那么,就这么说定了,”谢咏絮很少立下承诺,但只要是承诺,她就一定会竭力做到,“臣答应长公主殿下,只要臣在安南一日,必不会让长公主为郁林之局而忧。”
萧季绾郑重颔首,“如此,多谢元娘。”
第198章 侍郎
在慕容念与萧季绾双双离开剑川后, 姜原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再度带兵潜入草原,既是为了彻底将番邦十六部击败, 除去大晋北归的一大阻碍, 也是为了试一试新近选拔出的玄甲军, 结果出人意料的惊喜。
姜原遂不仅在新兵中发现了几名可造之才, 更令人激动的是, 此前与北齐结盟的十六部, 因为卷入错青部内斗本就元气大伤,在姜原遂如神出鬼没的奇袭下又不堪其扰, 再也无力阻碍大晋北伐的脚步, 十六部中除了已经亡国的错青部,其余十五部纷纷向大晋称臣,永嘉帝仿照安南都护府的制式, 在原错青部王庭的旧址上建立了安西都护府,由姜原遂遥领安西大都护。
建立安西都护府的诏令下达后,永嘉帝开始正式论功行赏。玄甲军大将军姜原遂被冠以镇北大将军之号,爵封翼国公, 玄甲军右军将军姜尚川封镇军大将军, 进爵翼国公世子, 其余在大战中立功的玄甲军、右卫军皆各有封赏。除此以外,在危急之时挺身而出,孤身请命出使错青部的慕容念,被永嘉帝任命为中书侍郎。
依大晋制,中书侍郎应当有两位, 与曾经的尚书省左右仆射一般,自大明帝登基后代行最高长官之职, 可延和一朝只设了一位中书侍郎,并无两侍郎共立的情况。南渡后,数位朝臣都在中书侍郎的位置上待过,但因中书向来是赵氏天下,中书侍郎一职也都在赵党的手里流轮转,赵党倒台后,原中书侍郎被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