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16

移向别处。宋起章从前是个晋人,这一点很不好,因为每回他用四个字的词回答时,他总是听不大懂。

“好了,不说那两个了,”宋起章问孟贡古,“关于和亲大典,王上有什么想法?”

孟贡古指了指大殿中忙忙碌碌的人,“本王有什么想法?本王能有什么想法?大祭司你这不都布置得差不多了吗?”

“臣问的是,关于那位从大晋来的崇义公主,王上是打算让她穿大晋的婚服,但是穿郁林的婚服?”

这问住了孟贡古。

“如说入乡随俗,公主便该穿郁林的婚服,只是,”宋起章顿了顿,“她虽不是延和帝亲女,不是大晋宗室女,可毕竟顶着公主的身份来的,代表的是大晋,若要穿大晋的婚服,也未尝不可。”

大晋的婚服……

“听闻大晋的婚服是红色?”孟贡古忽然问道。

“未必,若是下嫁,则穿红,若是高嫁,就要穿绿了。”宋起章并不好奇孟贡古为何忽然这么问,他只是平静地解释,“不过公主嘛,出嫁必然是穿红的。”

“红色的大晋婚服……”孟贡古眼前浮现出紫金池舞榭高台上,慕容念跳湘女时的身影,那晚她也是穿的红。

孟贡古清咳了两声,“那就让公主穿红吧,公主不远万里来到郁林,咱们能迁就她一些,就尽量迁就一些。”

“是,臣知道了。”

孟贡古略站了站,见宋起章没有再开口的意图,便识趣的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你就是玛诗?”孟甘谷上下打量了面前的女子一眼,“你一女子,如何擅箭术?”

化名玛诗的萧季绾躬身回禀,“回王上,与其说小女擅箭术,不如说小女擅机巧之术。”

“嗯?”孟甘谷侧头看向克名吴,“军师不是言,你举荐的这个人擅箭术?机巧之术又是什么?”

克名吴不慌不忙地回答,“王上,中原千年之前曾有百家争鸣,其中一家便是以机关术闻名的墨家,墨家机关,能飞天,能入水,这玛诗便是墨家机关术的传人。”

“玛诗不是郁林人吗?”孟甘谷盯着萧季绾乔装过后的脸仔细看了看,“怎么会懂中原的机关术?”

萧季绾回答,“不敢欺瞒王上,小女父为郁林人,母却为中原人,阿娘是误入的郁林,被父亲所救,阿娘获救后,执意离开,故而小女父亲才冒死同她一道离开的郁林。”

“你是在中原长大的?”孟甘谷眯了眯双眸,“看着倒真有几分中原人的模样,郁林话说得也很生疏,那为何又要回郁林呢?”

“父亲去年病逝,想要落叶归根。”萧季绾镇定自若地回答着孟甘谷的话,从见到孟甘谷到现在,对方问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她的意料之内,幸好她提前学了该如何用郁林语作答,而用郁林语作答,从而让她的身世变得更加可信。

“你又是如何与军师相识的?”孟甘谷问。

“去岁小女想要,”萧季绾犹豫了一番,才道,“想要偷偷回郁林将父亲安葬在他的家乡茶池,差点被大祭司的人当成细作,是军师救了小女。”

克名吴适时接上萧季绾的话,“臣救她后,她说要报答臣,若臣日后有差遣,万死不辞,臣之前以为她只是开玩笑,没想到前些日子她自己寻上了臣,说桑堪邀请王上参加大典,其实是想借机摆下鸿门宴,王上若要参加很可能会有危险,所以她愿为王上护卫,出绵薄之力。”

孟甘谷信了大半,却还没有全信,问萧季绾,“你所求为何?”

“一是为报答军师相救之恩,二是,”萧季绾抬头看向前方的孟甘谷,“二是想请王上帮小女让父亲落叶归根。”

孟甘谷思忖片刻,又问,“军师说你百发百中,本王想瞧瞧。”

话音刚落,“嗖”的一声,有什么东西擦着孟甘谷的耳边过去了。

孟甘谷大惊,回头一看,一枚短箭没入了身后的墙壁之中,再看向前方的萧季绾,只见她右手微抬,长袖之下银光若隐若现。

“王上稍安勿躁,”克名吴指了指萧季绾腕上的东西,“此物名为‘袖箭’。”

孟甘谷强自镇定,“甚好。”

萧季绾垂下手臂。

此事成了。

姜原遂接了调军的虎符与敕书之后,带领五千右武卫军日夜兼程地往泸州赶。

萧季绾在留书中只要求姜原遂带调泸州折冲府军的敕书与虎符,延和帝同谢宜商讨一番后,觉得五千左武卫加八千泸州折冲府驻军太少,便又额外给萧季绾送去五千右武卫军。

这五千右卫军由姜原遂率领,已经在路上行了八日。

八日,只休息了两次,因此在即将进入川益之前,姜原遂下令再次休整。

士兵在外用饭,姜原遂独自一人在一旁查看郁林的堪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