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一张格外相似的人脸。
高涣又想起长安的叛乱平定后,太极宫里回来的死士用不怎么确定的口吻对他说,杀高恭那日,在太极宫内,除了他们可能还有另一伙人。
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他们赶到时,那个人已经消失了,他们只是时候清扫现场的时候,发现了多出来的脚印。
只是怀疑,并不确定,但是这已经足够引起高涣的注意。
太极宫内高恭死亡的真相是个秘密,这个秘密不能再让更多的人知晓,所以他需要查清楚。
因为不能够明着查,又没有直接的证据与线索指向,所以才查了这么久。
耗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高涣终于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太极宫杀高恭那天,还有第三方在场,且很不妙的是,这个人来自南晋。
“通知长安那边,继续追查,此人是如何进入的大齐,如何出的长安,又是什么身份,都要事无巨细地查清楚!”
无论韩党如何陈情,如何狡辩,在如山铁证面前,都只有认命的份,只是韩同胤怎么都没想到,背后给予韩氏致命一击的,会是他的亲儿子。
他请求延和帝让他见这个儿子一面,延和帝同意了,但是韩再思拒绝了,他似乎早就知道自己的父亲要说什么,便让前来传话的人为韩同胤带去一句话,他说,“君为臣纲,而后父为子纲,既然君不君,臣不臣,那么我也只能父不父,子不子。”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却也无法粉饰韩再思对家族的背叛。
如何处置韩党,是个难题。
韩党手中有军权,有地方行政权,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延和帝这一回铁了心要借此事洗刷外朝,但又不能做得太过,未免有人伺机报复,栽赃陷害,致使外朝风声鹤唳。
谢宜是最好的人选,因为谢仆射一向对事不对人,既不心狠手辣赶尽杀绝,也不心慈手软留下后患。
韩党的倒台致使朝中震动,一下多出了许多空缺的官职,人员调动,升降,补缺,这些都是需要费心费力的事。
不过一旬,从慕容念手中送去门下的诏书就多达二十余封,无一不事关人事任免,只有一封例外。
那是一封将韩党女眷没入掖庭的诏书,而在此之前,太子妃遵燕后之命,释放三千宫人出宫,掖庭空出来的屋子,便是为这些女眷所准备的。
韩氏女入掖庭的那一日,慕容念无事,便去了掖庭。
她很久不曾回过掖庭了,而今再进寒梧院,发现寒梧院还是老样子,除了其中的人换了一批,其它的并无多大差别。
慕容念在其中看见了一个人,韩翎纾。
韩翎纾也看见了慕容念。
“慕容掌诏是特意来这里看我的吗?”韩翎纾骤然从云端跌落,似乎并没有适应身份上的转变,看向慕容念时,神色倨傲。
慕容念一眼便看透了韩翎纾倨傲之色下的虚张声势,“路过此处,便进来瞧瞧。”
“瞧什么?”韩翎纾反问,“掌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难道不是很熟悉吗?有何好瞧的?”
“嗯,没有什么好瞧的。”
慕容念平静的目光刺痛了韩翎纾的自尊,她说,“掌诏如今红袍加身,难道忘了前尘?”
“慕容念,慕容氏是何人所灭,你忘了?”
“你耶娘为何而死,你忘了?”
“我韩氏罪有应得,可你慕容氏忠心耿耿,却落得什么样的下场,你忘了?”
“你真的忘了慕容氏的血海深仇吗?那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慕容念,你来求证什么?”
寒梧院这边的动静惊动了掖庭令,掖庭令急匆匆赶来,带来的人按下了口不择言的韩翎纾,而后讨好似的问慕容念,“慕容掌诏,你看这……”
“算了。”慕容念说。
“什么?”掖庭令没听清,或者说她以为自己没听清。
“算了,”慕容念重复了一遍。
“是,算了,掌诏说算了就算了,但是殿下那儿……”掖庭令十分为难,韩翎纾的话句句指向慕容念,也指向了灭了慕容氏全族的燕皇后。
“今日本就是我心血来潮,皇后殿下那里,我自会解释。”慕容念最后看了韩翎纾一眼,“别为难她。”
第129章 王储
晋宁寨竣工这一日, 寨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彼时谢咏絮正在亲手挂上雕刻着“晋宁寨”三字的牌匾。这牌匾是萧季绾写的,而后工部的人比照着笔迹刻在了一块木板上。
条件有限, 时间仓促, 牌匾做得十分粗糙, 但是萧季绾那一手飞白书炉火纯青, 即便是刻在简陋的木板上, 也是潇洒大气。
“歪了吗?”谢咏絮双手托举着牌匾问宋蓝田。
“差不多了。”宋蓝田同身边忽然冒出的人大眼瞪小眼。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