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57

,慕容念认得,死去的郁林王孟贡古曾用钦南州上供的北珠制成她婚轿上的珠帘,再然后,婚礼甚至还没开始,她就在王宫外被萧季绾却了扇。

燕皇后抓了一把北珠,北珠随着她的动作互相碰撞,发出动听的声响,上好的珍珠,连声音都与众不同。

“发什么愣?”燕皇后将手中的珍珠放进孙司正捧着的木匣中,一捧又一捧,直到将木匣装满。

燕皇后又如法炮制地亲自动手装了另外一匣,而后对慕容念道,“这一匣是孤赏你的,你这段日子辛苦。阿绾来信说,她承诺过阿钧,说会给阿栀送北珠,另外一匣,明日你代孤送去东宫,给阿栀,还有,”燕皇后在送往东宫的木匣上放了一份信,“这是茂国公给阿栀的家书,你一并送过去。”

“是。”慕容念没敢抬头看那份家书,却也忍不住想,家书里头会不会有那么一两页,是给她的。

“嗯?”燕皇后低头瞧了慕容念几眼,“你脸色不太好,可是累着了?”

被燕皇后瞧出了异样,慕容念顺势解释道,“回殿下,臣,从礼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韩学士。”

“难怪呢,”燕皇后了然,“难怪你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可是他又送了什么,说了什么?”

慕容念不敢掉以轻心,不敢让燕皇后瞧出她心不在焉的真正缘由,便将话头定死在韩再思身上,“回殿下,他送了白玉簪,臣当场打开看了,见是发簪,又还了回去。”

“他是何反应?”燕皇后往侧殿的书房方向走,孙司正识趣地退出殿外,慕容念则跟在燕皇后身后,一同走向侧殿。

“他见臣主动同他说话,一开始有些惊讶,后来臣将东西还给他,他又有些尴尬。”

“你同他说话,他就没有喜悦?”燕皇后问。

“臣,不敢妄断。”慕容念不想在韩再思是否喜悦上做过多探究,她转而道,“臣离开时,恭贺了他。”

燕皇后已经收到了礼部呈上来的入榜士子的名录,榜首是一名叫做余文昌的,其母为韩氏族人。

“嗯。”燕皇后点头,并未斥责慕容念透露结果给韩再思的这一行为。韩再思一个早有婚约在身的世家子忽然寻上了慕容念,又是装作偶遇,又是殷勤送礼,还能是为了什么,既然韩再思想利用慕容念凤台掌诏的身份窥探她的心思,那么她为何不能顺水推舟,也利用利用韩再思呢?

“明日陛下还会召韩再思入宫讲读圣人典籍,你去完东宫,顺道去长乐殿瞧瞧,如今阿绾不在,你是从长乐殿出来的,常去照拂一二不会引人注目。”

“是。”

春耕结束,紧接着就要开始思虑夏汛之事。其实蓬莱并非年年夏汛,即便境内有夏汛发生,也不是每地都会夏汛,这要看当年夏季雨水的量如何,只是这并非每年每地都发生的事,全郡官员却要年年都做好准备,若不提前做好准备,等夏汛来了一切都晚了。

广营有黄河河道经过,发生夏汛的次数比蓬莱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上一任县令同夏汛搏斗了大半辈子,都没能够将夏汛制住。

已经致仕的老县令告诉陈青吾,“哎,蓬莱在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水流壅滞,老朽也曾下令开挖支流,用以分流,可不知为什么,夏汛一到,还是无济于事,便只能年年加抬河堤,我也知这不是长久之计,可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陈青吾是为治水而来,老县令的话都是多年的经验之谈,他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地记下,白日处理完公务,夜间就会一门心思扑在河道上。

十六年前蓬莱的那场血战,他没有经历过,但是却听舅父舅母还有耶娘提起过,就是黄河决堤才让北齐有了可乘之机。燕家一父四子都战死在那一战中,从此大晋的北归之路停驻在蓬莱,再也没能够往西,往北更进一步。

陈青吾不是萧氏皇族,但是他长在皇宫,耳濡目染,他与他的舅父舅母一样,觉得大晋应当回到中原,那事关大晋的荣耀,可来到蓬莱为政须臾不到一年,他对北归之事便有了新的认识。

回归中原,并不只是为了大晋重回大明年间,景和年间的辉煌,更是为了生存。北齐与大晋是不死不休的两方,别看双方明面上止战十多年,但是暗处的交锋从未停止,北齐绝不可能放弃江南的繁华,有朝一日一定会南下,而想要阻止他们,只有重新一统山河,将高薛赶回塞外,否则这柄铡刀就会一直悬在大晋的上空,为了防止铡刀落下,大晋得分出许多精力去应对,无论是人力物力,都损耗巨大,这是其一。

其二,他也感觉出来了,蓬莱在徐方大将军与褚郡守这一武一文的镇守下,日益繁荣,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增多,而土地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