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啤酒的马 作品

第657章 先迈出第一步

第657章先迈出第一步

看到杨士骧已经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滕毓藻继续说道。

“民阵还要在其下设置数个委员会,如军事、外交、财政税收、内政、规划、组织宣传、科技教育、工商、交通、建设、农业、水利、电力、通讯、医疗等委员会,由它们暂时主持我们控制的省份的各项工作。”

滕毓藻略一犹豫,还是说道,“此外,还可以在民阵之外增加一个参政委员会,参政议政,主要用来安置一些有资历名望的民间人士及朝廷官员。”

说到这里,滕毓藻话锋一转说道。

“毋庸讳言,成立这个组织,就是我们不满这次朝廷假意推行宪政改革,以掩盖继续实行皇权统治的目的,并最终推翻这个朝廷的。”

“而我们所做的这些,朝中的权贵们是肯定不会甘心的,这一次他们离开京城都跟着慈禧跑到荆门、甚至还有整合各省新军,目标就是对这我们来的。”

“所以,最终要动用武力来解决,恐怕就是难以避免的。”

“还有,现在不仅关外土地还在日俄列强手中,他们两国对于我们富饶的国土觊觎已久,这个贼心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要挫败列强的野心,我们就要保持强大的军力,更要时刻提放他们。”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国土,可现在还被日本人强占,也还没有收回,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想要收回,那是做不到的。”

“上述总总,决定了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以军事行动为主,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宪政要三步走中的第一步,所谓的军政阶段,在军政阶段,一切皆要以军事为核心。”

“如果你们没意见,就由我来做这个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设立的其它委员会都要以这个军事委员会为核心.”

滕毓藻这番话一出口,杨士骧、卫靖海、叶祖珪、唐绍仪都不由大喜过望!他们都已经明白了滕毓藻的意思,就连徐世昌也长舒一口气。

他们都已经明白,如果按照滕毓藻的做法,就是相当于另起炉灶,再造了一个朝廷。

虽然滕毓藻没有明说,可滕毓藻已经下决心和满清朝廷决裂了,只差明确宣布造反了,而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滕毓藻不做这个民阵的主席,让徐世昌出来做这个挡箭牌,更是绝妙的一招好棋!

其实,让徐世昌担任民阵主席,还有一个好处滕毓藻没有明说。

有了徐世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地方官员,甚至是朝廷的大臣们加入民阵,没有人会相信,徐世昌这个一向秉持中庸之道的老好人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或者,即便他们看得出徐世昌只是用来给他滕毓藻做挡箭牌的一块招牌而已,至少也让那些人有一个脱离朝廷很好的借口,毕竟他们名义上没有投靠他滕毓藻,求得一个面子和心里的慰藉。

这样,不仅可以免去被朝廷抓到把柄,更可堵住那些顽冥不化之人的悠悠之口。

滕毓藻的手段,让段祺瑞也是惊诧感佩万分。

原本段祺瑞还因为滕毓藻没有事先征求他的意见,就把他列入发起人,段祺瑞还在心中不满,可此刻,段祺瑞心中的那一点不满也都烟消云散了。

在他的印象中,滕毓藻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是不争的事实,可对于滕毓藻治国理政的才能,段祺瑞心中还有一丝疑虑,这毕竟是一个有着四万万百姓的古老大帝国啊!

它的治理者,不仅需要有卓越的军事,有能让列强不敢在觊觎国家的发展实力,也不仅是要有发展民生经济的能力,还要有睿智的洞察力和清明的政治头脑以及解决困局的手腕。

不过,此刻段祺瑞已经在心中找到了答案,滕毓藻就是他所认为的那样的人。

让徐世昌出任民阵主席的意图,徐世昌也已经完全明了,稍加思索后,就决然说道。

“大帅如此说,世昌不才,愿追随大帅,接下这个民阵主席的职位!”

徐世昌表明心迹后并没有马上停住口,而是又说道。

“还有,我绝对认为只有大帅出任内阁总理,才是最好的选择,可如果这样,岂不是就要和朝廷开战了!这会引发大规模战乱这会与大帅预先收回关外的宗旨不符!”

“不知,大帅日后要如何处置”

滕毓藻听出徐世昌话里的隐含意思,他强调滕毓藻要担任首任内阁总理,还是在委婉规劝滕毓藻,要给慈禧和满清朝廷留下一点体面。

对于徐世昌的担忧,滕毓藻并不以为然,他并不想做什么内阁总理,一切还都要看形势的发展。

滕毓藻诚恳说道,“菊人兄,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我刚刚说过的,我只为了国富民强,不再遭受列强欺辱,要再现汉唐荣光而已!”

“为了实现我心中的这个梦想,我个人愿为此付出一切,名誉地位甚至财富,我都可以放弃,做不做内阁总理都无所谓。”

“可如今这个朝廷,已经把首任内阁总理给了奕匡这个贪婪昏聩的庸人,我也不屑于和他争,菊人兄的忧虑,我只能向你保证,尽可能做的更好一些。”

滕毓藻又摇头道,“至于战乱,菊人兄也不必过于担忧。”

“只要我没有明确说出不要这个朝廷了,它们暂时就不会和我们开战!因为他们也还没准备好,在没有整合好各省新军之前,此时开战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滕毓藻轻蔑地笑了笑说,“有了庚子年的教训,我相信他们会很清楚,他们绝无胜算。”

“如果不是因为还有关外的沙俄和小鬼子,以及我也不愿国内出现大规模战乱,我现在就可以向这个腐败无能的朝廷宣战,少则三月,多则半年,我就可以推翻这个朝廷。”

唐绍仪不以为然地说道,“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哪有不流血的,就是西方列强也同样如此,法国就曾杀了他们的皇帝!”

滕毓藻没有理会唐绍仪的话,继续对徐世昌道。

“不过,战乱总是难免的,我会努力将战乱控制在最小范围。”

“就比如,虽然我在准备另起炉灶,可我现在并不会做的那么明显,至少名义上不会,我刚刚说了,将会宣布支持朝廷宪政改革。”

“只是我支持的,是由咱们来主导的宪政改革,而不是奕匡,甚至也不是朝廷主导的,他们来做宪政改革,只能是挂羊头卖狗肉,换汤不换药,这个国家的发展不会有任何实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