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勋考功 作品
第896章 同盟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降的馅饼。
郑民生是个求稳的人不假,他性格极其保守也是真的,他喜欢谋定而后动。
但是,你说他喜欢被西康省的二把手和三把手经常架着吗?
他肯定是不喜欢的。
郑民生现在和王清华是各管一摊,雷振华这个本土派显然和王清华走的更近…双华嘛!
所以,在一些事情上,郑民生明显感到掣肘。
他本来是想徐徐图之,毕竟自己是一把手,掌控人事权,慢慢通过人事调整,自下而上的完成权力收拢。
但是现在,苏希送上了一份大礼。
他看了之后,即便沉稳如他,也是忍不住喜上眉梢。
雇凶杀人。
而且杀的还是人尽皆知的雷振华政敌。
这件事情即便最终查明和雷振华没有关系,雷振华的官场生涯也已经结束,或者说摁下加速键。
只要拿出这份材料,雷振华必然走人。
郑民生以前觉得苏希是个愣头青,但是今天,他觉得苏希是政坛智多星。
这个时候,将这份材料送给自己,是今年最好的春节礼物。
郑民生此刻内心甚至充盈着一股豪情壮志,他想大干一场。
“苏希贤侄,这份材料上面的东西是真的吗?”
苏希说:“是真的,工作组已经找到完整证据链。除了那一位标了红星的首犯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已经签字画押,并且他们的口供与物证都已经形成闭环。这是一件铁案。”
郑民生深吸一口气,他按捺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他将材料卷起来。
内敛的情绪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平日里最为沉稳的郑民生此时忍不住在桌子上敲了敲这份材料。他说:“打算什么时候抓捕这位汪秘书。”
苏希说:“目前已经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一些东西,农历年前会动手。此外,我听说工作组向正在西南巡查的纪委通报了这件事情。郑伯伯,你要早做准备啊。”
苏希这句话是关键。
这句‘郑伯伯,你要早做准备’直接拉近了关系,并且点明要害。
郑民生当时就领悟过来。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
郑民生亲自将苏希送到门口。
离开的时候,苏希忽然问了一句:“郑伯伯,这个房子是新装修的吗?”
郑民生回答:“是啊。省委办公厅根据我的要求和生活习惯做了一些调整。这是惯例。我搬进来之前,一度在西康宾馆居住办公了小半年。”
苏希点点头。
他以一个警察的直觉,他总意识到郑民生这个房子里有不对劲。
但他确定,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国安部门肯定会经过详细检测,办公厅那边也会仔细跟进。
他离开返回工作组的时候,心里仍然在想这件事情,到底是哪里让他觉得不对劲。
可能是因为西康的斗争风格太‘粗暴’了吧。
西康这边的路子太野了。
换做其他任何地方,再激烈的斗争都不是上升到物理毁灭的地步。
可是,苏希在清河遭遇了刺杀。
王吉庆遭遇刺杀。
这里的风气一定要严肃整改。
京城的板子真要拍下来,郑民生作为主要领导,他肯定是第一个问责。
当官讲究官运,如果你官运不好,一个意外、一次事故、又或者击鼓传花到你手里的时候雷炸了,你都得兜着。
今天,苏希就是明确告诉郑民生,雷要炸了,你要提前准备。
这是大恩。
至于铲除雷振华,反倒要往后面稍一稍。
在苏希离开后,郑民生立即打电话给省公安厅的常务副厅长王青,这是他从京城调过来的,也是他的嫡系。
他要王青去和工作组接洽,并且进一步调查这件事情。
最重要的是,要有工作留痕。
再然后,他安排了拜访老干部的行程,他肯定是要去慰问一下王吉庆,给王吉庆拜年的。
与此同时,他在着手召开一个紧急的省委常委会议。
这个雷,必须在京城引爆之前,他现在西康省把火给点燃咯。
苏希不会去管郑民生后续操作,他回到专案工作组,和吴同新与沙正刚交代了一会儿。
沙正刚对郑民生有一个评价:“他这种知识分子,手软。但是吧,逼急了,很疯狂!”
吴同新白了他一眼:“别小看读书人。能当到封疆大吏的,没有一个省油灯。谁背后没有通天背景?而且,每个都有金光闪闪的履历和政绩。通过这件事情,小希和他结成同盟。对他也好,对小希也好,对清河更好。”
“我们最终目的,是让小希未来的路好走。”
吴同新不愧是当年周锡四人组里的‘白纸扇’。
相比起沙正刚和毛群峰两人性烈如火的个性,他绵软的多,性格也软的多。
当他接到王星的电话,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让王星过来详谈。
搞掉雷振华不是目的。
让苏希的路好走,才是真理!
苏希没有参与和王星的会见,他和沙正刚去吃火锅了。
临走时,苏希对吴同新说:“最好是对汪守溪及其家人进行边控,另外顾欣欣也应该进行边控。”
吴同新连连点头。
现在已经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
苏希第二天上午返回清河,接近过年,苏希还有很多工作要安排推进。
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就会拉去乾州市政府开了个春节工作会议,白贤良主持,他长篇大论又讲了一大堆。
苏希倒是有些奇怪,这种会议正常来说是市委书记开的,怎么黄明没来呢?
后来才知道,黄明一大早就回省城了。
到了年关,不仅是下面的官员要活动关系,像黄明这种更是要活动关系,他还想着能解决一个副省级呢。
维护关系是一门玄学。
坐在苏希旁边的桐梓县县委书记王守昌问苏希:“苏希同志,你待会儿去白市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吗?”
王守昌是今年从省里调过来的县委书记。
他和苏希关系还不错,经常给苏希打电话,也希望借着清河的东风发展带动一下隔壁桐梓县的政绩。
现在,他忽然对苏希说这个。
苏希倒是有些惊奇了,他说:“汇报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