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李忧等人所说,
曹操的两个后手,之所以一直没有用在正面战场上,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
便是辛格麾下的军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象兵,这东西,连曹操之前可都吃过大亏,自然是要在关键的时候用上,才能将收益变的最大化,
而显然,
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
于是,
在安息军又一次和曹操正面发生冲突时,便在正面对上了贵霜的象兵!
这五年来,
不光是曹操自己在为西征而做准备,辛格、帕蒂尔、乔杜里三位曾经的贵霜副王皆是秣兵历马,就等着今日这一战,
以往在波调手底下时,
帕蒂尔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才能让波调不去怀疑他,说到底,他只是想当一个将军罢了,擅长领兵打仗,也喜欢领兵打仗的他,一旦将战事和政事联系在一起,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但在被策反之后,
刘备则是给了他极大的权限,说白了,就是想怎么招兵怎么招兵,想怎么练兵就怎么练兵,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与安息国动手之时,帕蒂尔必须拿出一个漂亮的战绩来!
其实,
就是变相的军令状罢了,
但这种军令状,
帕蒂尔当然敢立,讲道理,之前他就急着上战场,只不过被曹操以时机未到为由压了下来,好不容易等到曹操松了口,帕蒂尔当然要全力以赴,全力施为,差点没给安息打蒙了!
没办法,
人家玩的是贵霜最擅长的人海战术,
象兵开道,士卒后方跟上,你安息的骑兵再厉害,难道还能冲散由象兵构成第一道防线的阵型?
至于绕后奇袭什么的更是痴心妄想,
为了能够正面击退安息军,
曹操派诸葛亮亲自督阵,谁敢绕后,那就等同于要给并州狼骑留出空挡,这一遭下来,当真让安息军苦不堪言,
于是乎,
趁着罗马大军聚集在拉盖与李竹对峙之时,曹操将大军直接推进到波斯波利斯,将安息大军围困城中,
而就在这时,
又一支军伍,长途奔袭,直接相助赵统的西凉铁骑,一举攻占了加摩西亚,到这儿,安息半数国土,便尽数落入了大汉手中,
这支军伍,不是别人,
正是那镇守开伯尔山口的司马仲达!
而这,
也是曹操不过早动用后手的第二个原因!
司马懿善守,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在之前攻占贵霜之时,哪里是最难守之地,司马懿就会出现在哪里,但这并不意味着,司马懿不会进攻!
演义之中,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进攻那是能避则避,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大多数人误以为他在防守一道上更有心得,但实际上,司马懿之所以不轻易对诸葛亮进行反击,一来是因为他晓得诸葛亮的本事,二来则是他明白,
当时的蜀汉,已经是强弩之末,支撑诸葛亮北伐,已经可以说榨干了全国未来几年的潜力,
那种情况下,只要能守住地盘不失,胜利是早晚的事,根本不必急于一时!
可你再看他打别人的时候,多畜生啊?
这孙子,
最擅长的就是一个声东击西,在曹操和安息人打的火热之时,人家司马懿轻手利脚的便从开伯尔要塞发兵,一路上连个敌军的人影都没看见,轻轻松松便长驱直入,取下一城,
随后,
彻底占据优势的曹操,便让诸葛亮与高顺等人继续留下抵御安息大军,自己带着典韦、许褚、夏侯兄弟,直奔罗马大军后方,与李竹来了个前后夹击!
而这时的罗马大军,早已被李竹拉扯的阵型不稳,一味的围剿李竹,最后难免头重脚轻,被曹操堵住后路,当即便慌了阵脚,
什么鹰旗枪阵,什么罗马勇士,在虎豹骑的面前,不说一枪一个,也是死伤惨重,
至于罗马骑兵,
全都堆在李竹那边,
只要他们敢调转方向,李竹就敢反身杀来,
这小子,
现在主打一个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服,一手方天画戟在数次生死拼杀中再度进化,着实叫罗马人应接不暇!
最要命的是,
在司马懿相助夺下城池的赵统,直接连夜奔袭,直差罗马人侧翼,三路夹击之下,二十五万罗马大军溃散而逃,活命而去者,连半数都不到!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后,
刘备自然是龙颜大悦,当即再度召开宴会,连庆三天!
......
“看嘛!”,
宴席之上,郭嘉捏着军报,轻笑说道,
“我就说竹儿肯定没问题的,你看,这不是就立下了这么大个功劳不是?”,
“说的轻松!”,
李忧翻了个白眼,轻声说道,
“被罗马人围剿这么多天,战损多少我都不想提了,要不是有奕儿的死士一直在传递情报,怕是这小子早就让罗马活捉去了!”,
“这话我可不同意!”,
只见贾诩摆了摆手,为自家徒弟据理力争道,
“竹儿且战且退的招数,说的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在那么大的兵力差距下,就算能提前获悉一些情报,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能突出重围,”,
“说到底,还是对战场的把控性,这一点,竹儿不说能和孔明比肩,但也绝对算得上相当出色,既然成功了,你总不能非说孩子是靠运气吧?”,
“真要怪,也该怪那群脑子被驴踢了的罗马人,竟然真的相信竹儿是个没长脑子的莽夫,左围右堵一个月,最后反倒自己被人包了饺子!”,
“这一战过后,竹儿必然要声名鹊起喽!”,
“竹儿的事倒是可以先放一边!”,
只见荀攸看向众人,轻声说道,
“咱们大汉,只要有本事,早晚会有出头之日,但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曹公现在的进度,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谁说不是?”,
郭嘉撇了撇嘴,
“这才一年左右的光景,安息一半的国土就全都被拿下了,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六年后的泰山,恐怕不来一场封禅,都有些说不过去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