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风似剪 作品

第609章 开海之议

四月的北京城,柳絮纷飞。搜索: 一路小说 本文免费阅读

京师南门外,文武百官列队恭迎圣驾。

嘉靖皇帝和朱载坖所乘的龙辇在羽林卫的簇拥下缓缓顺着新修的硬化路朝着京师而来。

徐阶这些天来一直都感觉心绪不宁,似乎好像是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郭朴与徐阶同乘在一驾马车里面,他们现在比之前一同随驾南巡的时候,更加沉默了。

彼此之间也是少言寡语,没有了之前随驾之初的时候那般,还能闲聊很多话题。

徐阶挑开马车上的窗帘看着外面的熟悉的京师郊区景色,这一次他却感觉有些陌生了。

随后徐阶的目光又追上了前面的御驾龙撵,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次南巡安陆祭陵,发生了如此之多的意外,这对于已经是内阁首辅的徐阶而言,可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京师南门外。

以次辅李春芳为首的京师留守百官,现在都在翘首盼望着远处将要到来的皇驾。

很快在最前面观察远处路景的礼官就嗷了一嗓子,“来了!”

这时候所有官员立刻聚精会神了起来,都伸着头看着前面刚刚露出地平面的御驾仪仗。

李春芳在看到皇驾出现之后,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同时站在他身边的胡宗宪,赵贞吉,赵文华,张居正等人也是如此。

前段时间安陆传来的消息实在是太骇人了,他们险些都要跟着一起崩掉了。

现在看到皇驾回来,悬着的心,也终于彻底安定了下来。

终于等到御驾行至京师南门外的时候,就在百官齐齐跪拜迎接之时,久传重病的朱载坖从龙撵里出来了。

朱载坖看着迎接的百官道:“诸位辛苦了,陛下舟车劳累,就不在此与诸位大臣叙言。现在都各回衙门,处理公务吧。”

朱载坖的出现,一下子也让京师百官们骚动了起来。

李春芳等人精神振奋,而其中有些官员则显得有些畏惧惊慌,好似是见了鬼一般。

而朱载坖也没有继续答理这些大臣,只是对着李春芳等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然后又转身进到了龙撵里面,随着御驾仪仗缓缓的进到了京师南门之内。

西苑,万寿宫。

阔别了此宫近两月的嘉靖皇帝终于又一次回到了万寿宫的精舍里。

嘉靖皇帝熟悉的靠着在自己的精舍小榻上,感慨道:“还是家里好呀!”

朱载坖在一旁笑道:“父亲乃是天子,天子以四海为家,自然是在哪都好。”

嘉靖皇帝听到这话也笑了起来,好像确实如此。

这个时候早就侯在万寿宫外的陈洪,也在眼巴眼望的等着嘉靖皇帝的召见。

他看到李芳之后,就匆匆问道:“帝君歇息了吗?”

李芳看着陈洪焦急的样子,也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说道:“王爷在里面陪着帝君说话。”

陈洪哦了一声,正准备等会再来,李芳又叫住了他。

“陈公公稍等,帝君说了你要是过来了,就让你直接进到精舍里面陛见。”

陈洪一听这话,立刻就停住了脚步,还不忘对着李芳道谢,“多谢你了李芳。”

说罢,陈洪就提起下摆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朝着万寿宫内的精舍而去。

在他刚刚一进精舍,就立刻招牌式的滑跪到了嘉靖皇帝的身前,“奴婢陈洪拜见帝君,拜见王爷。”

嘉靖皇帝和朱载坖看着滑跪而来的陈洪,两人眼中都带着一抹笑意。

与此同时,朱载坖也退到了一旁,去给嘉靖皇帝准备茶水点心之类的消遣之物。

嘉靖皇帝斜躺在小榻上,只是微微的抬手道:“起来吧。”

陈洪立刻再拜:“谢帝君。”

接着陈洪就从怀里掏出一份密疏,恭敬的递了起来。

“帝君,这是奴婢查到的奸臣名单。这些奸臣在听说了王爷在安陆不豫,就开始密谋串通,妄图颠覆国本。”

嘉靖皇帝微微嗯了一声,“放下吧。”

陈洪微微一愣,他还以为嘉靖皇帝会让人按照名单抓人呢。

结果就是一句轻飘飘的“放下吧”。

这可把陈洪给整不会了。

陈洪立刻焦急道:“帝君,这些可都是奸臣啊!”

嘉靖皇帝不怒自威的嗯了一声,他的目光也让陈洪心神一颤,不由的低下头去,什么都不敢说了。

这个时候,朱载坖也将准备的茶水端了过来,“父亲请用茶。”

嘉靖皇帝接过朱载坖递过来的茶水,又说道:“陈洪说有奸臣趁你在安陆生病之际,密谋串通妄图颠覆国本,这事你怎么看?”

朱载坖呵呵笑道:“儿臣又不是太子,还谈不上是国本。”

嘉靖皇帝又转头看着陈洪,“听到了没?”

陈洪被朱载坖和嘉靖皇帝两人的双簧给整懵了。

裕王都监国这么多年了,而且还能发监国令谕,还能称孤道寡,这特么还不是国本?

陈洪心酸的拜道:“奴婢听见了。”

嘉靖皇帝又道:“听见了就下去吧。”

陈洪可怜巴巴的下去了,心里委屈到极致。

感觉自己把脏活累活都干了,最后却得不到一句辛苦,真是太让人伤心了。

等到陈洪离开之后,嘉靖皇帝又笑道:“看到没,陈洪委屈了。”

朱载坖道:“他当然委屈了,本来他还以为自己有功呢,结果啥也没有。”

嘉靖皇帝又笑道:“功劳又岂是那么容易就有的?这些所谓的奸臣虽恶,但他也好好掂量一下,若是朕的把他呈上来的奸臣,按照名单都给抓了,这朝廷的事情怎么办?没一点脑子,都当了这么久的司礼监掌印,还不知道杀鸡儆猴的道理,总想着一网捞个大的,真是太愚蠢了!”

朱载坖道:“这也是陈洪立功心切。”

嘉靖皇帝呵呵道:“他倒是心切了,朕的朝廷怎么办?当年太祖皇帝杀贪官还知道分批呢,结果他这一份奏疏上来全给拿了。哎,愚蠢啊愚蠢!” 朱载坖听着嘉靖皇帝感慨,又说道:“要不让李芳给他提个醒?”

嘉靖皇帝呵呵道:“他会听李芳的?”

朱载坖也跟着苦笑一声,好像以陈洪的个性,似乎也并不会真的听李芳的建议。

嘉靖皇帝又拿起了那份名单,在手里拍了拍,“算了慢慢来吧,给他机会他都不中用。”

接着嘉靖皇帝就将手中的奸臣名单放在了一边又看着朱载坖道:“开海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朱载坖精神一振:“章程已拟妥,就等召集廷议。”

“你说徐阶会是什么态度?”

嘉靖皇帝又说起了徐阶,徐阶也算是夏言的门生,而夏言当年可是主张厉行海禁之政的急先锋。

大明现在的市舶司被关闭的仅剩下广东一处,闽、浙两市舶司皆被夏言以当年发生在宁波争贡之役而裁撤掉了。

如今若想要再次重开市舶司,重提开海旧事。

朝中百官们的阻力不可不虑,否则即便是有嘉靖皇帝和朱载坖的强令去推,也不见得能将此事真正办成。

“徐阶.”

朱载坖苦笑一声,“表面不置可否,实则处处设障。回京之前,儿命人统计沿海可开港口,户部竟以'账册遗失'为由拖延。”

嘉靖皇帝闻言冷哼一声,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文渊阁方向:“这些妖魔鬼怪和朕斗法多年,道行都见涨了呀!“

朱载坖心中呵呵,觉得嘉靖皇帝可算是迷过劲来了,这些年他一直躲在西苑,谜语治国,这些人精们岂能没有进步?

“过几天就召集廷议。你去亲自坐镇,朕倒要看看这些妖魔鬼怪还有什么手段敢阻挠开海!”

自从有了鸟粪岛的密报之后,嘉靖皇帝对开海的决心,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上几分!

作为皇帝,他太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了!

如果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大明就可以成倍的积攒到足够的财富!

有了这些财富,何愁不能比肩文景,超越文景?

毕竟这可是一次成为“千古圣君”的重要机遇!

谁要敢阻拦,嘉靖皇帝必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数日后。

文华殿内,香炉青烟袅袅。

朱载坖高坐在殿内的首位之上。

内阁首辅徐阶领着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朱载坖环视群臣,朗声道:“今日奉陛下旨意,商议开海一事。自倭患平定以来,沿海民生困苦,朝廷税赋锐减。陛下以为开海通商,既可裕国,又可便民,实乃利国利民之举。诸位何议?”

朱载坖话音刚落,一位给事中便出列奏道:“臣六科给事中刘大全谨奏。王爷,倭寇虽暂平,但海上盗匪犹存。一旦开海,恐其死灰复燃,重蹈嘉靖二年争贡之役覆辙!”

朱载坖看着这位叫刘大全的给事中,淡淡道:“刘给事多虑了。近年来俞大猷、戚继光等整饬海防,水师战力大增。且开海后,可设水师巡逻商路,保商船平安。”

朱载坖这边刚刚说完,又一位御史站了出来。

“臣都察院御史韩德让谨奏:海禁乃祖制也!且我中华物资丰饶,百姓自给自足,何必开海行商贾低贱之术?且以广东市舶司论,广东因有市舶司在,海外白银入流,致使当地粮价一直偏高于其他地方数倍。”

“若执意开海,臣恐新增开海之处,重蹈广东市舶司覆辙,最后银贱伤农!”

韩德让的话顿时也引起了一阵的支持之声。

这个时候,曾经担任过大明联储主席的户部侍郎乔万金站了出来。

乔万金道:“此一时彼一时!广东市舶司是因管理不善,私贩横行。若由朝廷设立市舶司统一管理,既可平抑物价,又可增加税收。”

“且如今大明又以大明联储体系为本,若真有大量白银涌入冲击粮价物价,大明联储亦可用调控之法,将这些白银吸纳入储,平息市场热银。”

乔万金话音一落,立刻也有官员站出来攻击。

“乔侍郎你莫要用你的商贾之术议论国政,你不过就是一侥幸得势的低贱商人,若非王爷恩典,让你登堂入室,哪有你说话的份!”

朱载坖目光微冷,现在有人这般攻击乔万金,那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看来这开海之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促成的事情。

朱载坖不理殿内的人身攻讦,将目光放在了一直都在冷眼旁观的徐阶身上。

“徐阁老。”

朱载坖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文华殿安静下来。

朱载坖看着徐阶道:“你身为首辅,对此事有何高见?”

徐阶缓步出列,躬身道:“回王爷,开海一事关系重大。老臣以为,当广纳群言,慎重决断。”

接着徐阶又顿了顿,继续说道:“东南沿海士绅多持反对之见,若强行开海,恐失天下士人之心。”

徐阶这话说得极重,直指朝廷统治根基。

殿中不少官员暗暗点头,对徐阶投去敬佩的目光。

朱载坖脸色微变,这老小子图穷匕见了呀!

但随即朱载坖也整理好了神情,朱载坖语气平和道:“徐阁老所言极是。”

朱载坖如此平淡的语气,让徐阶心头一紧,感觉不太妙。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载坖话锋一转,一句“不过”起首。

朱载坖道:“如果孤记得不错在弘治年间,徐家先祖徐溥任首辅时,曾力主开海通商,言'海贸之利,可养十万兵'。怎么到了徐阁老这一辈,反倒畏首畏尾了?难道朝廷大政当真要只听只看一隅之地的士心反应?”

朱载坖这一问直戳徐阶痛处。

徐阶额角渗出细汗,他没想到嘉靖竟翻出祖上旧事来堵他的嘴。

“王爷明鉴,”徐阶勉强答道,“时移世易,当年海疆平静,如今.”

“如今怎么了?”

朱载坖不客气的打断他,“倭寇不是已经平了吗?还是说,徐阁老觉得戚继光他们的战报是假的?东洋水师的势力是假的?”

殿中气氛骤然紧张。徐阶知道再争辩下去只会触怒裕王,只得躬身道:“老臣不敢。王爷圣明,自有决断。“

朱载坖扫视群臣,缓缓起身:“开海之事,孤已遵陛下旨意。着内阁拟旨,恢复福建月港、浙江双屿港通商,重设市舶提举司,具体章程由孤督办,内阁及六部协同。”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