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带兵御辽?

    轰!

    朝中文武百官,皆是一片死寂,神色无比的震惊。

    李长安所说的话,犹如一道惊雷,在他们脑海之中炸裂开来。

    什么叫做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

    宁国这数十年来,自从先皇驾崩之后,过的可当真是极为憋屈。南边有夷国,西边有辽国,西北有金国,北边有北凉。这四个大国,都比宁国要强大。

    和亲,纳贡,割地,赔款,这些就是宁国的屈辱。

    宁国已经从原来的十三洲之地,变成现在的十洲之地。这些年,更是赔了无数银子给那些强大的国家。

    耻辱,奇耻大辱!

    若能做到李长安所说这四点,宁国又何愁不强盛?宁国,又怎还会受尽屈辱?

    张忠良脸色一变再变,今日陛下极为反常,他一刀削了案子一角,已经是向文武百官表明了态度。如此一来,他也不好再提和亲的事情。

    “李长安,说的好!”萧书文极为赞赏的笑道。

    李长安拱手一拜,道:“陛下,小人以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应以女色换取太平。莫说是公主,就是任何一个百姓女子,都不得拱手让人。这是我宁国的百姓,更是宁国的子女!”

    “一寸疆土,一寸鲜血!宁国的每一寸疆土,都是我宁国将士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凭什么拱手让人?”

    “不称臣,不纳贡,不求和,这是我宁国百姓的气节,更是陛下之气节。陛下若能如此,文武百官,自然也理应随从。我宁国气节不灭,国邦永固!”

    嘶~

    承天大殿之上,又是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萧书文热血沸腾,李长安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深深触动他这位皇帝的内心。二十年皇帝,他也极为憋屈,比宁国任何人都要更憋屈。

    气节!

    宁国的气节,在于他的身上!

    只要他这位皇帝气节在身,无论百官,还是百姓,都压他不得。这么简单的道理,可他却现在才明白。准确来说,是李长安的点播,才让他明白!

    “说的简单!”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一步站了出来,拱手一拜。

    兵部尚书,陈东岳!

    “陛下,宁国之国力衰弱,这是事实。宁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兵部已经凑不出一支军队可以抵御辽国。试问,我宁国拿什么来抵挡辽国重甲铁骑?”

    “难不成,仅仅是靠这位李先生的一张嘴吗?无兵可用,也无人可用。如此境况,何谈不割地不赔款?”

    “李先生那么厉害,何不去往辽国边境,建功立业?也省得你考科举,有着万般艰难!”

    陈东岳冷声道。

    “陛下,陈大人所言极是!”

    “我们当然想要不和亲不纳贡,但是,宁国国情如此,可能做到吗?”

    “既然他李长安说的豪言壮志,可他又不去御辽,他又怎知国家之艰难!”

    “说的是,他都八旬了,当然可以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真让他带兵打仗,恐怕见到强悍的辽国重甲铁骑,就已经吓的魂飞天外了吧?”

    “陛下,既然李先生有如此豪情壮志,臣扣请陛下,让李先生带兵御辽!”

    “臣,附议!”

    李长安:“???”

    他回头看着文武百官,你妈的,这些人真不要脸!

    他都已经八旬了,还让他带兵御辽?

    这他妈朝堂是疯了吗?

    丞相张忠良,缓缓跪了下去。他的意思,自然也是让李长安带兵御辽。你李长安一把老骨头,怎么可能还受得了舟车劳顿?这一路上颠簸,恐怕都会死在半路上。就算半路死不了,也会死在辽军手上。

    所以,整死你李长安,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萧书文脸色一沉,李长安这把年纪,怎么可能还带兵打仗?他若是去了边境,是一定回不来了的,毫无疑问!

    文武百官,这是要逼死李长安!

    萧书文心中一股怒意,直冲脑海。但是,他却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文武百官所说,也是实情。宁国,实在是凑不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来。

    这时候,李长安忽然拱手一拜,沉声道:“陛下,小民,愿意替陛下征战御辽!”

    替陛下征战御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萧书文神色变了变,“李先生,你确定?”

    “陛下,小民确定。”李长安斩钉截铁的说道。

    既然你们文武百官不敢打这一战,他就亲自来打。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这是他在皇帝面前,显露才能的机会。更是他,走入仕途的捷径!

    萧书文迅速走下高台,来到李长安面前,看着这个老人,沉声道:

    “李先生替朕征战,朕准了!”

    “还有谁,愿意领兵出征?”

    萧书文一扫文武百官,目光落到一众武将身上。武将之中,一个壮硕的***了出来,拱手一拜。

    “陛下,臣愿往!”

    宁国薛国公之子,薛青衣!

    “很好!”

    “即日起,赐薛青衣为征西将军,领京城十万卫戍军,十天之后出发御辽。”

    “即日起,封泸州举人李长安为镇西军师,随军出战。”

    “即日起,由兵部侍郎负责粮草押运事宜,不得耽误。”

    “李长安,随朕来御书房!”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嘶!

    文武百官,皆是神色大变起来。

    不过,这件事已经成了定局,文武百官再怎么上奏,都是无用。

    ~

    下朝之后。

    李长安走在通往后宫的廊道上。

    引导他前去的,正是太监陈六。

    廊道两旁是数丈高的垂直墙壁,宫里大多数都是这么高的墙壁。为了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皇宫内的戒备是非常森严的。

    只是李长安忽然抬头,他看到了两道黑衣人影飞了过去,神色大变起来。

    “陈公公,这皇宫里面,怎么还有人在飞啊?”

    陈六抬头看了一眼,淡淡笑道:“无妨,这是刺客,来行刺皇上的。”

    李长安:“......”

    特么的,宫里面有刺客?陈六还如此淡定?

    “那,那赶紧通报啊,这可是刺客!”李长安惊道。

    陈六笑了笑,“李先生不必惊慌,小场面,小场面。这种刺客,皇宫每天都有。有时候,一天十几个呢!”

    李长安:“......”

    “好了,李先生,御书房到了,您自己进去,我就在外面候着。”

    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