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竞争烈度陡然加剧的情况,大夏联邦官方这一次同样没有认怂,而是直接公开回应:“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外国投资者来华夏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
同时,对人工智能Ai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半导体等高精尖制造业的产业扶持不仅没有减少,还批了一笔不小的资金给各地方进行专项投资,扶持制造业、服务业的中小企业。
不仅如此,各大高校、大夏联邦官方基金,也在开始更进一步扶持创业项目,甚至是让中大型企业在保证校招名额的基础上,与这些学生创业项目合作。
当然,给这些中大型企业任务指标的同时,官方也给出了相当丰厚的奖励。
比如招聘应届生可以获得税收减免额度,与学生创业项目合作,可以获得创业基金支持、该项目企业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还有各种交流会、座谈会,加深企业与专家团队的合作。
而对于新科集团,官方给予的扶持更加直接。
要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所建树,就势必要研发各种飞行器和固定设备,毕竟这不像普通家用车那样,可以不太考虑加速g值的问题。
而研发这些这些飞行器,就必须要用到高等级的风洞和顶级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前者是切实的真实世界数据采集,但费钱、费时、费力,而后者则是虚拟模拟,节省成本,出结果也快。
在计算机模拟空气动力程序这块,大夏联邦与美利坚到底谁强,业内还有很多争议,但在风洞这个领域,大夏联邦则是断档式领先。
当然,这个领先,并非是因为大夏联邦曾经有多么优秀的工业,而是因为当初的战略科学家力排众议,认为不论计算机模拟如何有技术优势,战机也应该放到风洞里面吹一吹,就当做真实的实战。
除此之外,提出双步走的这位战略科学家,本身也是该行业最顶级的宗师人物。
大夏联邦对新科集团的扶持,除了有风洞建设的许可,还提供了相关技术团队的招聘许可。
如果不给予这种许可权限,新科集团想要招聘这方面的专家,也只能勉强招聘可以做常规风洞的人才,对于超音速风洞建设,还会受到不少限制。
周瑜的脑海中虽然有配套的技术,但是他对这些官方提供的人才,仍然抱有极大的热情,甚至还特意让赵朝阳、温良恭、田健恒、李贤审等人腾出时间,和这些人才见面,好好聚了聚。
不过,或许是因为这些技术专家都是带有任务来的,所以他们给周瑜的感觉,不像是搞科研的技术型人才,而是像军队里的尖兵。
一位已经退休的院士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但平常并不负责具体项目,而是由他的学生们去推进项目。
虽然是学生一辈,但都是四五十岁的年龄。
风洞建设负责人这个位置,周瑜在饭局上就很果断的给了这个团队。
当饭局结束之后,老院士还与周瑜进行了一会儿闲聊,想要表达的观点就一个:“非常愿意看到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从最基础的设施设备开始研发,而不是好高骛远,想着利用大夏联邦现有的技术基础,做几年登陆火星的美梦。”
临了,这位老院士还夸奖了周瑜,以及其他几位技术高管。
翌日。
熬了一个大夜的风洞项目负责人陈岗,就起了个大早,找到了周瑜。
“董事长,我现在需要更准确的了解到咱们的项目需求,因为需求不同,风洞的建设方案和所用到的技术都不同。”
面对这位眼周早已经有化不开的黑眼圈中年人,周瑜让助理刘秀端来了一杯热牛奶,顺便说道:“咱们集团以前研发新科汽车的时候,就有使用过风洞,并且决定进入航天领域产业之后,在招聘相关专家人才的同时,也有了解风洞的规格和功能。
但那都是商业风洞,所以我想先听听陈博士,您对风洞的建设规格看法。”
陈岗不疑有他,喝了一口面前的纯牛奶,感叹了一句:“这个牛奶的味道很纯正”,就将自己昨晚整理好的一份资料递给了周瑜,并且解释道:“常规商业风洞,在我们团队的定义中,就是亚音速或者跨音速风洞。
主要用于商业飞机、家用汽车等低速气动测试,能够模拟速度范围在0.3-1.2倍音速之间的空气动力。结构相对简单,并且侧重于流场稳定性和数据重复性,成本在两亿以内就能够完成。
而更高难度的就是超音速风洞,顾名思义,这种风洞的模拟速度范围为1.2-5倍音速,是使用高压气体驱动系统,以突破音障并维持稳定流场,一般用于超音速飞行器、导弹等设备的高速气动测试,一般的航天飞行器使用这种风洞就行。
当然在此之上,还有高超音速风洞,模拟速度可达5-30倍音速,现在用于空天往返飞行器和一些特殊武器的极端速度测试,但是造价不菲,并且建设难度高,建设时间比较久。”
陈岗看到面前这位青年董事长的目光对高超音速风洞起了兴趣,他急忙打了一个“补丁”,说道:“这种高超音速风洞,需要突破2500-18000c的高温、还有100-10000大气压的高压,以及特别困难的长时间测试,我们团队成员也只是接触过一部分小项目的建设,暂时没有能力做到10倍音速以上的能力。”
在陈岗的心里面,他自己也不希望新科集团这个“奇葩”公司会选择这种最顶级的高超音速风洞。
毕竟,虽然老师已经说过这家公司通过了官方的技术授权许可,但有的技术,根本就不是授权不授权的问题,是根本不可能让民营企业掌握的问题。
甚至此时此刻,陈岗已经决定,如果面前这位传奇青年一意孤行的想要搞最顶级的高超音速风洞,那他绝对会带着团队成员在这里“磨洋工”,每天出工不出力,至少拖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