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阴谋

上世纪啃过硬骨头的这些老人都有一个类似的想法,那就是先把最困难的做完,同时尽可能的将任务完成得漂亮,并且更看重团队成果,而非个人英雄主义。

周瑜在思索片刻后,还是主动说道:“刘工,这个项目毕竟是军方和你们签的协议,如果放到集团这里,虽然程序上应该可以通过,但是后续肯定会牵扯新科汽车很多优秀工程师的精力,这对他们的工作而言,其实是一种干扰。”

这话刚一说出口,却不料这位老教授直接就笑道:“如果他们能够完成今天想到的这些技术,那他们的工作项目又怎么可能难倒他们呢?董事长,您放心,我不是那种顾惜羽毛的老家伙。

而且咱们集团的和联邦官方的合作项目有那么多,将这个项目放到总部,才能够动用那些项目的成果吧?”

说完这话,刘建席就开始乐呵呵的吃起了面前的菜肴。

被刘建席这么一点,周瑜也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毕竟是和联邦签的秘密合作项目,他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说出来有哪些成果。

一顿饭,紧赶慢赶吃完。

等到周瑜陪同刘建席老教授一起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停放实验样车和无人机的厂房已经有不少工程师在拿着工具开始拆卸,甚至有一位工程师在看到周瑜出现之后,立马兴冲冲的走到周瑜面前说道:“周董,您来的正好,刚刚李总他有事出去了,我们沟通的时候还是认为现在的芯片还无法保证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所以我们想要和半导体那边的核心团队沟通一下,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技术产品。”

周瑜倒是没有拒绝这个申请,“没问题,我去休息区联系。”

说完这话,刚刚进实验室的青年人又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毕竟在实验室内,所有人都不能携带手机和其他能够让个人随意联网的设备进入,周瑜虽然是新科集团董事长,也要把个人设备放到休息区的储物柜里面。

在路上,周瑜也的确在认真考虑刘建席的建议。

将这个项目放到集团总部,用集团所有资源去推进的话,或许一年就能够出成果。

想到自己脑海中神秘晶体的那些关卡问题,回顾现在新科集团的技术储备和工程师、矿产资源渠道储备,周瑜的步伐也逐渐轻快了些许。

李贤审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看到自己助理快步将门关上,然后拿出工作平板递了过来。

“总裁,英特尔、微软、韩星电子、高通、海力士、Amd这几家公司内部正在密谋起诉我们新科半导体盗窃技术,同时他们的高管团队还在和我们沟通,想要在近期进入咱们公司进行访问学习……

这份情报是咱们半导体工程师的一位在英特尔工作的师兄无意间听到的,情报来源是英特尔的半导体总工程师……”

“我就知道不会这么简单,4纳米芯片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哪怕是台积电想用多重曝光技术去勉强达成,良品率也会极其低下,让我看看这群强盗是想干嘛?”

一边说着,李贤审接过平板电脑,开始翻阅查看助理刚刚整理的相关情报资料。

只不过越看,李贤审的脸色就越冷。

数分钟之后,这位在课堂、实验室都没有骂过人的精英人才,突然脱口而出:“玛德,我还是将这群强盗想得太好了。”

李贤审做梦都没有想到,这群半导体企业竟然想要“拿回”这些技术设备的同时,还想要将他们这群“盗窃技术”的工程师也整到国外监狱去吃大锅菜。

并且还有各种针对新科半导体公司、新科集团的罚款。

而在这险恶用心开始盘算的同时,这群国外高管层想过来谈的合作项目赫然就是想要起诉的相关技术项目。

都不用怎么动脑筋,李贤审就知道这群人肯定是想要在合作过程中拿到一部分技术资料,然后和破解的技术参数进行比对,等到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参数、设备参数之后,就开始打官司。

真就没有一个是打算想要和新科集团好好谈合作的。

想到这里,李贤审呼吸沉重了几分。

国外这群半导体企业来势汹汹,这应该是表面,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推动这群半导体企业来搞事的幕后黑手。

对方很可能会因为这次新科商品的大爆发,做出其他恶劣行径。

越想,李贤审的眉头就越是紧皱,在思索片刻之后,他拿起自己的定制天玑70pro,正要拨通周瑜电话的时候,手机刚好响起了来电铃声。

“喂,董事长,我在,我这里有个项目情况……”

“哦?那我去总部?您已经往我们这里赶了?好,我马上安排……”

挂断电话之后,李贤审拿着平板电脑,脸色严肃对助理吩咐道:“十分钟左右,董事长会到咱们公司的实验室大楼,你和实验室那边说下情况。

还有,整理好资料……”

助理自然不敢拖延,赶忙开始做起了工作。

十分钟后,周瑜出现在新科半导体公司的实验室区门口。

虽然他本人的脸庞就是新科集团最高权限的工作证明,但也是在新科安全公司的专业人员监督下,老老实实验证了指纹和工作证,然后又经过了安检程序,才顺利通过门口的检查,进入到实验室区域。

虽然说是实验室区域,但是以新科半导体公司如今的规模和行业影响力,该区域就有多栋大楼、上百个规模不小的研究室,甚至就连地下室,也都有挖掘到地下二十几米,就为了放置一些特殊设备,以及安置一些有特殊作用的实验室。

都不需要周瑜去寻找地方,李贤审已经带着几位管理等候了数分钟。

负责光源项目的高管周潭,半导体光刻胶材料项目负责人杨刚省、晶圆培育项目负责人李明伟,这几位“老管理”的站姿十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