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过川 作品

第696章 就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

8月下旬。

意大利。

威尼斯。

这并不是许戈第一次来这座美丽且浪漫的水城了,只不过与以往过来领奖不同,这次他是过来给别人颁奖的。

因为在不久之前,威尼斯电影节官方宣布了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名单。

许戈正式就任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说实话,含金量还是非常重的。

因为国内能当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老谋子、巩丽、王墨镜、李安。

其中巩丽是唯一一个担任过两次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华人演员,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她都主持过。

王墨镜也是唯一一个担任过两次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华人导演,主持过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

老谋子和李安,则是都担任过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其他诸如梁潮伟、张紫衣、陈大导等一众大咖,虽说吹得很厉害,但最多也就担任一下评审团成员罢了。

国际地位远没有老谋子、巩丽这些担任过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委主席的人高。

毕竟评审团成员的含权量并不高,而且数量并不稀少。

像是一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就能够催生出差不多20多个评审团成员。

国内有很多人都拿过这个头衔,就比如说余男、范彬彬、赵谋等人。

所以说这个头衔的门槛并不高,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

反观评审团主席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来也就三个人。

而且话语权非常高,各大电影的提名和获奖都离不开评审团主席的敲定。

毫不夸张的说,一部电影能否获奖,就要看评委团主席的喜好,几乎可以左右各大奖项的颁发。

因此,让威尼斯电影节官方公布许戈就任评委团主席的时候,在国内和国际都引起了非常大轰动。

这并不是说许戈配不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团主席这个身份。

相反如果一个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大满贯选手都当不上评委团主席,那这世上估计也没人能担任这个职位了。

只是因为许戈的热度太高了,前不久才靠着电影《如父如子》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

这次虽说没能取代巩丽(37岁)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评审团主席,但却是最年轻的评审团男主席。

其引起的轰动效应自然不会小,一连登上了好十几个国家的新闻头条。

连带着威尼斯电影节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都跟着出了波圈。

而这恰恰也就是威尼斯电影节官方选择许戈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办法,谁叫这几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弱了呢!

如果再不加以遏制,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掉出欧洲三大电影节行列了。

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另辟蹊径,来扩大自身知名度。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们需要一个爆点新闻的吸引更多优秀电影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稳固电影节权威性和影响力。

毕竟光有超高知名度可不行,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能够接好这波热度。

就像是雷布斯说的那句话一样,站在风口上,是头猪都能起飞,但风一旦停一下,摔死的最后还是猪。

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而许戈这位世界流行天王+国际巨星+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大满贯选手,就是当下他们最好的选择。

至于说许戈为什么会答应他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是因为一个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头衔还是挺唬人的,含金量非常足,可以巩固自身地位,扩大影响力。

二是因为这两年来威尼斯电影节押宝华语电影,提前出招示好了。

像是之前的《爆裂鼓手》能够击败瑞典电影大师的《寒枝雀静》,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就是最好例子。

综合考虑之下,许戈也就接下了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团主席。

而许戈也没有辜负威尼斯电影节官方的期望,不仅给电影节带来了极高热度,更是带来了很多优秀电影作品。

欧美影片方面,有意大利老牌导演马可·贝罗奇奥带来的《最后的吸血鬼》。

曾凭《浮士德》拿到【金狮奖】的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也带着新片《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来势汹汹。

还有《国王的演讲》导演汤姆·霍珀联手了奥斯卡新科影帝埃迪·雷德梅恩,带来的那部打磨已久的新片《丹麦女孩》。

以及神剧《真探》导演凯瑞·福永带来的新片《无境之兽》,法国老牌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等待》等一系列电影。

亚洲影片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许戈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团主席的缘故,按照最高规格送来了数不清的优秀作品。

中国的《利刃出鞘》《悲兮魔兽》《驴得水》《老炮儿》。

韩国的《局内人》《思悼》,日本的《布兰卡和弹吉他的人》《红鳉鱼》。

还有中韩两国合拍的亚洲版丧尸大片———《釜山行》。

说实话,上面这些电影就没一部弱的。

不是原时空拿下过影帝、影后,就是拿下过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一系列奖项,又或者是取得过票房大爆,具有很多簇拥的电影。

哪怕是口碑最差的《老炮儿》,原时空豆瓣也有个7.5分。

至于其他什么《局内人》《驴得水》等一系列电影,那都是8分往上的经典。

而在这其中,最受许戈关注的当数《利刃出鞘》《驴得水》《釜山行》,因为这三部电影都是谨行娱乐投资拍摄的。

前者《利刃出鞘》,是《惊天魔道团》在北美上映拿下7000多万美元票房。

许戈准备推主演之一的段奕红走上国际舞台的作品。

投资3000万美元,2014年初立项开拍,年中就已经拍摄完毕了。

本来说是要参加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然后趁机推出的。

毕竟段奕红虽说凭借《白日焰火》拿到过柏林影帝,但国际影响力并不大。

如果能在威尼斯电影节拿到一两个奖项,票房相对会高很多。

但由于去年谨行娱乐已经定了送《爆裂鼓手》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这电影也就这么耽搁了。

恰好今年许戈就任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谨行娱乐也就把这电影送来了威尼斯电影节。

一是为了给许戈撑场面,二是想着有许戈的帮助,应该能拿个奖项,到时候电影票房也能高上不少。

《驴得水》的话,是今年谨行娱乐投资拍摄的一部黑色幽默喜剧。

因为3月中旬才宣布立项的缘故,这电影原本应该明年才能和大众见面。

毕竟按照以往惯例来看,电影前期准备工作至少要花一个多月。

电影拍摄期间至少要花三四个月时间,如果遇到磨蹭一点的导演,甚至这个拍摄时间还要加长。

电影后期剪辑+配音+配字幕等一系列工作至少要两到三个月时间,

这样一算的话,《驴得水》至少要花六个月才能制作完成,是赶不上今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电影的演员和导演集体爆种了。

最后仅仅只花了不到五个月时间,就把这电影给搞定了。

谨行娱乐高层人员在看过成片后,觉得电影质量不错也就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

就算最终电影没获奖,但能拿个提名,镀个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这电影一没知名演员,二没知名导演,也不是什么大制作,如果再不来镀金,海外版权都不一定卖得出去。

至于说后者《釜山行》,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就复杂得多。

这电影和《利刃出鞘》差不多,都是因为《惊天魔道团》北美票房不错,才提出来要拍的电影。

只不过《利刃出鞘》捧的是段奕红,《釜山行》捧的是邓潮罢了。

最开始这电影,许戈是准备弄成《魔都行》《鹏城行》的国产电影。

但因为电影内容太过血腥,再加上电影当中的丧尸、军队等一系列问题,也就被上面紧急叫停了。

再加上彼时许戈设想出演原摔跤手尚华的强森要价太高,雷神又没时间。

许戈也就稍微运作了一番,把这电影变成了中韩两国合拍,还是像原来一样找来了马东锡,并把拍摄地点放在了釜山。

因为国内对国产电影的审核很严,但对合拍片的审核相对宽松一些。

最终电影于2014年中旬通过国内审核,立项开拍,直到今年暑期才拍完。

毕竟这电影和之前的《驴得水》《利刃出鞘》不一样,是要运用大量特效的,后期制作时间自然要长一些,不过幸好赶上了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

说实话,对于以上这三部电影,许戈心中都十分看重。

如果不是怕影响不好,许戈都想让这三部电影全部获奖了,因为它们值得。

不过许戈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毕竟一两部电影获奖还好说,偏向性不算太强,其他担任评委团主席的人也会这样做。

但要是三部电影全部获奖,那针对性就太强烈了,许戈可不想让自己头上顶着一个“以权谋私”的名头。

所以这三部电影,只有《利刃出鞘》和《驴得水》进入了主竞赛单元。

《釜山行》则是入围了展映单元,取代了原时空当中的《绝命海拔》,成为开幕影片。

至于《老炮儿》《悲兮魔兽》等一系列华语电影也得到了相应优待。

而许戈的评委团主席工作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枯燥。

大概也就是组织评委团成员一起看电影,对电影投票,最后确定谁获奖。

只不过让许戈没想到的是,明明可以一个星期就弄完的事情,最后却硬生生办了半个月之久。

算是让许戈怯生生体验了一把欧美的工作效率,怪不得国内那么多人想来欧洲养老呢,就这慢热的社会氛围,谁不喜欢?

但许戈却是个闲不住的主,所以经常一有空就会在威尼斯到处溜达。

什么特色小吃店,什么民俗文化表演地,都能看到许戈的身影,经常会惹得一众法国粉丝围观。

然后许戈就被法国著名报纸《世界报》给报道了,将许戈称为威尼斯电影节有史以来最悠闲的主竞赛单元评委团主席。

虽说带有一些调侃意味,但新闻并未提到任何关于许戈的不好言论,只是分享了一下许戈在威尼斯的日常生活。

但却把一众曾承担任过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团主席的欧美电影人整破防了。

因为新闻当中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德里克·许的悠闲是建立在他把工作提前处理完了的基础上。

所以他这个史上最悠闲的评审团主席,又何尝不是史上最有效率的评审团主席呢?这让我不禁开始反思………”

许戈也没想到在这异国他乡之地,居然能闻到这么浓郁纯正的《意林》味,也怪不得那些欧美电影人会破防了。

毕竟这东西,谁看谁知道!

9月12日,电影评审工作终于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也就是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仪式。

和复杂多变,且拥有多个单元的柏林电影节不同,威尼斯电影节并没太多单元。

有且仅有主竞赛单元、非竞赛单元和地平线单元,最多再加一个终身成就奖单元,奖项构成相对简单。

因此,很快就颁发到了许戈所负责的主竞赛单元相关奖项。

《利刃出鞘》不出意外,凭借极其烧脑的剧情拿下了【最佳剧本奖】,以及【最佳导演奖银狮奖】。

《驴得水》则是在许戈强势的干预下,拿下了【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原时空当中拿下该奖项的《来自远方》,并未获得任何奖项。

至于说其他奖项的获奖者,和原时空当中并无太大差别。

查理·考夫曼《失常》拿下了【评审团大奖银狮奖】,法布莱斯·鲁奇尼凭借电影《貂》拿下了【最佳男演员奖】。

【最佳女演员奖】则是被意大利知名演员瓦莱莉·高利诺凭借《为你着想》给拿下了。

【最佳新人奖】则是颁发给了来自美国的亚伯拉罕·阿塔哈。

只有一个【评审团特别奖】发生了变化,从中东搅屎棍国电影埃敏·阿尔柏的《封锁》,变成了韩国的《思悼》。

因为这两部电影讲述的都是亲情,但《封锁》所展现出来的剧情却有些杂乱无章,给人的感官非常别扭。

许戈足足强迫自己看了三遍,才把这电影给看完。

而《思悼》不一样,不仅故事线特别清晰流畅不说,人物也刻画的十分出彩,许戈只看了一遍就过了。

其大致内容和唐朝的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的故事有些相似,都是皇帝望子成龙,但却发现儿子的种种不堪之处。

许戈认为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把故事给讲清楚,而不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所以也就把【评审团特别奖】给予了《思悼》。

自此所有奖项颁发完毕,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

然后不出意外引起了诸多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

其中人们关注最多的点就是,《利刃出鞘》和《驴得水》为什么能够击败一众强敌,拿下【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三项大奖。

不少许戈小黑子借此机会跳出来宣称,这其中肯定存在黑幕,许戈以权谋私。

但随着《利刃出鞘》这电影获奖后,第一时间在北美和中国同步上映,这种声音也就慢慢消失不见了。

无他,实在是《利刃出鞘》太过优秀!

整部电影充满了黄金时代侦探故事的气息,极其吸引推理迷不说。

更为关键的是,电影明明展现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甚至俗套的故事,但却让人看不到半分狗血,反而趣味十足。

在诙谐幽默的同时,节奏紧凑流畅,又充满悬疑色彩,整个过程就像解密一样。

让观众忍不住想起了那部火遍全球的经典侦探小说《福尔摩斯》。

所以这电影在北美上映首周,就拿下了4000多万美元的票房。

虽说成绩不如一众好莱坞大片,但对一部没啥大咖的电影来说,却是极其优秀的成绩。

而且这电影还在北美著名评分网站imdb,拿下了8.1的高分,按照目前的票房预测,最终北美有望过亿。

国内成绩就更加优秀了,首周就拿下了超4亿rb的票房,而且还在豆瓣上拿下了8.3的高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电影的国内票房应该有望达到10亿+。

2015年内地票房冠军就不用想了,毕竟《如父如子》和《夏洛特烦恼》都太恐怖了,票房双双20亿+,但拿个年度前五应该还是没啥问题的。

就这样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那些人怎么还有脸说许戈搞黑幕呢?

一场莫名其妙的信任危机,在许戈还没站出来说些什么,就莫名其妙的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