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沉默不语,眸光不断在镇国夫人与隋氏身上来回切换。
宋谨央丝毫不介意,根本不为所动。
隋氏却如坐针毡。
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
懊恼得恨不得原地消失。
不知过了多久,直等得朝臣们抓耳挠腮,耐心即将告磬的时候,殿外传来高声禀报声。
“太妃驾到!”
太妃扶着黄嬷嬷的手,急匆匆走了进来。
隋氏一见她,松了口气的同时,好不容易收住的哭声,再次爆发。
太妃横她一眼。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都帮她到这个份上了,竟然在宋谨央手下,走不出一招?
太妃皮笑肉不笑地瞥了眼宋谨央。
“镇国夫人也在啊!”
宋谨央起身,淡然地点了点头,不等太妃出声,重新坐了回去。
太妃气得倒仰。
好你个宋谨央,竟敢不把哀家放在眼里。
等此事了结,非诛你九族不可!
太妃暂时放下对宋谨央的厌恶。
面向中宗表达自己的想法。
“陛下,哀家并非干政,但长公主回朝是皇族内务。
既然陛下把内务,放到朝堂上来决断,那哀家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可以的吧。”
中宗神色微动,索性坦然地询问她的看法。
太妃其实早就到了,只是一直没有入殿。
直到隋氏落了下乘,这才替她壮胆来了。
“陛下,隋氏吃了那么多苦,您还要让她公开曾经遭的罪,这不是为难人又是什么?”
简单一句话,矛头直指宋谨央。
暗指她并非真正的长公主,才能如此淡然地面对痛苦。
太妃绝口不提隋氏所写内容,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只谈对隋氏的同情,淡化隋氏的表现。
好一招避重就轻。
中宗不动声色。
“那依太妃看,该如何呢?”
“长公主失落多年,再度回朝,本是喜事,万不能因一念之差,寒了人心。
本来靠自书经历,证实身份之举,有待商榷。
如今看来,确实不妥。
不如,直接让两位拿出证明身份之物,快刀斩乱麻,再纠缠下去,只怕不利朝局稳定。”
太妃的这番话,引起了众臣的赞同。
“是啊,本是皇族内务,弄得满城风雨,不是明智之举。”
“皇上是明君,岂会不知其中道理?只是崔首辅提议,想让自家夫人通过自证身份,名正言顺地回归皇族,免得日后被人垢病,也是情有可原!”
中宗点头同意。
隋氏终于挺直了腰杆。
到了这一步,长公主的身份便任由她拿捏了。
太妃看向隋氏,“隋氏,你可有凭证?若有,不妨拿出来!”
隋氏迟疑地向太妃屈膝一礼。
犹豫地开口,“有的,只不过……”
太妃想也不想,打断她的话。
“有就拿出来,时辰不等人,别再拖了!”
“是啊,崔夫人莫再拖延,赶紧拿出证明。”
“此事宜早不宜迟,学子们还等在宫门口,若再拖延下去,于大乾局势不利。”
隋氏难堪地回眸,冲宋谨央尴尬地一笑。
“夫人,得罪之处,万望海涵。”
她面上恭敬谦逊,做出一副为宋谨央着想的模样,实则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眼见太妃、众臣不断催促。
火候到了,她不再推诿。
当场从身边的荷包里取出一物,递到冯远手中。
“陛下,这是我的私章。养母说,这枚印章打小挂在我脖子上,晓得其重要性。
只是我那时体弱,时常缠绵病榻,怕我遗失,便取下代为保管。
直到离世前,交由心腹,将印章送回我手中。”
隋氏说着说着,声音再度哽咽。
太妃也抹了泪。
无比同情地说。
“长公主,果真苦了你!好在隋老夫人慧眼识珠,保得先帝血脉。
陛下,念在隋老夫人护长公主有功的份上,您可得好好赐她一份哀荣。”
隋氏一听这话,眸光瞬间亮了起来。
满眼期待地看着中宗。
中宗丝毫没有接话的意思。
太妃眸光闪了闪,不再追讨,隋氏眼里的光渐渐熄灭。
冯远将私章递到龙案上。
中宗一见这枚私章,眼眶倏然发红。
他双手微颤地拿起印章,沾了印泥,按在宣纸上。
“长公主印”四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眼前。
中宗的眼眶更红了。
太妃、崔首辅、隋氏见了,心中立刻有了底。
太妃问中宗,“陛下,这枚私章可是真的?”
中宗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
“这枚印章,是先帝亲手刻的。”
他亲眼看着父皇一刀一刀记下印章,又派人送去北僵。
送去北疆后,他便再也没有见过这枚印章。
没想到,时隔多年,还能有缘得见。
太妃几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大势已定的狂喜与笃定。
“天哪!老天保佑,长公主终于回朝了。”
太妃激动到哽咽。
群情激动。
连皇上也认可了这枚私章,可见隋氏是长公主的事,已然是板上钉钉了。
他们欢呼雀跃。
“原来长公主一直都在,先帝苦寻多年,终于能告慰他了。”
“长公主受苦多年,终于能认祖归宗了,当真是大喜事一件啊。”
“对,必须尽快举办回朝仪式,诏告天下,大乾最尊贵的长公主,回来了!!!”
人人激动到起飞。
纷纷跪下磕头,嘴里高呼:“拜见长公主金安。”
这回,隋氏不再怯懦,她笑吟吟地叫了起。
转身看向宋谨央。
“夫人,我的私章得了陛下的认可。现在轮到你出示证明了。”
此话一出,全场毕静。
中宗的脸色瞬间黑了。
不管宋谨央是不是长公主,她受中宗敬重是有目共睹的事。
长公主回朝值得庆祝,但只要无人提及当时的约定,宋谨央就能蒙混过关,什么诛九族,只要没人提,就当没这件事。
可偏偏,隋氏不愿放过宋谨央。
不仅是隋氏,太妃、崔首辅、汪氏等一众亲首辅的官员,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宋谨央,显然都不乐意放她过门。
宋谨央还没有开口,朝臣们便吵了起来。
“差不多得了!长公主既然已认定,那镇国夫人是不是长公主,便不打紧了,何必再逼着她自证呢?”
“话不是这么说!当初崔首辅可是说了,真的直接认祖归宗,假的诛灭九族。金口玉言,岂能随意更改?”
“得饶人处且饶人!崔首辅向来心胸宽大,势必不会斤斤计较。”
崔首辅无视耳边的议论声。
他抱拳一礼,面色沉重地开口。
“陛下,并非臣不依不饶。只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今日,镇国夫人能无视约定不履行,他日旁人有样学样,大乾岂非乱了套?
为了大乾的朝纲,臣恳请镇国夫人继续出示证明。”
崔首辅振振有词,摆明了不愿放过宋谨央。
宋谨央眸光闪动,不置一词。
可她的沉默不语,看在太妃、崔首辅、隋氏的眼里,便是心虚。
更不可能放过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