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依你之策,你选址建城。”
董裕当机立断,下令一切凭王朗的建议来。
“大将军胸襟宽广,广纳谏言,真乃明主也,若能辅佐明主建立不世功业,老夫也能名垂青史,当真美哉啊!”
王朗心中无比感动啊,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还能被采纳。
换做寻常人,自己一个投降的人,估计得坐一辈子冷板凳。
转眼已经即将入秋。
距离董裕出征中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之久。
不过中原的问题想要尽快稳固,还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够解决。
此前中原的战乱比之北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中原的诸侯混杂,大小诸侯比比皆是。
诸侯多了,战争也就多了,人口流失、土地荒废、山贼作乱、官员大面积缺失等问题自然也就多了。
像徐州还算好一些。
几经易主,这几个主人都还算靠谱。
无论是陶谦、刘备还是曹操...
曹操就算了。
陶谦和刘备对徐州的破坏并不大,甚至微乎其微。
唯独曹操屠了几座城池。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官员系统没有被打残。
相比之下,豫州就要混乱太多了。
袁术时期的豫州就已经易子而食民不聊生。
到了袁术灭亡后,豫州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
因为曹操的实力不足以完全掌控豫州,也没有时间去妥善处理豫州的问题。
曹操得到豫州后,不仅没有去处理一系列烂摊子,还抽了不少血,从各地郡县强行征调粮草。
可以这么说,中原已经残了。
“主公,这是各地郡县送过来的户籍、府库存余等情况。”
“情况果然如我们猜想的那般不是很乐观。”
“尤其是淮水一带,去年沔水泛滥,导致下游的淮水爆发洪灾。”
“百姓是颗粒无收,还要面临瘟疫等情况。”
“单单是豫州两郡四国九十七县,竟然仅有一百余万在籍百姓。”
“甚至还在不断地减少,每天都有人饿死、病死。”
荀攸脸色阴沉,语气悲痛的说道。
豫州是他的故乡。
故土之情让他对豫州的遭遇格外的痛心。
曾几何时,天下第二大郡的汝南郡,一郡之人口都已经达到了二百余万。
短短几十年间,豫州这个中原大州,富庶的鱼米之乡竟然落到了这般田地。
“这不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吗?”
“我已让张辽、李通、庞德等人率军征讨各地山贼。”
“另外,文若那边筹备的粮草也在源源不断地通过漕运运输而来。”
“相信明年豫州能够有所好转。”
董裕拍了拍荀攸的肩膀,安慰道。
虽然此番看到的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可他董裕终究不是只会看奏疏的人,偶尔出去走上一圈,便能够看到已经没什么人样的百姓。
都说古代好,可若是一不小心穿越到寻常百姓家,怕是活着都是一种幸运。
“主公,我们不能停下脚步。”
“天下纷乱,受苦的是寻常百姓,必须尽快平定天下,如此才能盛世尽快降临。”
郭嘉在一旁拱了拱手,难得认真起来。
“我当然知道。”
“不过此番征战,耗费钱粮无数。”
“怕是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等再次兴兵之时,便是天下一统之日。”
闻言,董裕神色郑重的说道。
“吾等必全力相助,以助主公平定天下。”
众人立刻肃然的拱手而立。
此前他们久居北方。
北方因为过早的收复,经济繁荣,人口稠密,看不出太多问题来。
(/3/3115/31712971.ht。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