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祁平,祁安,祁康,你们兄弟三个怎么都来了?今天没去上班啊?”
赵玉凤把随身的小包塞到儿子手里,忙不迭的问祁平他们。
“今天家里除了庭桉和苏南哥去学校上课,其他人都没上班,就在家里等着您呢。”
祁平兄弟三个帮着接一下邵毅和孙辉手里的东西。
“邵叔叔,邵阿姨……”
给两位长辈打完招呼,孟祁平看着一旁的警卫员犯了难。
“这是王辉,今年刚满二十岁。”
邵毅适时的开口给三个人介绍。
孟祁平他们和王辉打声招呼,一行人回到车旁边,把东西放在车上。
“邵叔叔,赵阿姨,您二位是先回去还是……”
“我们在这等爸妈他们。”
邵毅在来的路上就和媳妇商量好了,没得让孟家人接两回,反正两辆火车到站的时间差的不是很大,他们在火车站碰头,人齐了一起去杏林。
“那好,你们要是累了,可以先在车上坐一会。”
邵旭自从见到父亲,就有些沉默,主要的沟通交流都是祁平他们来的。
坐了几天的火车,邵毅倒是不累,干脆和他们站在一起等。
“祁平,邵旭这小子在这有给你们添麻烦吗?”
闻言,邵旭在父亲看不到的地方悄悄撇嘴,就知道他得问这个。
“怎么会?”
孟祁平余光扫过邵旭,正好看到他撇嘴的动作。
“邵旭很好,平时没事就在家里帮忙,家里很多事都是他做的,有时候也会去学校帮忙上课。”
“没给你们添麻烦就好。”
儿子吃住都在人家家里,虽然名义上交了伙食费,可之前他听媳妇提过,孟家的伙食,那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的来的,可想而知,还是自家占了便宜。
邵毅军旅出身,平时面对手下的兵都是不苟言笑的,在和祁平他们说话的时候,难免带出来些。
他还担心祁平兄弟三个会不会觉得自己太凶,结果聊了一会,发现人家适应良好,一点也不畏缩。
那沉稳大方的模样,让邵毅刮目相看。
“宁宁现在怎么样?”
聊了半天,邵毅终于说到宁宁身上。
“之前你们阿姨从这里回去,给我说宁宁现在好多了,可我除了照片,一直没见到人,这孩子现在还好吗?身体好不好?”
“都好,”
见邵叔叔这么关心妹妹,孟祁平他们眉眼更柔和了。
“这段时间有事没事和小玉一起看书呢,宁宁耐得住性子,不太喜欢出门,平时多是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练字。”
邵毅静静地听着,他离得远,有太长时间没见过那个孩子,可对在宁宁身上发生的事情,邵毅心知肚明。
“宁宁小时候,可淘气了,看着一点也不像是能静的下来的。”
孟祁平他们闻言,就知道这个小时候应该是宁宁五岁之前的时候。
“那时候她小,庭桉苏南他们惯着她,走哪都把她带着,三四岁,话都说不清楚呢,就敢叽里咕噜的跟在他们后面到处疯。”
邵毅之前还觉得时间过去那么久,孩子们小时候的事他可能都忘了,可如今说起来,才发觉还历历在目。
邵旭眼眸微深,看向父亲的眼神有些复杂。
“到底是女大十八变,宁宁也变得文秀起来。”
这句话一出,赵玉凤眼圈微微泛红。
“爸,宁宁现在过得很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以前的事,你尽量别在她面前提。”
孟祁平他们不好开口,邵旭难得主动开口提醒爸妈。
“我知道。”
邵毅长出一口气。
提起以前,难免想到鹤眠他们,哪怕夫妻俩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可不管过去多久,对宁宁来说,每想起一次,就是又把旧伤撕开一次。
“祁平啊,等有时间,趁着宁宁不注意,你们带我去看看鹤眠吧。”
宁宁和邵旭他们一起长大,邵旭都担心宁宁伤心,那鹤眠和邵毅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兄弟夫妻早逝,对邵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孟祁平他们想起小叔小婶,心情也有些低落。
“好,邵叔叔,过两天我带您去孟家宗祠,叔叔婶婶的牌位就在祠堂里。”
邵毅点了点头,这个话题就这么过去了。
聊天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快些,等火车的汽笛声再次响起,邵家老爷子他们也到了。
“爷爷,奶奶,大哥,小悦,王华哥。”
看到邵爷爷他们出来,邵旭一马当先的迎上去。
邵毅步伐也没比儿子慢多少,走到父亲身边,四十多岁的男人眼圈难得的红了。
“爸,妈。”
邵振宁拍了拍儿子的胳膊,一切尽在不言中。
“你们是祁平,祁安,祁康吧?”
邵振宁看着三个有些眼生的小伙子,笑眯眯的问道。
“邵爷爷,邵奶奶,你们好。”
兄弟三个自报姓名,果然和邵振宁猜测的不错。
“好好好,长得真好,之前在京市,见过小玉和小欣,这下,总算把孟家的小子们给见着了。”
火车站门口人多,孟祁平他们送两位老人坐上汽车,为了方便指路,邵旭和他们一起坐车回家,孟家兄弟三个骑着自行车快速往家赶。
京墨和小玉就站在家门口,一边聊天一边等人,汽车刚一开进杏林,他们就看到了。
“小玉,去和家里人说一声,邵爷爷他们到了。”
“好。”
小玉转身就往家里跑。
京墨整理一下衣服,候在门口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