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红薯本就好种,只要活了,那后续就好管了。

“继续记录下来,日后有大用。”

役使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册子记了上去。

这册子是沈遇安给他们配的。

沈遇安从红薯地起身,问一旁的役使:“不远处那些官田收拾得怎么样了?玉米种子泡得差不多了。”

“已经让人按照大人的嘱托收拾好了。”

沈遇安闻言点了点头,而后有些苦恼道:“这次还带了些蔬菜和水果,官田倒是不好栽种。”

官田只能用来种粮食,按道理官田只能种现有的粮食,这些红薯和玉米都是新物种,若不是岭南地处偏僻,他种的又不多,不然还真不好弄。

“大人不若放出风声,那些地主和员外可是有不少地和庄园。”

“也可。”

沈遇安回了府衙,就让人放出风声,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人到府衙询问了。

但这些蔬菜和水果没人见过吃过,也不知如何栽种。

沈遇安便把这些东西怎么种植写了下来,让下面的人去对接。

他则是忙种玉米的事。

“沈大人留步。”

沈遇安听到喊声,转身就见陆大人和任大人着急地走上前。

“两位大人有事找本官?”

“大人是不是忘了什么?”

沈遇安眨了下眼,每日的公务他都处理完了啊?

见他确实没想起来,两人长长叹了一声。

“大人可是忘记库房里面的珍宝了?”

“哦,是,差点给忘了,劳两位大人提醒了。”

两人拿出登记好的册子给他,沈遇安翻了下,手顿住了。

“换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

“那些国家虽然不大,但确实有些好东西。”

本对库房不关心的沈遇安转身去了库房,两位大人跟在他身后。

看着珠光宝气的库房,沈遇安眼睛亮了亮。

“全换成银子,修路修堤坝。”

岭南雨水多,许多州府又离海不远,一下雨就容易淹了村庄。

“大人,要留几件上贡才行。”

这次出海,沈大人薅了朝廷不少银钱呢。

当时造船可是花了不少银钱,出海交易的物件,还有出海人员的嚼用,处处都是钱。

岭南又穷,府衙账上可没什么银钱,而且出海之事,朝臣多数反对。

要不是沈大人和户部尚书交好,薅了一点国库,还有陛下的私库,去年别说出海,有没有船还不一定呢。

“呵呵,是该给陛下留几件哈。”沈遇安挑了些顶看唬人的摆件留了下来。

挑了几件,沈遇安满意地叉腰,“嗯,就这几件吧。”

任大人看着沈遇安挑出来的毯子和摆件,又看了底下的珠宝。

“大人,要不再挑几件,这几件,”任大人欲言又止地看着沈遇安。

想了下,沈遇安还是从中挑了几件值钱的。

“就这些,稍后让人送到京城。”

沈遇安安排完,转身回到自己的书房,把此次收获写了下来。

现如今出海最明显的收获,反而是这些金银珠宝等东西,还是要让陛下见到点东西才行。

进贡的宝物很快便离开岭南。

沈遇安则是在忙活地里的事,府衙的事都交给下面的大人管理。

岭南的百姓看着那如谪仙般的知府大人,每日一早骑着高马过来,最后裤脚都是泥巴离开。

“大人,这是咱们村里自家种的菜,您拿些回去。”

“老乡,快拿回去,家母在院子中种了不少菜,一直都没吃完,拿了菜回去浪费。”

听到沈遇安的话,百姓们有些诧异,但经过这几个月,百姓们知道他们知府大人不止长得隽秀,脾气更是一等一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