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逃脱

    “狂妄!”

    “起阵!杀出去!”长孙别离冷冷道。

    随后血月高悬,一众士卒顿时变得刀枪不入,碎罡箭能碎罡气,此时面对对方坚实的血气也有些束手无策。

    一道道血色身影,如同一个个血色陨石,在不良司中肆意冲杀。只仰仗身体血气冲杀,丝毫不用那种能让这些烈血军士登临宗师的手段。

    李昭见状,神色一凝。

    对方不用那种手段,碎罡箭便废去大半。

    果然棘手啊...

    看着在不良司阵中无人能敌的千余军阵,李昭眼神沉了沉。

    抬手一挥,一众不良人瞬间收缩攻势,朝着李昭汇集。

    同时也放出一个缺口。

    不良人不是对方的对手,若是继续鏖战,恐怕损失惨重,还不如让其逃走,等李君羡回来,再带玄甲军会一会这帮家伙!

    长孙别离见状朝着李昭得意一笑,带着烈血营一众士卒扬长而去。

    李昭冷冷看着对方远去的身影默然不语。

    一万人竟然没能留下对方一千人。

    这烈血营当真棘手。

    不过好在救下了燕真真,此行不虚。

    燕真真将自己一众师弟师妹悉数找回后,禁不住抱着他们嚎啕大哭。

    昔日相亲相爱的师父师兄尽数身陨,偌大山门,如今只剩眼前的十余人。

    李昭看着泪如泉涌的燕真真不由得心底一酸。

    一股发自血脉的怜惜油然而生。

    李昭上前柔声道“先去带着你的师弟师妹们去洛京住下吧,剑宗有你在,有这些师弟师妹在,就不算亡”

    燕真真哭声缓缓变小,随后抽噎着抹去眼泪,点点头“我明白,我知道,多谢...”

    李昭轻声道“你我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燕真真颔首不语,只是紧紧抱着身前一众师弟师妹。

    ...

    洛京,武曌看着天下各处衙门送来的情报,美目不由得变了变。

    情报所言,大乾所有宗门同一时间遭受不明势力攻杀,此时大乾所有的江湖门派,几乎全军覆没。

    各处大派都被那不明势力占据。

    武曌此时身在内阁,正在与十三位阁老议事。

    正坐在上首之位一侧。

    正中,是李昭的位子,而她则是被十三位阁老一起请来内阁,商议国事。

    因为此时陛下不在京城,天下又发生如此大事,于廷和刘晟二人都不敢擅自决断,加上武曌此前受陛下旨意主办武举,还做的有声有色,加上陛下对这位贤妃屡安重任,想来陛下也对这位贤妃极为看重,再加上民间对这位开武举,为天下人开晋升之路的贤妃极有好感。

    于廷还暗中问过成兴的口风,那个陛下近臣直言,内臣不妄语国事,全凭内阁决断。

    内阁上下简单商议之后,便让其代陛下入内阁议事。

    此时武曌已然有了独领大乾大权的气势。

    但眼下如此棘手之事,也有些抓瞎。

    解救这么多武林宗门就是大乾全力以赴也是极难。

    可要是不帮,势必让朝廷在民间武人的心中形象更加挫败。

    况且想要帮他们,势必要出动大军...内阁请自己议事还好,自己如果真敢越俎代庖,动那人的军队...

    武曌心底微微一颤,他是真敢杀人...绝不留情。

    大乾谁不知道,军队,是那人的禁脔...

    两位皇叔想染指直接被其丢到南夷,被其送到东瀛。

    三十六路节度使想染指,直接被那人抽骨吸髓,让其在大乾寸步难行。

    自己若不知死活的擅动他的大军...他真敢伺机弄死自己。

    想到此,武曌看向一旁空挡的椅子不由得有些愤愤...

    大乾发生如此大事,他竟然不在京城...

    竟然为了一个江湖人去了河东道?后来更是直接失踪!

    武曌觉得,这人已经与昏君无疑!

    但此事又不能不管。

    身边侍立的女子忽然小心扯了扯武曌的衣角。

    回身看去,那女子指了指武曌的腰间。

    武曌看向腰间,那里一个明晃晃的令牌悬挂在腰。

    是锦衣卫衙门的令牌。

    瞬间武曌神色大喜。

    军队不能碰,但是锦衣卫可以!

    而且锦衣卫前身还是精锐禁军!让他们出去平乱有何不可?

    武曌果断对一众阁老提出这个想法。

    于廷蹙了蹙眉,没有说话。贤妃这个计策很合适,也很有道理。

    锦衣卫平乱兴许足够,但于廷觉得锦衣卫不能动。

    动了,可能会坏陛下大事。

    还不待于廷反应,刘晟便拍板道“老夫同意”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举手。

    不动陛下大军,还要表现对江湖人的关照,锦衣卫出动再好不过。

    而且...京城没了锦衣卫,自己等人的门人也能轻松很多。

    虽然于廷没有表态但是此时内阁已然十二票,此令已然算是通过。

    将手书送出内阁后,刘晟叹道“贤妃不愧是陛下看重之人,眼下天下宗门危局,也只有不良司和锦衣卫能动了”

    “不良司去往他处,如今只能依靠锦衣卫。贤妃倒是提了个好主意”

    武曌客气道“妾身不过一介女流,能帮陛下分忧变好,不过妾身觉得还需要内阁再次下令,传召天下高手助阵,虽然他们不一定响应,但是总归是要朝堂表个态的”

    众人闻言,齐齐点头。

    只有于廷一直没有说话。

    另一边,夏乾接到内阁下令之后,神色有些诡异。

    京城上下的锦衣卫,是架在百官脖颈的利刃,也是陛下用以通行政令的保证。

    一旦锦衣卫离开京城去平乱,再想重新在百官身边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插眼线可就难如登天了。

    但是陛下却暗中下旨,让锦衣卫听内阁政令...

    这...这对么?

    陛下就这么枉顾京城心血?任由他们把锦衣卫送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