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十四,周一,值伸天德,五行城头土。
冉青坐在教室里,默默的在草稿纸上写着开坛点香所需的物品。 课间休息的时间,教室内喧嚣且热闹。 活泼的男生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扎堆,像监狱里放风的犯人般围着狭窄的走廊站成一排。也有人在教室内走动,带着刚从厕所回来的一身烟味坐下。 三五成群的女生们讨论着深夜公交站台的鬼故事,讨论最新的歌曲专辑,交换歌词本。 青春的岁月压抑沉闷,却依旧有压不住的朝气活力在飞扬。 冉青坐在教室里,看着身边熟悉的同学,一时间,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不久后,上课铃声响起,班主任靳老师一脸沉重的走进教室、敲了敲讲台。 “通知个事。” 靳老师说道:“从今晚开始,晚自习暂时取消,具体恢复时间待定。” 欢呼声,顿时在教室里炸开。 纵然是刻苦学习的优等生们,放假时也会开心大叫。 很快学生们得知,原来是矿一中被举报假期收费补课,吃了教育局的处分。 于是全市的中学都变得风声鹤唳起来,三中这边立刻做出了假期晚自习取消的决定。 对此,冉青尤为高兴。 夜晚,是走阴人活动的时间。 虽然按《巫鬼神术》上的记载,开坛点香、正式继承走阴人的香火后,每天就只需要睡两三个小时了。 但如果夜晚的时间更自由,对冉青依旧是一件好事。 他放学后回到了老陈家的出租屋,将出租屋里的东西搬到了六婶家里。 东西不多,除了几件衣服、半箱土豆、一些锅碗瓢盆外,就只有厚实沉重的教辅书了。 回到家时,小棉花趴在水泥房的院坝门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冉青习惯的摸了摸她的脑袋,走进屋子开始煮饭。 六婶有一个电饭煲,一袋新米,极大的便利了冉青。 之前自己蒸包谷饭吃,虽然便宜,但过程繁琐。 如今搬到了六婶家里,不用出去租房了、每月能省一大笔钱,冉青决定把主食从便宜的包谷饭换成大米。 电饭锅煮大米,能节约很多的时间,让他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简单的炒了三个菜,冉青关上门,叫上小棉花一起吃。 时而清醒时而浑噩的小棉花,有时候喜欢趴在地上吃,但今天,她像是正常人一样坐在炉火旁吃。那异于人类的狗爪子,她竟能灵活的夹筷子。 “冉青,你炒的菜真好吃!”小棉花开心的吃着热菜,说道:“比婶婶炒的菜好吃太多了!婶婶每次炒的菜,里面全是油和盐,我泡着酸汤都吃不下去。” 小棉花诉着苦,终于敢说出心里话了。 冉青有些哭笑不得,本能的想要给六婶挽回一点颜面。可回忆了一下六婶炒的那些菜…… 冉青沉默数秒后,说道:“吃饭吃饭。” 他此时唯一能做的挽尊,就是让小棉花别说了。 “对了冉青,你什么时候开坛点香啊?”小棉花安静了一会后,又好奇起来:“你不急了吗?” 昨天忙着为六婶处理后事,今天的冉青,也没有去准备开坛点香所需的事物。 小棉花对此很困惑。 冉青解释道:“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开坛的,要等六婶头七过了才行。” 头七结束,六婶才算是真正的离世。 冉青严谨的按照《巫鬼神术》上的步骤行事。 而今天开始,冉青就这样搬进了六婶家,他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除了一日三餐多了一个小棉花一起外,其他并无变化。 每天上课,放学,吃饭,睡觉,再去上课,单调如常。 《巫鬼神术》他天天都看,每次都看到深夜才入睡。 厚厚的一本书内容庞大,写满了走阴人的那些神秘本事。虽然很多东西拆解下来,其原理似乎也没那么玄乎。 但冉青依旧看得津津有味,并努力的背诵着上面的内容,完全将这本书当做一个新学科去学习。 开学后的第四天,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冉青不出意外的成为第二名,挤掉了李红叶空出的名次,拿到了第二名的奖学金。 1500块钱,一笔巨款。 月照最顶尖的三所高中,每年为了抢夺最优秀的生源杀红了眼,各种奖学金、免学费等政策频出,极大的利好了冉青这个穷学生。 只可惜他不是最顶尖的,只得到了奖学金和免学杂费的优待。 他们班的那个年级第一,断崖领先同级的所有人。当初三中为了把这个学生从矿一中挖出来,直接给了三万多的现金,后面还免了所有学杂费,上着学就能赚钱,简直令冉青羡慕。 不过有了1500的奖学金,再加上以后不用租房,冉青的生活压力也锐减了许多。 至少他今年放假,不用去街上推三轮车卖蜂窝煤了,能抽出更多时候学习。 住在六婶家的房子里,冉青非常清净,不会有人半夜嚎歌影响他。至于一个人住的孤独,冉青并无感觉。孤零零生活在这座山区小城里的六婶,似乎也没有任何亲人。
她的离世,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附近的几个邻居,对六婶的消失也不意外。 大家见到孤零零的冉青一人时,都只是好奇的询问。 “你婶婶已经去外地了吗?” “她多久回来啊?” “上次她说要去很久……” 离开前,六婶早已为冉青安排好一切,连消失的借口都为冉青准备好了。 周三的时候,居委会的一个工作人员来到门口,把一个新的房契交给了少年。 “……你就是冉青吧?这是六婶托我去办的更名,已经弄好了。” 这个工作人员对六婶非常敬重,似乎受过六婶的帮助。 房契上的房屋主人,已经变更为了冉青的名字。 早已预料到自己要去世的六婶,在冉青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已经妥善安排好了一切。 再加上箱子里的那沓蓝色百元大钞…… 冉青数了一下,一共六十三张。 6300元……这才是真正的巨款,冉青小心的锁在箱子里,打算抽空去银行存起来,不敢随意动用。 在六婶的那张存折上,这6300元是最后支取的一笔大额存款。 再往前,是两年前支取的九十七万。 曾经的六婶,竟然是一个百万富豪…… 这令冉青感到震惊。 当看到存折上那串数字的时候,他惊讶的瞪大双眼,险些怀疑自己看错了。 在一碗粉两块钱不到的九十年代,九十七万,足够在月照城里买一栋李红叶家住的那种楼了。 六婶却一次取出来、全部用完……难道六婶的女儿,两年前是病逝的? 若真是病逝,那必然是很严重的疾病,花了这么多钱都没能医好。 才掏空了六婶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