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试点!

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给送枕头。

此时廖永明的心情,都不能简单的只用美妙来形容了。

终于能建自由市场啦!

而且看目前这意思,等他这个自由市场开起来,似乎好像就是全国的第一家!

那他这家自由市场,岂不就真成了全国的标杆?!

那他廖永明,会不会有一天甚至都能名留青史?

嘿嘿嘿,这事儿想想就带劲!

廖永明一刻都不愿耽搁,直接就跑去跟负责培训的领导请假。

然后简单跟二嫂说了下情况,就立马跟着林兴海走了。

两人直接来到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在市区的办公楼。

一进办公室,廖永明一眼就看见了徐锦晟。

刚要打招呼,廖永明就发现办公室里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老熟人拆迁办领导孙主任,而另一个人,廖永明竟也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好像是见过。

在哪里见过呢?

诶!

想起来了,这不是徐锦晟第一次来旅店时,站在徐锦晟身边的那个人嘛!

这人虽没跟他说过话,但当时好像还笑着跟他点头示意来着。

“廖永明同志你来了。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A市的一号,章市\/长。

这次你建自由市场这个项目能获批,除了省里通过了之外,你还得多亏了章市\/长对你的大力支持啊。

这位孙主任,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那咱们现在抓紧一下时间,我先跟你说一下省里还有A市,对你开自由市场这件事的一些想法。

然后你看一下A市的规划图,挑一个合适建造自由市场的位置。

最后咱们再确定一下其他的细节问题,你们看如何?”

这种事儿,又是在这样的地方,廖永明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连廖永明都没任何意见了,破例来参加会议的拆迁办领导孙主任以及林兴海,他俩就更不可能有意见了。

从去年12月初,廖永明被李国强带到省城,有机会跟徐锦晟说出要建自由市场这事儿开始。

结果这马上就到2月底了,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复。

这事儿对廖永明来说,等的是真挺不容易的。

可对徐锦晟,以及省里各位领导来说,批准这件事儿也同样不容易。

没错儿,国家的确是要发展市场经济,是希望国家、人民都能够富裕起来。

可这条道路具体要如何走,这还得一步步摸索才行。

所以个人能不能买地皮,私自建一座可以供全市人民买卖各种商品的自由市场。

这事儿不但之前无迹可寻,官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资料和案例可以进行参考。

更无法预知,这事儿会对人民、对社会,甚至是对整个国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就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徐锦晟根本就不可能提前给廖永明任何承诺。

但也就是因为这事儿是廖永明提出的,这事儿也才有了机会,能被省\/领导\/班子进行讨论。

倒不是因为廖永明对徐家有恩,而是因为廖永明直接或间接为省里的各个国营工厂的发展,甚至是在广交会上,间接的为国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省里才专门召开了两次会议,特意讨论廖永明提出的建自由市场,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影响等各项问题,并商议其可行性。

好在廖永明给徐锦晟的那份,有关建自由市场的想法报告,写的不但认真,考虑的各项问题还很详尽。

甚至,里面还包含了些许,连省里的领导们都没考虑到的问题。

这也让省里的领导们,对廖永明这个人有了进一步的认可。

所以,省里才仅仅开了两次会议,竟然就直接通过了徐锦晟的申请。

决定让廖永明在A市建造自由市场,以作为试点,考察这种经济模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但除了自由市场这种前所未有的经营模式外,省里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地皮问题要如何处理。

卖是不可能卖的。

土地,绝不可能归个人所有。

最多也就是只能租赁。

但租赁,应该租多少年,才不会影响当地的发展?

又不会让租赁地皮的人觉得吃亏?

费用又应该如何计算?

租金是一年一收,还是一次性收取,亦或是分时间段按比例来收取?

总之,省里为了这件事儿,也的确头疼万分。

最终,省里决定,一来不能租赁太过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以免影响A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只能选择稍微远离市区,但又不算太远离的位置。

第二,综合性考虑后,决定租赁地皮最多只能30年。

这样,既能保证廖永明在这30年内,大概率会收回成本,甚至能赚上几倍的收益。

又不会对A市的整体建设,产生太大的影响。

即使万一真有什么不同的规划,也能及时进行更正。

第三,至于租赁的价格,由于是荒地,但毕竟还算是市里,所以价格不能太贵也不能太便宜。

最终,定下3000块钱一亩地,30年的使用权限。

这个钱,最好能一次性付清。

如果不能一次性付清,那至少也要一次性付50%

至于剩下的50%,必须在三年内付清。

……

徐锦晟对廖永明好好讲了一通,上面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要求。

却见廖永明眉头微皱,看起来似乎是对他刚刚讲的那些,有些许的不满意。

“廖永明同志,哪里有问题你可以说,咱们可以看看能不能商量。”

“嗯……

土地租赁不应该是70年吗?

为何只能租给我30年?”

“70年?

为何是70年?

你听谁说的?”

整个办公室里,所有人都用奇怪的目光看向廖永明,不明白他为何会说出70年这个数字?

国家从不买卖、租赁土地,这回能给他30年的租赁权限,就已经是破天荒头一回了,又怎么可能是70年。

可廖永明还纳闷呢,上辈子儿子儿媳在城里想买房,不就是说房本上会写着70年吗?

难道他记错了?

“30年的话,那30年之后呢?

如果到时候我还想继续在这片地儿经营,那怎么办?

是可以继续租赁,还是得必须走人?

还有,这30年之内,这片地的使用是不是我就能说了算?

不会没过几年,因为市里的新的规划,万一有可能与我租赁的地方冲突,就把地收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