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莫及 作品

第9章 学认字

“这个是金字,这个是穴,啧啧啧,不是我说,方哥你这字写的也太丑了吧,在私塾的话手心怕是要被先生打烂!这个是神,这个是……”

小六子指着地上的字一一念了出来,并不时埋怨几声。

最后似乎实在看不下去地上狗爬一般的字,索性拿起一边的树枝,在旁边重新写了一遍。

方运看着地上两个人的字,的确有很大的差别,脸上感到火辣辣的一阵热。

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过来,自己只要认得这些字就行,写得怎么样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十一个字都在古籍里反复出现过,方运特意把它们挑选出来,记在了心里。

能用树枝一个不错地画出来,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小六子自从到了清溪镇,几乎每天都饿肚子。

他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根本屁用没有。

现在竟可以用来挣钱,小六子在兴奋的同时也有些感慨:

这算是学以致用,继承老陆家的祖业了吧。

他一边指导着方运在地上写,一边讲解每个字代表的意思,可谓十分用心。

方运更是全神贯注地听着,恨不得把这些字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足足用了一炷香的功夫,他才把这十一个字熟记在心里。

两个人坐在城隍庙门口,晒着太阳闲聊起来。

“对了,你在哪里学的认字……”

方运不禁有些好奇,小六子经常能讲出一口文绉绉的话语,看上去很有学问的样子。

小六子撇撇嘴,倚在门框上讲起了自己的来历。

他本名陆子昂,和方运一样都是十二岁,原本住在清溪镇西面二十里处的绿草村里,家里世代都是村里的私塾先生,生活算不上富足,倒也说得过去。

早在几年前,小六子的爹娘相继得病去世,靠着年迈的爷爷在村子里教书,爷孙俩还能勉强活下去。

只可惜连着两年大旱,村民们收不上粮食,私塾里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活每况日下。

终于在半年前,小六子的爷爷身体虚弱,活活饿死了在家中。

就这样,小六子成了孤儿,起先在村子里要了半个月的饭,勉强活了下来。

他毕竟读过书,脑子活泛些,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狠心把村里的房屋低价卖了出去,跑到了镇上饱一顿饥一顿地混着,总算没被饿死。

方运以前听人提到过绿草村,那是一个大村子,听说住了四五百户人家,里面还住着一个举人老爷嘞!

小六子这人实在有些没心没肺,说完只是伤心了片刻,马上又嘻嘻哈哈地,向方运讲起镇上发生的趣事来。

方运听完小六子的讲述,不禁颇有些感慨。

两人的遭遇差不多,都是在这个年纪失去了亲人,一无所有。

又闲聊了片刻后,小六子手上拎着一个米袋,喜滋滋地离开了城隍庙。

方运觉得不能让“小六子先生”挨饿,于是在米袋里装了十来斤先前收割的荞麦籽让他带回去吃。

小东村并没有私塾先生,村民几乎都不识字,所以陈老爷那样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很受村民敬重,

方运同样也是如此,得知小六子从小就读书后,不由得对他高看了几分。

他从怀里掏出圆筒,将稻谷放入石臼中。

接着用棒槌反复砸打稻谷,使谷壳破碎。

最后把米糠吹走,就得到了白花花的大米。

方运把铁锅随便洗了一下,就把大米放入其中,加了些水开始生火煮饭。

趁着这段时间,他用木棍在地上写起刚才学的十一个字来。

锅里的米饭渐渐冒出香气,让他垂涎欲滴,也就没了写字的心思。

米饭煮熟后,方运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

他顾不上烫,挑起一筷子大米饭就往嘴里送去。

这些稻谷已经在圆筒中放了一夜,比他在陈老爷家里吃的大米饭香、软、更有嚼头!

小半锅米饭很快就被他吃完,肚子被撑得圆溜溜的。

吃饱了饭,全身暖洋洋的往稻草堆上一躺,什么事都不想做。

方运把古籍从怀里摸出,有滋有味地翻看起来。

封面上有五个大字,如今他已经认识了第一个字。

这个字世上每个人都很喜欢,就是“金”。

这也难怪,金条,金元宝,金镏子……

任何东西只要沾上了金字,马上就会变得顶好顶好!

方运也不例外,马上觉得手里这本秘籍不简单,分量似乎变重一些。

翻开有些泛黄的古籍,左面一页上画着一个盘膝坐地的人,身上有很多黑点,旁边写着几个几个的小字,右面写了三四十个大一些的字。

方运早就看过很多遍,这本书里面一共画了十个人,每个人的身上的黑点或多或少,都不一样。

方运猜想这应该是练功的姿势,以前也

曾学着盘膝坐地,可是完全没有效果,反而把自己弄得腰酸背疼,浑身难受。

等到把书上的字全部学完,他就可以正确地修炼秘籍,成为一个武功高手。

………………

十天后,第二批种下的稻谷也被收割,这次仍是整整三麻袋。

方运闲来无事时,用柴刀砍了几棵小树,把城隍庙里破烂不堪的窗户全都堵了起来。

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根十分轻巧的桑木扁担,用来挑着稻谷去镇上贩卖。

镇子上还是那么热闹,人来人往,卖吃的,卖穿的,卖人的……

这次的三麻袋稻谷一共卖了五千二百文,粮食的价格又涨了一些。

方运在书坊里买了几本开蒙的书籍和一整套纸墨笔砚,秘籍上的字并不多,很快就会被学完。

他也终于知道了这本秘籍的名字——金身霸体诀。

他还想认更多的字,因为小六子说过,多读一些书能够明事理、辨是非。

方运又花了六百八十文钱,在肉铺里买了二十斤肥瘦相间的猪肉,用二十个荷叶包好,偷偷放进了圆筒中。

此外,他还在油盐铺子买了一些调料,用在烹制那些猪肉上。

他没有忘记小六子,替他买了一套棉衣棉裤和几只烧鸡。

在离开清溪镇时,看到集市上有人在卖萝卜和生韭,就买了一些,准备回去尝试着种植一下。

这次剩了两千多的铜钱,缠在腰上死沉死沉的,于是方运把这些铜钱放到了圆筒里,顿时感到轻松了很多。

“方哥……什么味道这么香……烧鸡?!”

小六子见到方运,马上满脸堆笑地快步走了过来。

突然他使劲嗅着鼻子,随即盯向了方运手中的纸包。

“包的这么严实都能闻出来,六子!你鼻子比大黄还灵!”

方运把手上的纸包递了过去,笑呵呵地说道。

小六子一脸惊喜地打开了纸包,里面叠放着五个油纸包。

“我今天去了趟镇上,特意带了五只你最爱吃的烧鸡回来。”

方运打开其中一个油纸包,露出一只香喷喷的大烧鸡来,诱人至极。

小六子吃了十天的荞麦,都快吃吐了,看到烧鸡顿时眼睛发绿。

他毫不客气地撕下一只鸡腿,放到嘴边吃了起来,随即把手里的烧鸡递给方运。

“你吃吧,这些都是你的。”

方运把烧鸡推了回去,一本正经地说道。

小六子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手里的烧鸡上,并没有在意方运的话。

等到小六子吃的直打饱嗝,还剩下小半只烧鸡。

没办法,谁让他早上吃了两大碗荞麦饭呢?

方运问了一下,确定小六子吃不下,这才拿起油纸包,慢条斯理地吃起里面的烧鸡来。

虽然他早上已经吃过一整只刚出炉的烧鸡,但现在还是吃的津津有味。

“方哥,你买这么多烧鸡干什么?”

小六子摸着肚子,突然想起刚才方运说的话,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我每天找你学十一个字,就是三十三文钱,

一只烧鸡算作九十九文钱,可以学三天,

这些烧鸡加上以前那只,一共算作十八天的学费,

你教了我十天,我还能再学八天。

等十天后我再给你买几只回来,继续抵学费。”

方运一边嚼着酥软的鸡骨头,一边扒着手指算账给对方听。

小六子听到方运的话,不禁目瞪口呆,顿时觉得烧鸡好像没那么香了。

挣的钱全都买了烧鸡,让小六子有些崩溃,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坑里。

“怎么了,小六子?你想换换口味也行,我下次帮你买别的……腊鸭怎么样?”

“呵呵!那个,方哥,下次直接给钱就行,我想吃什么自己在镇上买。”

“那好吧,我就是怕你太辛苦。哦,对了!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我看你穿的衣服太单薄,

还帮你买了一套棉衣裤,只要六百六十文,抵二十天学费就行!”

方运把一个布包放到了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小六子,脸上满是关怀的神色。

“谢谢……方哥,以后这种东西我自己买就行……这么贵的衣服我……”

“六子!别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你看,我又买了好几本书,你就安心在这里慢慢教我认字,以后哥给你找个大屁股的媳妇!”

方运嘿嘿一笑,把布包塞到了小六子手里,又把买来的千字文等书籍拿了出来。

小六子看到那几本书,心情马上好了起来,这些书里加起来有四五千个字,看来自己这几年吃饱饭是没问题的了。

不过他还是再三向方运声明,以后直接给工钱,并把称呼从“方哥”改成了“东家”。

现如今方运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每天都有香喷喷的大米

饭和两大块肉。

方运已经认全了金身霸体诀上的字,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把右面一页上口诀的内容背熟,并琢磨清楚。

做完这些准备,他开始修练金身霸体诀,照着左面图画盘膝坐下,双手叠放在小腹处。同时集中注意力,按照口诀里的提示,将身体里的气依次引导至特定的穴位和经脉。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第一步,感受身体里的气,他就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更要命的是,在引导气的流通时,只要稍一分神,微弱的气感就会消失,又要重新再来。

除了每个月去一趟镇上卖一次稻谷,买些需要的物品回来,

方运每天都城隍庙里修练金身霸体诀,当然还要和小六子学认字。

………………

时间过得飞快,寒冬悄然而至。

方运花了几天时间,又在周边开垦了两块田地。

如今他已经有接近三亩的地,上面种着稻谷和一些蔬菜。

那些稻种在用装在圆筒里面的水浇灌后,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可以开花结果。

金身霸体诀的修炼也有了一些进展,终于在昨天,方运按照第一篇的口诀,成功把气在那些穴位和筋脉中流转了一遍。

在口诀运行成功的一刹那,他感到身体似乎发生了一种说不上来的微妙变化。

身体里的气感明显加强了很多,能明显地觉察到一股热流在身体中流动,十分神奇。

金身霸体诀里提到,前三篇里的口诀是用来练皮,中间三篇口诀是用来练筋,然后的三篇口诀是用来炼骨。

最后一篇口诀则是把三者融会贯通,合而为一,形成金身霸体,至刚至柔,威力无穷。

方运坐在稻草上,翻看着手里的金身霸体诀。

只要再成功运行九十九次口诀,就达到了锻体百次,可以开始修练下一篇口诀。

前些天方运找了一些小石头围了一个简单的灶台,内壁用湿泥巴糊了一层。

现在做饭比以前快了很多,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吃上了白米饭。

方运大肉块上咬下一小块,搭着米饭和萝卜吃。

这样吃到最后还能剩下一小块肉,在嘴里慢慢地嚼,越嚼越香!

这几个月来,小六子除了每天教方运认字,就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

偶尔到镇子外的树林里挖挖野菜,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他身体明显地胖了一圈,脸色看上去也好了很多,兜里还装了几十枚铜钱。

小六子从不打听关于方运的事情,他只想多挣些钱。

别看现在吃喝不愁,等到字教完的那天,还得要身上有钱才能活的下去,这个道理他深有体会。

方运对这点也很满意,觉得小六子人很不错,换成他就未必能忍得住好奇心。

“东家,我来了!”

小六子在正午时准时来到了城隍庙,对于挣钱的事,他是十分认真的。

方运从庙里走了出来,从怀里掏出千字文继续学字。

别看小六子年纪不大,懂得可真不少。

往往指着千字文里的几个字,就能讲出一大段故事来,让方运听的津津有味。

他对小六子越来越佩服,觉得对方的水平去做一个私塾先生绰绰有余。

现在每天来这里教他,方运觉得三个铜板一个字的价钱,似乎也不算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