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阳才刚刚升起。
第89独立团驻地格外的忙碌,由于朱建国前面兑换的军备物资太多,后勤处的80辆卡车运输能力远远不够,导致林译又去多买了几百匹滇马,缅甸北部多数是山地,用来运输也很好。
第89独立团众人经过一顿忙碌后也是整顿好了。
“很好,出发!”朱建国看着精神饱满的一众士兵,也是自豪满满,穿越过来2个多月就打造了一个8000人的独立团,能不爽吗。
随着朱建国的一声令下,龙文章的第一营便率先出发,打起了头阵。
第89独立团的士兵整齐划一的穿过熟悉的禅达街道,此时的禅达街道早已看不到一个溃兵,要么早就被朱建国收编了,要么就是被其他部队收编了。
此时的街边早早就有一众禅达的百姓和士绅在等着,为首的是一个留着羊胡子的精瘦老人,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士绅也是很爱国的。
就比如他们为抗战捐款捐物,还有就是让自家子弟当兵入伍抗战,要知道华夏此时的空军队伍,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他们留过洋,会操控飞机,愿意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独立团在朱团长的带领下,真是越发精锐了,相信在未来一定可以打败小鬼子,华夏有望,华夏必胜啊!”等朱建国等人走的近些了,羊胡子老人对着朱建国热泪盈眶道。
“老人家客气了,为国征战是我等军人的职责,哪怕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国土就该由吾等军人捍卫,我等走后,禅达就拜托诸位了。”
“朱团长一路保重。”
“诸位,后会有期。”
……
第89独立团的先头部队早已跨过了怒江,看着眼前怒江河水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不愧是原剧中说的一道天险。
还有对面远处的南天门,山上还真有一棵大大的神树,山体极为陡峭,再加上怒江的凶险,这还真是易守难攻之地。
第89独立团的全部人员也很快通过大桥,渡过了怒江,向着缅甸进发。
要知道华夏远征军可是有十多万人,除了朱建国的第89独立团,剩下的也是华夏政府军的精锐,比如杜聿明的第五军,下辖三个师,第200师、22师和96师。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戴安澜率领的第200师,第200师拥有着近2万人,枪械配备也是华夏的最好的。
原时空中,第200师苦苦坚守同古多日,但是被英军背刺,第200败走野人山,最后戴师长还死在了缅甸,令人惋惜。
而朱建国要去的,也是远征军出征最为凶险的同古,不说是为了挽救华夏目前唯一的机械化精锐部队,也是为了打更多的小鬼子,因为缅甸没有哪个地方比同古有更多的小鬼子了。
缅甸属于热带雨林,天气多变,而且多山路,山路十八弯且多崎岖,部队的速度不得不慢下来,第89独立团由于重武器较多,运输不便,成了远征军部队行军速度最慢的部队,不过朱建国也经常和罗卓英司令汇报89独立团的进度。
而第89独立团去同古驻防的要求也很快被军政部通过,要知道同古目前就第200师驻防,多了第89独立团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华夏远征军入缅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备物资等问题,因为英军并没有像前面谈好并签约的那样履行,答应的坦克大炮并没有到位,就连枪支也少的可怜。
然后就是华夏远征军各部队的长官和当地英军在扯皮吵架,但是没用,因为英军不但不给而并且还歧视他们。
这一下,华夏远征军各部队的长官纷纷向上告状,上级也没办法,只能向军政部汇报,军政部和上峰一起协商后,向盟军司令部告起了状,盟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没办法,只能通知英军按照协议给华夏远征军分配军备物资,最后英军被烦的没办法,给了一定数量的步枪和轻机枪才了事。
另一边的虞啸卿和唐基等人,也在为自已在朱建国那里提前购买了先进的美式装备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