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没有大明,番邦过不上好日子
“上将军,咱们......”
李成桂将手中的佩剑一扔,咬着牙说道:“派人去给大明传信,本帅断无刀兵向天朝之意,实乃朝中有奸人作祟,还请大明见谅!”
李成桂戎马半生,确实没怎打过败仗。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但是李成桂为什么没打过败仗?!
还不是因为眼神好,看到形势不对就撤,打得过才动手打!
就对岸的这些明军,无论是从军纪上看,还是从军容上看,这压根就不是自己手底下这几块料,可以对付的。
随着李成桂的奏章送抵王京,王禑最终还是不得不对大明低了头。
高丽终究不过是一个小国,纵然是四国联手又能如何?
大明仅仅是瞪了自己一眼,高丽的百姓便已然到了,沸反盈天的地步。
王禑的谕令飞速的传往大明。
在高丽王谕令抵达大明的第二天。
高丽使节崔莹便面色铁青出现在了午门之外。
当崔莹走到午门时,登时便吸引了一大批的围观百姓。
所有的百姓都在死死的盯着崔莹,想要看下一步要做什么。
就在大明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
只见崔莹缓缓的脱下了自己的上衣,赤裸着上身跪倒在了午门之外,跪倒之后,便从身后的箱子里,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荆条,背在了自己的身上。
崔莹今日,就是来负荆请罪的!
就在崔莹将荆条背在自己身上之后,金水河的另一边,登时便爆发出了阵阵欢呼声!
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大明仅仅瞪了一眼高丽,你高丽就得乖乖的来大明请罪!
大国小民,与有荣焉!
听着远处百姓的欢呼声,看着脚下跪倒的崔莹,城墙上朱标的眉头却是锁的愈来愈紧。
大明胜了!
高丽人来负荆请罪了!
按理说朱标现在已经高兴。
但是无论如何,朱标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自己现在赢得有多轻松。
就意味着在那段历史里,大明的后人赢得有多么忍辱负重。
今日之崔莹,何尝不是明日之汉人!
朱标甚至不想看到高丽毫无还手之力,甚至希望看到崔莹,及崔莹身后的高丽,能够跟大明打的有来有回的。
自己赢得难一点,大明的后人,就会赢得简单一些。
但是事实终究还是证明了在这套体系面前,这些国小力弱的番邦,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李善长站在朱标的身后问道:“殿下,这......?”
朱标有些疲惫的摆摆手说道:“罢了,就由着他们去吧,一次将他们抽干,亦是不妙。”
韭菜不能连根都扒了,必须留下根,才能长出下一茬。
这个道理朱标还是懂得的。
只不过一旁的李善长眉头却没有丝毫舒展的意思。
“殿下,崔莹此人忍辱负重,高丽上下内外一心,若是不尽早加以处置,恐怕将来...“
朱标没有做声,只是默默的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份,辽东锦衣卫刚刚递送进京的奏疏。
李善长不由得一愣。
但是当李善长看清楚奏疏上的内容时。
李善长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殿下,高丽国内即将生变?”
朱标点了点头道:“一年之内,高丽必生大变!不足为虑矣!”
仅仅是锚定了粮食,竟然就把高丽给逼成了这幅模样!
饶是李善长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良久之后,跪在宫门外的四名使节,终于被准许进入紫禁城。
崔莹四人面色依旧铁青,看着周围的大明公卿,他们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臣崔莹代高丽王,王禑向大明大皇帝请罪!”
当崔莹说出这句话之后,登时便跪倒在地不再抬头。
周围的大明公卿无一人做声,没有人去嘲讽崔莹。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等人都知道,今日跪地求饶的崔莹所面临的困境,与大明后世子孙,所面临的困境一般无二。
这些公卿无论如何都笑不出声。
朱标静静的看着殿下跪着的崔莹等人,最终还是宣布了赦免四国,并追回了先前的诏书。
因为没有必要。
对于大明来说,只要有宝钞在,就等于是控制了这四国的朝堂之事。
只要大明可以一直保持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这四国就永远不可能掀起风浪。
所以朱标压根就懒得跟他们计较。
无论如何,这些番邦还是供养大明的韭菜。
长歪了除除草就可以了,总不能看着不顺眼就给踩一脚,万一踩死了可就没得吃了。
崔莹咬着牙,重重的将头磕在了地上:“外臣,谢大明天恩!”
朱标没有追究这四邦的责任,但是这种蔑视的态度,几乎让崔莹绝望。
大明究竟是强大到了何等地步,才能让大明的君臣如此自信!
文明之间最大的敬意,便是斩尽杀绝。
斩尽杀绝,意味着足够的重视。
而蔑视,甚至放任自流,其实恰恰是已然看透了一个文明的发展极限,才会有的心态。
对于大明来说,高丽是虫子,东夷是虫子,交趾、占城,都是虫子,任君采撷的虫子。
所以大明不必在乎。
让你抢跑又如何?
天朝从不畏惧!
这种差距,几乎令人窒息。
瘫坐在地上的崔莹,大脑一片空白,直到朱标摆摆手,才被两名小太监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同时大明还做足了宽仁的姿态。
不仅宽恕了这四邦的罪责,甚至还颁下了《明定天下工事诏》。
详细的教导了这些番邦的百姓,如何在不损“风水”的状态下,发展工业。
当这份诏书传到番邦时,这四国无不是感恩戴德。
东夷幕府之外,更是有遣明使,声泪俱下的哭诉道:“诸君都看到了吧!这就是天朝气度!”
“只有在天朝的羽翼之下,我们的百姓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没有大明,我们哪里来的这些精钢!这些东西在以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
这些遣明使的反应,朱标通过锦衣卫的探子虽是心知肚明,但心中却仍旧有几分忧虑。
因为终有一日,这些遣明使就会发现,大明确实给了他们先进的技术。
但是大明在给他们技术的同时,还在用他们的百姓,以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源源不断的运走了他们生产出来的货物。
等到那个时候,他们便会幡然醒悟从而意识到,今天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是多么的蠢。
而这一切,都要求大明必须要有最强大的武力!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