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以后这片都得是他说了算!
由于东西是昨天下午送过来的。
今早他就需要先组织一批人,先把给物资避雨的棚子搭起来。
还有灶台这边也得砌一个大的,也要搭建好棚子,以后每天中午可都是几百号人吃饭呢。
在苏文宸把任务都分配好之后。
三个人也都立刻准备好的,开始分工行事。
很快,整个空地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大嫂李小荷和姜梨那边,在看到苏文宸这边人都散了之后,也走过来收碗了。
李小荷来之前,苏文章还特意嘱咐过她。
在外面可不能跟大队一样喊老幺了。
毕竟大队大家都是熟人,其实很多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但是外面可不一样,所以苏文章特意跟她嘱咐,在养鸡场那边要跟别人一样都喊场长。
所以李小荷虽然感觉有点别扭。
可是她也明白自己男人的意思。
毕竟她以后可都得靠老幺提携了呢!
于是直接问道。
“场长,中午这顿饭怎么办昨晚苗科长说是早上一顿玉米糊糊,只做晚上过来巡逻的民兵的和养鸡场这边几个人的就行。”
“中午一顿饭,却要管来干活的所有人,这我一个人也做不了几百号人的饭啊!”
苏文宸听到大嫂的称呼有点意外,听到对方的话之后。
转头看向姜梨。
“姜支书,你们坪村大队再出几个帮忙做饭的社员没问题吧!”
“毕竟来这边干活可是能免费吃一顿午饭,咱们大队的社员可是求之不得!”
姜梨听到这话,笑着看了苏文宸一眼。
“社员们确实求之不得,可是上工的人是会减少的。”
“要是不是现在我们大队土豆刚刚都收完了,现在这些人我们都挤不出来。”
“不过我们多出几个社员倒是可以,你们养鸡场这边,用的蔬菜之类的可都得去我们大队采购。”
“特别是土豆,直接帮我们把仓库里原来的那些都清理了,怎么样”
显然,姜梨虽然想帮苏文宸的忙。
可是她也得考虑大队的利益,毕竟她现在还担任坪村大队名义上的一把手呢。
苏文宸听到这话,顿时无语了。
“你不会打算把咱们大队仓库里,那堆去年的土豆卖给我们养鸡场吧!”
姜梨咧了咧嘴,露出一双小虎牙,笑着道。
“对啊,你看今年土豆刚下来了,那种去年收拾出来的土豆,现在如果卖给粮库,价格也太低了。”
“而且咱们大队你还不放心吗收拾都很好,基本都没发过芽。”
“再说很多都是咱们大队自己吃,咱们自己家还不是一样吃这种啊!”
苏文宸想了想,点点头。
“那行吧!不过我先说好,价格最多也就粮库高点,毕竟新土豆都下来了。”
“这种收拾过的土豆,我们鸡场不可能按照新土豆的价格采购!”
至于发芽问题,苏文宸还真不担心,因为这个时候收拾的土豆,发一点小芽是很常见的。
毕竟储存技术和以后完全没有办法比。
一般把芽眼和变绿的地方,用刀子直接挖掉,其他地方正常的去皮食用就行。
主要是这个时期,土豆大多都是用来做炖菜,长时间炖煮毒素其实没有那么高。
除非是土豆已经整个都发芽变绿了,要不然是绝对不可能扔的。
姜梨听到苏文宸的话也不失望。
“那行,我现在就回去让几个婶子过来,那土豆和菜,今天就送过来吗”
苏文宸点点头。
“肯定啊,让她们过来的时候带过来就行。”
“大嫂,这事后面你安排就行,每天中午做什么菜,都提前跟大队要卖蔬菜的社员打好招呼。”
“最好谈好一家送一天,别到时候搞断档了,到时候他们送过来,你到时候找老冯批条子就行。”
“我们一个月按照条子结一次账,姜支书,你看可以嘛”
姜梨满意点点头。“非常可以,我看苏场长安排的不错,我回去就跟社员们说一下,我相信他们都不会拒绝的,我现在就回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说着就朝着苏文宸挥了挥手,准备回去,一路上,她觉得自己又为社员们做了一件好事。
苏文宸也是笑着看着对方背影。
至于有社员拒绝
苏文宸还真不担心,因为他们周边的几个大队,一般很少人会送家里的蔬菜去县里的早市卖。
就像当初苏文宸拎着一篮子鸡蛋去卖一样。
一大早拎着去了,结果等到地方了,人家早市那边早就已经散摊子了。
他鸡蛋这种东西还好,大不了拎回来第二天再去。
可是蔬菜不行,一天下来就不那么水灵了,就只能以极低的价格送去供销社了。
要不然往后就更加不好卖了。
供销社对蔬菜这种东西,价格压的很低。
所以县里,早市上卖菜这事,一般都是县周围的几个距离近的大队包揽了。
他们这些偏远的大队,菜地一般种的菜都是自己吃,多余的就喂喂鸡喂喂猪。
主要是他们农村地区,蔬菜这玩意夏季和秋季真不值钱。
如果距离太远,又没有交通工具,那是没办法卖出去。
冬天蔬菜到是值钱了,甚至买菜都需要蔬菜票,可是在没有大棚的情况下,基本哪个大队也种不出蔬菜。
不过对于大棚苏文宸想了想。
以后要是有机会,找到能生产塑料薄膜的塑料厂倒也是能搞一搞。
毕竟反季节蔬菜,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
只是这个年代塑料薄膜这种化学材料,可难搞的很。
对苏文宸来说,这个时期不像是以后,哪个厂家生产什么上网一查就知道了。
现在打听个消息,都很大程度要看运气。
这也是他为啥说这个时代,人脉很重要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脉,真的连点消息都打听不出来。
而且苏文宸的目标,可一直都是发展成大型综合农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
这些他早晚都要涉及到的。
只不过要慢慢来,说不定最后也能发展成跟,京市双河农场,沪市农场那种占地几十万亩的大型综合农场呢。
毕竟现在他们已经占地几十亩了,跟前面两者相比不就差了一个万字吗
他以后把万字补上,不就就行了。
以后这片都得是他说了算。
畅想了一下未来。
苏文宸回到现实,看着周围清理出来的一大圈空地。
和各种社员们,开始搬运物料,准备盖几间临时的房子。
周围全是一片繁忙嘈杂的景象。
苏文宸摇了摇,颇有些无奈。
“果然,现实是残酷的啊!”
“我还是先别想补上那个万字了,还是先把我鸡养好再说吧!”
“毕竟今年能不能过一个肥年可就全看它们了。”
也就在这时,老苗的儿子苗志国跑了过来。
“场长,场长。”
“冯科长说,让我跟你一起去虎林大队那边问问,看看能不能拉一批木头回来做房梁。”
“周围这边几个大队来干活的生产队队长书,这边几个大队都没啥木头储备,估计那边可能有那种做家具不够的木材。”
“而且那边搭棚子的也说,需要用木头做立柱。”
苏文宸听到这话,点点头。
“走吧!那你跟我一起去那边看看吧!”
果然创业的初始阶段是最艰难的,他就算得到市里很多的资助。
可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出面。
他堂堂一个场长,现在都快成运输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