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同样都是场长,有的却可以通天
苏文宸被对方这么一分析,也发现确实很有可能。
因为前面苗远打电话的时候,塑料七厂那边没有明确拒绝,但是也没有明确说什么时间。
只给了俩字,等着,显然对方也不知道食品厂那边什么时候需要。
估计就是打算,如果食品厂那边要的话,就开启生产线,顺便也帮他们也生产一批。
让对方那么大一家厂子,单独给他们开启生产线,苏文宸光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
不过听对方一解释,苏文宸也知道接下来,要解决问题的方向了。
这事找食品厂,可能要比找塑料厂更容易解决问题,最好能找食品厂帮忙代购一下。
想到这。
苏文宸给对方表示感谢道。
“感激老哥哥,你给我解惑啊!这样,一会儿中午你可得给我个表现的机会。”
“听说这火车的餐车上还有红烧肉卖呢!”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他没想到苏文宸居然瞬间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真想明白了你打算怎么做”
苏文宸有些奇怪的看着对方。
“老哥,不是你说问题在食品厂那边吗对了,沪市都有几家食品厂”
“几家食品厂”听到苏文宸这么问,对方有些愣神。
随后摇了摇头。
“那可多了去了,我可数不过来,别的不说光益民一家就五个厂,从鸡蛋方便面到个各种果糕点,全部都有。”
“还有梅林罐头食品厂在并入了伟大罐头食品厂,开林罐头食品厂等好几家罐头厂现在也是最大的食品厂之一了。
说着咂咂嘴。
“他们生产的梅林午餐肉罐头,吃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是价格有点贵,一块多钱一罐呢!打开之后也就半斤多点,还需要罐头票才能买,不过买几罐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倒也不错的。”
“对了。”
“我跟你说,你们如果采购就直接去沪市第一百货商店就行,那里的东西最多最全,一般你们这种来沪市出差的,要买的东西都能在那里面都能找到,要不然你们人生路不熟的一家家到处问也不方便。”
“而且今年沪市这边刚刚兴起一种叫的确良的衣服,是沪市纺织厂刚引进的生产线,好看又耐穿,只有那种大百货商店才能买到,你也可以给家里媳妇买一件,保准给你涨面子!”
苏文宸听到这话,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的确良是这个时候引进的。
算了算时间,好像也差不多。
不过这个时候应该只有京市和沪市这种城市可能有,反正他在岚市是没见着。
于是苏文宸也点点头。
“行,谢谢老哥提醒,对了,你对沪市那么了解,这是被外派出去刚回来”
对方点点头。
“去京市交流了一趟了,人家那边农场搞出点新东西,所以去交流了一下。”
“对了,我听你上铺那个小同志喊你厂长,你是岚市哪个厂的也是食品厂的”
苏文宸摆了摆手。
“不是食品厂,我们是市里的一家养鸡场。”
听到这话,对方顿时有些惊喜,不过还有一丝丝不解。
“养鸡场那咱们可是一个系统的,不过你们养鸡场买什么保温塑料泡沫干什么”
苏文宸倒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给鸡舍保温用,这样冬天可以有效的保持鸡舍内的温度,再加上我们铺设的火道和排气口基本上,就算冬天也可以让母鸡维持较高的产蛋量,这样就算是冬天也不至于让群众陷入鸡蛋较少或者是没有鸡蛋吃的境地。”
听到苏文宸这话,对方没有想到他们岚市居然有养鸡场研究的这么深了,而且还能够在冬天让鸡维持在较高的产蛋水平。
想到这,对方顿时再也坐不住了。
直接起身走到苏文宸身边,伸手道。
“那个同志你好,正式认识一下,我是前进农场的副场长张前进。”苏文宸听到这话后,直接愣了一下。
不是你们农场这个名字,是根据你一个副场长名字起的吗
还是说你一个副场长故意起个跟农场一样的名字你们场长没大嘴巴子抽你啊!
这也太那啥了吧!
看到苏文宸的表情张前进就知道苏文宸想什么了。
立刻笑着。
“哈哈,是不是觉得我的名字和我们场名字很有缘啊!”
“这其实这是我进场之后才改的,以前家里人没啥文化,给我起了个张牙子的名字。”
“我嫌这个名字不好听,恰好那个时候我们场新建,从全国各地都调来不少人,我也是那个时候来沪市的。”
“我一来就喜欢上了前进这个名字,这多有气势,比什么牙子好听多了。”
“哈哈,现在就连我们场长都经常说,我就是故意在占场里的便宜呢。”
“还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才是场长呢!”
苏文宸听到这话,眼中光芒一闪,从对方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对方跟场长很熟。
说不定就是当接班人培养的,要不然一把手是不会这么打趣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故意嘲讽,不过从刚才的对话中苏文宸发现这个张前进很明显情商不低。
不至于听不出来领导是打趣还是嘲讽。
对方既然敢这么说,说明平常跟场长关系一定非常不错。
于是他也立刻笑着伸出手。
“前进场长,你好,我叫苏文宸,是蓝水养鸡场的场长。”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
对方脸上笑意更甚。
“你看看,果然不愧是,这么年轻就能当场长的了,就是会说话啊!”
苏文宸摆摆手。
“哪里,我们鸡场跟你们农场可不一样,你们农场估计随便拿出一个鸡场来就比我们场大了。”
其实苏文宸倒也真不是谦虚,因为对方农场跟他的养鸡场真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个时候农场其实是一种综合性产业。
一般会下辖各种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还有一大堆种地的屯垦队。
农场的占地面积,也从几百亩到几百万亩不等。
所以同样都是农场的场长,有的啥也不是,有的却级别可以高到通天。
对苏文宸来说。
他的目标就是在养鸡场做出成绩之后,然后再逐渐的开辟出新的产业。
到时候借机申请成立农场,那个时候就可以直接提升编制。
这可比熬资历的速度要快多了,当然这样做需要一个极大的前提,那就是你得搞出东西来。
这可不是前几年,现在放空炮的话,下场可能不会太好。
而且这个时候各处都在全力的抓建设,搞生产。
农场这个综合单位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什么都可以跨界沾一点。
农业,畜牧业,甚至工业都可以自己搞,一些大农场内部各种小学,中学,供销社,邮局,直接内部自成体系,就是一个小城市。
这种在六十七年代非常的常见。
一直到开放之后,很多才陆陆续续的,裁撤合并进附近的城市里。
现在这个时候只要你足够优秀,能生产出足够多的物资,上面真就敢给你快速提升编制。
因为现在没有定例需要遵守,如果苏文宸现在能让全国人民每天都吃上鸡蛋。
他相信那老人家估计都会亲自开口,让自己到京市去为全国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