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烧些东西给上仙!

陈廷宇携带着铜镜回到了仓库内。

刚一打开镜子——

“噗!”

一大团黑色灰烬瞬间飞了出来。

“糟糕!”

陈廷宇被吓了一跳。

闻着气味,显然是什么东西烧焦了!

他赶紧冲到一边拿起灭火器,对着铜镜一阵猛喷。

铜镜虽然神奇,但毕竟是木制的,要是真烧起来,损失可就大了。

喷了好一阵子后,才发现并没有明火,而是一堆灰烬。

额……

旁边还有一只已经被烧成焦炭的鸡。

“这是什么状况?”

“出什么事了?”

“馨帘是想请我吃烤鸡?自己亲手做的?”

“还是说时空通道着火了?馨帘原本放进去的是一只活鸡?”

陈廷宇满脑子疑问。

在把铜镜上的灰清理干净之后,

他对李馨帘询问起来。

此刻,

位于铜镜另一端的陈远池等人身上满脸都是白色粉末。

就在刚才,李馨帘把这些灰烬送进去之后,让他们守在这里,有任何异动立刻通知她。

没想到,铜镜底下突然冒出一团团白.粉。

结果他们瞬间被这些干粉糊满了。

听见动静后,李馨帘急忙跑了过来开始清理铜镜,并发现了陈廷宇留下的录音笔。

“你是不是已经收到了那只鸡?”

“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李馨帘急切地向陈廷宇发问。

“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听到她的声音,陈廷宇瞥了一眼面前的焦鸡,轻轻戳了一下,直接碎成了渣。

“嗯……”

“连骨头都烧成了灰。”

“你打算做什么?”

陈廷宇反过来问道。

“我听说,烧掉的东西可以传送到上仙那边去。”

“怎么没起作用?”

李馨帘非常困惑。

“快停手!”

“千万不要做傻事,这事儿还是交给我来解决吧!”

陈廷宇被吓得不轻,顿时明白了李馨帘的意思。

这种方法他是熟悉的。

逢年过节,给祖先烧东西都是用替代品,真正的东西只是摆上去,次日再拿下来。

如果李馨帘真的把自己烧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破除迷信要从自己做起!

在得到李馨帘肯定的回答后,陈廷宇松了一口气。

“你现在马上飞到附近的大湖泊或河流边,越大的越好。”

“准备一下送鱼的事宜。”

“同时向全国宣布,上仙会在某些河流中投放鱼苗,在春夏两季禁止捕捞,直到秋季再说。”

陈廷宇如此安排。

“送鱼?”

“这么急吗?”

听闻此言,李馨帘也非常吃惊。

还好她早前就已经派人统计了大衍和北凉地区的水域情况。

不敢拖延时间,即刻与陈远池一行人升空。

春天刚至的田野,空气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明媚的日光下绿草葱茏,令人无比舒畅。

冰雪消融后的水流也重新恢复了活力。

李馨帘一行来不及欣赏眼前的春色,控制着热气球的高度来到一个广阔的湖泊附近。

向陈廷宇发送消息之后不久,一个巨大的塑料袋出现在铜镜里。

“不对啊陛下!”

“这些都是死鱼。”

“全都漂在水面上。”

陈远池等人把袋子取出,惊讶地看着里面的鱼。

“上仙说过没问题,先倒进湖里再说。”

李馨帘重复着录音笔中陈廷宇的话。

于是他们解开袋子,将鱼苗倒入湖中。

“不行啊陛下!”

“看看这湖里的鱼,都开始争抢新放进去的小鱼苗了!”

陈远池几人在热气球上看到这一幕。

那些刚度过严冬的大鱼正欲浮上水面活动,却遇到如此多美味的小鱼。

简直就像过年一样,纷纷扑过去。

水面泛起了阵阵波纹。

见状,李馨帘一脸心疼。

刚刚放入的数量不少,现在却被吃得差不多了,怎么办呢?

她连忙告诉陈廷宇。

“我清楚了!”

“会设法缩短传递过程中的时间,保证鱼苗活性。”

陈廷宇应允道。

幸好这次带去的鱼苗数量足够多,即使被吃了许多,整体来看也还有盈余。

有了陈廷宇的支持,李馨帘才安心开始后续工作。

依照上述流程,

她们在这个湖泊及周围的河流投放了大量的鱼苗。

并且未急于离去,而是留在这里继续观察。

果真。

那些在水面浮动的小鱼苗,到了第二天多数都活跃了起来。

陈廷宇一边运送,李馨帘他们则乘着热气球四处飞越整个大衍的上空。

遍洒这些小生命于各处水域。

伴随着仙人赐予鱼苗的消息迅速传遍每个角落之后,

大衍的老百姓们对于仙人的信仰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北魏都城。

太极殿鎏金藻井下,完颜康摩.挲着案头玉圭,十二冕旒随着他的动作在眼前轻晃。

阶下跪着的枢密使捧着鱼符匣,青铜锁扣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启禀陛下,大衍境内近日异动。\"

兵部尚书掀开朱漆木盒,几粒黍米似的种子滚落锦缎,

\"此物亩产三倍于粟麦,更在长江支流发现数万尾新育鱼苗。\"

他指尖微颤,鱼形陶罐里游弋的幼鲤搅碎一池倒影。

完颜康拈起一粒种子,琉璃窗透过的光斑在种皮上流转:\"太仓令验过了?\"

\"禀陛下,司农寺八十老吏亦不识此物。\"

鸿胪卿趋前半步,玄色官袍扫过金砖,\"若任其滋长,不出三载

\"

话音未落,殿外忽有惊鸟掠过檐角铜铃。

年轻帝王倏然起身,腰间蹀躞带玉钩相击:\"幽州死士现至何处?\"

\"算时辰该到朱雀大街了。\"

完颜健解下腰间皮囊,倒出半截燃过的犀角香,\"三日前密报,李馨帘携仙家铜镜离京,正是千载良机。\"

……

暮色渐沉时,大衍皇城笼造在细雨里。

褪色的朱墙下,御林军牛皮靴踏过青石板的声响惊起几只寒鸦。暖厢檐角铜铃忽地轻响,八道黑影如墨汁渗入宫墙。

\"宋大人安好?\"

戍卫长提灯照见湿透的绯袍。

\"神鸟这两日不食,本官来添些沉香。\"

礼部侍郎袖中露出半截黄绸,檐上瓦片忽然轻响。

戍卫们说笑着拐过回廊时,琉璃窗棂已被薄刃挑开。

暖厢内龙涎香雾缭绕,黑衣人首领的蒙面巾瞬间洇湿。他抖开金丝锦囊,三根青玉香插进鎏金博山炉:\"若蒙仙尊垂青,请香火长明。\"

话音未落,紫烟竟凝成笔直一线。

\"咕啾!\"

彩羽忽从梁上扑下,金喙精准啄灭线香。

黑衣人踉跄后退,怀中小镜却映出鸟瞳里流转的金芒。

待要细看,那鹦鹉忽振翅高啼:\"风紧!扯呼!\"

宫墙外骤然腾起火光,戍卫铜锣声撕破雨幕。

黑衣人首领将铜镜贴胸藏好,翻身跃出窗棂时,正见巡夜灯笼如赤蛇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