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持股稀释百分之二十
一家人都是倔强脾气。
表面看上去卫二婶很温和,可也是对事对人,对于一些事情,可能很温和,也不会轻易插手,可一旦她插手的话,这件事情就没有挽回的余地,等同于站出来说话,代表着就决定下来。
卫宏太了解这位二婶,也一早就清楚自家二叔的打算,明面上是先从这边支取1个亿元减少黄浦造船厂那边的债务,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钱给补上,确实是减少债务不假,可这钱一旦自家二叔支出之后,就不会再要他的钱,现在二婶站出来一锤定音,代表着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没有其他的选项了。
在很多人看来。
自己给二叔一家的已经足够多,单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干股分红,一般人可不舍得给,毕竟身怀实时渔讯,每次出海还真不怕会没有收获,唯一的悬念是每次收获多与少,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每次都能满舱而归。
特别是有更大吨位的渔船之后,出海的收获无比巨大,那么这百分之二十的干股分红,就大了去了。
至少在金钱方面确实无法估量。
只是有一些恩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再想说些什么也无济于事,倒是有心想要多说些什么,最终都咽回肚子里,因为他清楚,只要他开腔说句什么,绝对会被二叔和二婶轮番上阵,还不知道要被叨唠到什么时候呢?
还不如不说,让二叔出1个亿元就出这笔钱吧。
反正多一艘与卫18同等吨位的渔船到来,三艘渔船组成的船队出海,收获只会更多,1个亿元的话,百分之二十的干股分红,还真不是多难的事情,也就是鱼获实在塞不进去,要是还能往鱼舱里塞鱼获,恐怕1个亿元,按照百分之二十的分红比例,搞不好一次出海就可以分到了。
别以为不可能,是完完全全有可能的。
例如说这一次出海回来,捕到那么多的鱼获,其中还有比较贵的金枪鱼,假如这一批的鱼获可以卖到5个亿元,那么百分之二十的分红,不就可以拿到1个亿元么?
只是想要卖到5个亿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4个多亿元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是预估出错,之前的预估保守了很多,却也不会夸张到超出预估中的那么多。
美美的饱餐一顿。
再去洗漱,洗漱完晾干头发,刚才可以借助这点时间来消消食,头发一干,马上回房睡觉。
在海上折腾了几天,抵港后又一通的忙活,哪怕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又怎么可能不累呢?
人又不是钢铁做的,更不是机器,再强悍的身体素质,也会疲惫。
只是一觉可没有睡太晚,调整生物钟很重要,不然发生混乱很容易出现问题,已经返航上岸,哪怕处于休息状态,可绝对不能乱来,在睡眠方面必须在为下次出海做准备着了,那么睡眠时间就需要对时对点了。
只睡四个小时出头就起来,睡不足也要起来,留着晚上再去睡。
如此到了第二天,凌晨三点多起来,准备鱼市开市的事宜,等到鱼市闭市,方才有休息的时间。
只是想要真正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还要去银行转账呢。
还是与二叔一道,他给二叔转账分红,二叔则是给船员们转账分红。
一通的忙活,时间也无限接近中午,吃过午饭后,难得闲下来,可卫德龙这位村支书与卫清松的到来,又无法闲下来。
无疑是为了股份改制的事情。
“这是整体方案,先看看…”
卫清松没有办法,属于公司的工作一大堆,又要忙活这边的事情,问题是他还不能拒绝,再苦再累也得把这事情给做完,还必须做好,要是没有做好有他好受的,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件事情比他的正经工作还要重要:“这个股份改制方案,与接下来的融资方案是关联的,两者必须要环环相扣才行,为什么股份改制,不就是为接下来的融资做准备的么?”
这话说得没有毛病,因为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对股份进行改制,加进来征地村民的分红,然后就是对整个码头项目进行重新定位,百分之五十一和百分之四十九的持股比例倒是没有变化。
唯一不同的是,村委代持着的百分之五十一股份,拿出来百分之十来给征地的村民分红。
同样。
这边持有的百分之四十九,也拿出来一些给征地的村民分红,征地没有征地款,折算为码头项目的分红。
“百分之五吗?”
卫宏翻阅了方案,看到了自己持有的百分之四十九只拿出来百分之五,与村委代持的百分之五十一拿出来百分之十,一共是百分之十五,他感觉这个比例有点少:“会不会少一点,我这边完全可以接受到百分之九,剩下百分之四十就好。”
“最好不要这样。”
卫清松果断的摇了摇头,他做这个方案的时候,不会站在任何人一边,只会站在整体上考虑,从大局出发,需要考虑到村民们的利益,也需要考虑到卫宏的利益,更应该考虑到村委代持股份这一环,其次则是接下来融资的问题,他需要全方位考虑,方才确定为这个比例,只见他递过来另一份方案:“这是融资方案,在我做的方案里,进行第一轮的融资,你的持股比例将会稀释掉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你的整体持股比例将只会剩下百分之二十九,这百分之二十九里面,还有百分之五是属于征地分红,虽然是由你持有,可却是拿出来分红的。”
“即便是这样,要保住这百分之二十九的持股,你还需要拿出来不少资金跟投,如若不然的话,你的股份被稀释掉的只会更多,因为到时候整个码头项目的估值将会到达一个恐怖的数字。”
“当然了,这是按照正常情况来推演结果,别的且不说,码头项目重新进行定位,定位为综合性质的码头,这一关不容易过,而要是过了这一关,那么它的估值,国资那边是否会同意呢?”
“有些估值不是你想要定为多少就多少,你的估值过高,人家也不乐意,也就是投资这种带有公共性质的码头项目,换成别的项目,国资对于估值绝对会有一套很严谨的算法,估值虚高他们绝对不会同意。”
卫清松再次提醒,也表明了他对自己的融资方案没有信心,也是这方面他无法控制,存在着很多未知之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