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瑶挑眉,她不过坐过两三次而已,哪里称得上坐惯?
“王府马车有什么好的?我的马车又大又宽敞,内部做了软包,还燃着熏香。整个京城再找不出一辆能及得上我王家的马车。郡主坐我的马车,这边请。”
楚瑶看了看停在门口的那两辆马车,又看了看两人,淡然开口婉拒道:“多谢二位好意,我还是坐我自己的马车。”
说罢,就见小厮将马车赶了过来,她再不多言,带着秋月、秋霜提裙上了马车。
秋月瞥眼看向愣在原地的两人,一脸好奇之色。
车轮吱呀作响,马车摇晃。
秋月撂下车帘,看向楚瑶:“小姐,那两人怎么回事?为什么都候在门外?”
“谁知道他二人较得什么劲?”楚瑶随口答道。
“奴婢瞧着三公子貌似有些针对王公子,看他的眼神都冷飕飕的,他们可是政敌,还是有过节?”
“不知道。也许三公子自带生人勿扰气场,我瞧他看谁都冷飕飕的。”
楚瑶想起上一世宫宴上,萧逸瞥她的那一眼。
只一眼就冷得让人遍体生寒,她甚至感觉周遭空气都被冻结凝固了。
以至于楚瑶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想起那冷飕飕的一眼,心中就惴惴不安,甚至现在想来也是记忆犹新。
“没有啊,奴婢觉得三公子看您和永念郡主时,都是很柔和的,一点都不冷啊。”
“是吗?”
楚瑶从没这么觉得,就算有柔和,那也是看念儿时吧。
看她有柔和吗?
她可不这么认为,她还记得,他冷冰冰说她奸商的样子。
虽然,那人近来看她的眼神似乎确实软些了。
那也不过是,因为他得知她楚瑶并非贪财重利之人。
他心虚罢了,谁叫他从前误会她,多次称她奸商、有辱将军府门楣了。
车子还未到栖流所,远远就见不少拖家带口、衣衫褴褛之人。
各个面容凄苦麻木。
有怀中抱着孩童的妇人,还有拄着拐杖的老者。
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有的缓缓在路边走着,有的则枕着胳膊就在路边席地而卧。
楚瑶掀开车窗帘子,看着这一幕。
她知道栖流所旁边就是官方施粥之所,一旁还有几个权贵富户自发为流民提供施粥的铺子。这些流民也就靠着免费粥铺就近聚集起来。
她之前就听说过,流民中,部分身强力壮或者头脑灵活、能言善道之人,已经在京中寻到谋生活计,不用依仗施粥救济。
不过对于绝大部分老弱妇孺,还有受家中老弱拖累,不得分身之人,却没办法出卖劳力,赚些银钱。
这些人无处可去,只能守着粥铺靠救济勉强不被饿死。
路过粥铺时,楚瑶远远瞧见,不少人端着碗已经排队等在那里。而那端,一袋袋大米才刚刚下锅。
那些人还不知要排队等多久,才能等来一碗稀粥。
路上流民众多,车马行得很慢,短短二里路,足走了小半个时辰。
车子终于停在一处,楚瑶正待起身,就听王砚青温和的声音在帘外道:“郡主,栖流所到了,郡主请下车。”
秋月看向楚瑶,笑着眨了眨眼,刚刚她还在说,那王公子殷勤多礼的很,也不怪圣上将他放在礼部。
瞧,这不又让她说中了。
车子还未停稳,那人就已经恭候在外面了。
秋月对王砚青很是赞赏,几次在楚瑶这里夸赞王公子知书达理、谦逊又知进退,妥妥的如玉公子。
楚瑶对此不置可否,她并不否认王公子谦恭有礼,可他如何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哪里需要她品头论足?
楚瑶起身,就听见萧逸的声音。
“楚小姐,到了。”
车帘掀开,楚瑶一眼就见,那二人如门神似的,一左一右候在车厢外。
王砚青面上带着柔和的笑,微微躬身,同时伸出一只手,意欲扶她下马车。
另一侧的萧逸似不甘示弱,这时也朝她伸出一只玉白的手。
楚瑶微蹙了下眉,没看任何一人,也没接受任何人扶,而是自己提裙利落下了马车。
原本面上带着柔和之色的王砚青笑容有那么一瞬的凝滞,当然,也只一瞬,他很快淡笑看了看自己伸出的手,转而,又看了看萧逸那只修长的手。
随即冲他露出个似有得意的笑。
萧逸哼了一声,同时收回自己的手,背在身后。
楚瑶不是也没用他扶吗?他得意个什么劲儿?
好像他得逞了似的,幼稚!
栖流所官员躬身一溜烟迎了上来,领头之人垂着头,恭敬拜道:“下官参见钦差大人、参见怀宁郡主、参见王大人。”
“免礼。先带郡主和王大人参观下新建的那座救济所。”
“是。”
于是那人躬身垂首引路,萧逸、楚瑶、王砚青等人紧跟其后。
不多时,就到了新建成的救济所门前。
楚瑶踏脚进门,混着石灰和新鲜木料的气息迎面而来。楚瑶抬眼看去,宽敞的大厅中,整齐摆放着一溜一溜的床板,床板上叠放着被褥、枕头。
四周墙壁和棚顶粉刷一新,石灰的雪白衬得厅中很是亮堂。
那名官员小心觑着三位大人的脸色,恭敬道:“这座救济所,被分隔成四个大厅,每个大厅有五百张床位,每张床铺都配有被褥和枕头。
这座救济所,总共可以容纳二千人。
其余三座救济所规模相当,且均已经开始动工,估计最晚下个月月初可以完工。
床铺和保暖物资已经同时赶制着,确保救济所完工,床铺和被褥同时能进场,不耽误流民收治工作。”
王砚青点头,开口问道:“四座救济所建成后,总计可以容纳八千人,你可知滞留京中的流民统共有多少人?可是能做到让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都能得以安置?”
“回王大人,据栖流所统计,目前滞留京中的流民大概有七千九百人左右,这四座救济所建成后,足够容纳全部流民。
另外,灾民过冬用的棉衣已经着人加紧赶制着,目前已做好三百身,其余在过冬前定然能做好。”
官员汇报完,恭敬立在那里。
楚瑶看了看棚顶,问道:“不知这救济所保暖情况如何?可是能让灾民顺利熬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