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名琪妙 作品

第133章 几方汇聚青山村

在沈家的门口,白锦乘坐着的马车再度前来。

当得知沈璃前往山上之后,沈绍东正在村子东边忙于修建祠堂之事,指挥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劳作,而张氏与沈轩则一同前往了老宅。

近些日子,沈轩频繁地前往老宅,与三叔沈绍西深入地探讨学问,如此一来,沈璃也只有在吃晚饭的时候才能与他碰面。

白锦在沈家门前伫立,神情有些呆愣,片刻之后,他将带来的礼物交到沈煜手中,说道:“恰好本官也打算到山上去瞧一瞧。”

沈煜闻言,嘴唇微微蠕动,似有话语想要说出,最终还是开口道:“大人,那山上或许会有大型野兽出没,您务必千万小心啊!”

白锦微微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无需担忧,若是有幸碰到野猪,正好猎取回来,给大家伙儿添一道菜肴。”

沈煜急忙说道:“那我与大人一同前去吧!”说着,他顺手将手中的物品递给了恰好走出来的赵月,说道:“这是白大人送来的礼物,仔细安放妥当,等老爷与夫人归来。”

赵月双手接过东西,极为恭敬地向白锦行礼问候:“白大人安好!”随后便转身回屋去了。

在同一时刻,皇帝所派遣前来保护并探查沈璃的暗影六人组顺利抵达了青山村。

他们事先经过仔细打探,知晓沈家正在筹备修建祠堂与学堂之事,并且还特意前往临县邀请了两位已然归隐的皇家工匠。

这两位工匠声名远扬,诸多皇家的建筑以及园林皆出自他们之手,其技艺精湛堪称一绝。

暗影们多次前去诚恳相邀,可那两位工匠态度坚决,无论如何都不肯应允出山。

无奈之下,暗影们只好另寻他法。他们暗中潜入沈璃的房间,将小丫头废弃的设计图悄悄偷了出来,为了此事可谓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

两位皇家工匠,李工和张工,原本正于归隐的静谧庭院中悠然自得,沉浸在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里。

暗影们的屡次到访,皆被他们以决然之态拒之门外,在他们心中,世间已无值得再度出山的盛事。

然而,当那几张从沈璃房中偷出的设计图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时,仿若一道惊雷乍破平静的湖面,震撼之感汹涌袭来。

李工的双眼瞬间瞪大,眸中满是难以置信,他那原本松弛的面容因震惊而紧绷起来,嘴巴微微张开,似有话语却卡在喉间,半晌未能吐出一字。

张工亦是如此,手中正把玩的物件“哐当”一声掉落于地,他却浑然不觉,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死死地盯着设计图,眼神中透露出的震惊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切颠覆了他数十载对建筑技艺的认知。

短暂的惊愕过后,便是滔滔不绝的赞赏。

李工率先回过神来,他激动地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指着设计图上一处精妙的布局,声音因兴奋而略显高亢:“此布局之巧,堪称鬼斧神工!看似随意几笔勾勒,实则蕴含着对空间利用与美学感受的极致理解,这等巧思,老夫生平仅见!”

张工在一旁不住地点头,额头上的青筋因情绪的激昂而微微跳动,他抢过话头说道:“岂止于此!你看这结构的衔接之处,过渡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仿若天成。这般对力学与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莫说是寻常工匠,便是我等浸淫此道多年之人,亦自叹弗如啊!”

说罢,两人围聚在设计图前,时而俯身凝视,时而直起身来相视而笑,那笑容中满是对这设计图的惊叹与折服,更有着对创作者沈璃的无限钦佩与赞赏,已然全然忘却了此前对出山之事的抗拒,满心只想着尽快奔赴青山村,去会一会这设计图背后的奇人。

朝堂之上,几日前还争吵得不可开交的各方势力,此刻皆各怀鬼胎,纷纷派遣自己的心腹之人奔赴青山县。

丞相贺长亭派出的手下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才俊。

昨日刚一抵达青山县,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四处打听那仙童求雨的奇事以及市集传言中的仙宠之事。

他的行事极为谨慎且大胆,甚至特意寻到了那传说中因老娘食用仙宠而恢复健康的张员外家宅。

趁着夜色掩护,他悄无声息地靠近院墙,而后身手敏捷地攀爬上去,隐匿在墙头阴影之中向内窥探。

只见那老夫人果然如传言所言,身体康健硬朗,正于花园中悠然自得地遛弯散步,精神矍铄之态尽显,丝毫不见往昔的病态与虚弱。

而其他几方势力所得到的答案亦是毫无二致,皆是肯定的回应。

在这青山县内,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每遇行人,便兴致勃勃地宣扬仙童降雨的神奇事迹,以及福喜乡君恩赐高产粮种的大恩大德。

这一切的背后,实则是白锦在幕后精心运筹帷幄,全力为沈璃保驾护航。

白锦深知沈璃在这复杂朝堂局势下的艰难处境。

自沈璃当初巧妙设计,借求雨之功获皇上敕封乡君后,他便预见到朝堂之上必将掀起波澜。

他明白,虽说沈璃求雨之举的确堪称神奇,可在那帮老谋深算的朝臣眼中,仅有求雨一事,且粮食尚未播种收获,沈璃的地位并不稳固。于是,白锦开始了他的布局。

他先是暗中派遣自己信任的下属,深入青山县的各个角落,与村民们耐心攀谈,将沈璃求雨时的艰辛与诚心,以及那高产粮种蕴含的巨大希望,如涓涓细流般渗透进村民们的心中。

他精心指导村民如何去讲述这些故事,在不显得刻意夸大的同时,又能将沈璃的功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他还亲自撰写了一些关于沈璃事迹的文稿,巧妙地在其中融入对朝廷的忠诚、对百姓的关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等元素,而后通过一些可靠的渠道,让这些文稿在青山县及周边地区悄然流传,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和乡绅雅士纷纷议论,逐渐形成一股有利于沈璃的舆论之风。

再者,白锦与青山县当地的官员们私下会晤,以自己的威望和智慧,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明白沈璃对于青山县乃至整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获得了当地官员们在明里暗里的支持与配合。

他们在处理政务以及与百姓交流的过程中,也会适时地提及沈璃的功绩,进一步巩固了沈璃在民间的威望。

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细致入微的谋划与运作,白锦在幕后不动声色地为沈璃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网,使得沈璃在各方势力的窥视与潜在威胁下,依然能够在民间树立起极高的威望,也为她在未来应对朝堂风云变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