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行宫内。本文搜:当看书 免费阅读
气氛凝重且压抑。
司马懿怀抱食盒,靴跟随意一磕青砖。
身后两名捧着酒盏的侍从便躬身退至十步开外。
接着,司马懿抬手叩门,指节在木门上敲出规整三声。
“陛下,该用膳了,您己一日一夜未曾进食,请陛下保重龙体,陛下龙体若有恙,我大魏江山该如何是好?”
刹那,屋内传来重物砸地的闷响,曹叡的怒吼穿透屋门。
“吃什么吃?吃饭重要还是打仗重要?祖宗留下的江山,孤都要守不住了,有朝一日江山沦丧,尔等都是亡国奴!”
司马懿无言。
短暂寂静后,曹叡的声音又带着焦躁道:“关于蜀军那会爆炸的武器,你探查的如何了?”
“回陛下,尚未得到确切消息。”司马懿站在屋外微微欠身,又言道:“不过……这两日,臣反复琢磨,不断复盘宛城之战,己想到了应对之策。”
话音刚落,“吱呀”一声,屋门骤然开启。
曹叡发丝凌乱,血丝布满双眼,急切道:“说,快说!有何良策?”
司马懿不慌不忙:“陛下,可否先将饭吃了,臣再带您去城上一观,与陛下详细道来。”
曹叡瞥了一眼司马懿手中的饭食,腹中传来一阵“咕噜”声,确实饿得不行了。
他稍作犹豫,点头道:“好,依你!”
……
待曹叡填饱肚子,两人一同来到许昌城城门处。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沙土,边上有数百名将士,正忙着将这些沙土分装包裹。
曹叡不禁疑惑,皱眉道:“仲达,你弄来如此多沙土做什么?”
司马懿拱手回答:
“陛下,那日在宛城,臣与陛下都看到了蜀军阵中的黑管。后得知,那物发射的铁球,穿透力极强,可轻易洞穿城门,在其轮番发射之下,任何城门皆难以抵挡。”
“所以,臣想,战时只需在各处城门前堆叠起这些沙土,便可抵挡那些铁球的攻击,蜀军将再无法击毁我军城门。”
曹叡听后,缓缓点头,赞许道:
“不错!这确实是个应对之法。然蜀军还有那种从热气球上抛掷的、会爆炸的盒子,威力极大,此间又该如何应对?”
司马懿伸手之示意:“请陛下移步。”
接着,曹叡跟随着司马懿的指引望去,只见两架热气球静静的停在一旁。
曹叡惊讶问道:“仲达,你这热气球是从哪来的?”
曹叡此前购买的二十架热气球,除分出十架送到江东给曹真使用外。
还有十架在宛城之战遗失,根本没带出来。
司马懿回答:“此热气球乃臣自制。臣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热气球的构造并不复杂。日前回到许昌,臣便立即令人搜集材料,日夜赶工,打造了两架。”
曹叡大喜过望,夸赞道:“好啊!早知仲达有此等本事,朕又何必花那么多钱财,找那刘禅购买!”
司马懿微微点头,接着说道:“陛下请看,虽说我等还不清楚,蜀国那会爆炸的“盒子”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盒子”需要蜀军乘坐热气球到城池上方,方可投掷。”
曹叡若有所思,应道:“嗯……言之有理,你继续说。”
“故而,臣以为,若蜀军来袭,我军只需在城中将热气球升空,安排手持强弩的士卒,居于上方,将蜀军的热气球击落,使他们无法越过城池上空即可。”
曹叡又提出疑问:“可那热气球升空后,岂不是会被风吹走?”
司马懿摇摇头,从地上拾起一些粗壮的麻绳,解释道:“陛下不必担忧,只需用这些麻绳将热气球束缚,再连接到地面上的固定点,热气球便能固定在空中,防御空中来敌,不至于飘出城去。”
曹叡一愣,随即连声道好。
“不过仲达,你是从哪里找来的热气球燃料?”
司马懿回答:“臣己试验过,热气球的燃料,用火油即可。”
曹叡:“火油?”
司马懿点点头:“对,就是火油,使用起来与蜀国送来的燃料并无差别。”
火油,说白了就是天然“石油”。
这个时代的人们,己多有使用。
不过与后世有所不同,这个时代的人们只能开采冒出地表面,肉眼可见的石油。
一千八年前的三国时期,人类活动范围较小,各种资源并未过度开采。
各处地表上的可用石油却有不少。
……
曹叡听后,喜形于色。
他又问道:“那蜀军从城外用投石机抛掷的爆炸盒子,该如何处理?”
听到这话,司马懿叹了口气,无奈言道:“目前来看,只能让士兵如躲避投石一般,尽量躲避那些盒子。好在那些盒子虽有威力,却还伤不到城墙。”
话落,曹叡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感慨道:“仲达,你真不愧是朕之子房,实乃我大魏的肱股良臣!”
司马懿欠身:“陛下,臣这几日西处打探消息,从随军商人处获悉,蜀国在宛城之战发动前,大肆采购了诸多物品。”
“臣敢断言,这些物品定与他们的神秘武器有关联。”
闻言,曹叡目光瞬间锐利:“都有哪些物品?”
司马懿有条不紊回道:“有盐、朱砂、木炭、硫磺、石灰、硝石……”
“这里面,只有盐为常备之物,但其余几样,根本无需大量囤积。”
“因此,臣断定,蜀军的新武器必然和这些物品脱不了干系。只是其中奥秘,臣尚未参透,还需要一些时日,深入探究。”
话落,曹叡目光灼灼看向司马懿,激动道:“好!仲达,此事就全靠你了!”
“若你能成功研制出类似蜀国那种会爆炸的武器,朕不仅拜你为大魏开国后的首位丞相,还封你为首位异姓国公!”
“我大魏江山社稷,可系于你一身了,孤拜托你了……”
“仲达!拜托了!”曹叡郑重道。
司马懿面色如常,作揖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好!”
见司马懿这么说,曹叡喜形于色。
脸上一扫多日的阴霾,双手负于身后,迈着大步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