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本侯亲自去找
“遵命。”
听到黄义伟的话,几位锦衣卫恭敬地应声答道。
说罢,黄义伟身姿轻盈地一跃,朝京城方向迅速离去。
类似的情景在整个北直隶布政使司内不断上演。
参与修建道路工程的老百姓们,在领取完工资后,还享受了一顿锦衣卫为他们特别准备的美食,然后才满意而归。
参与这次道路扩建的老百姓对锦衣卫、高鸿志以及正德帝赞不绝口。
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抱怨不满。
一时之间,正德帝的名字和事迹成了北直隶民众间流传的话题。
日落时分。
锦衣卫总衙门外。
黄义伟骑着战马来到了这里。
“见过大人!”门口守卫的锦衣卫们见到他连忙敬礼。
“大家辛苦了。”黄义伟下了马把缰绳递给一位校尉,并询问:“侯爷在吗?”
“回大人,侯爷正在里面。”锦衣卫毕恭毕敬地回复道。
点点头后,黄义伟便径直走进总衙门,向内打听得知高鸿志正在自己的书房里工作,于是他直接前往那里。
刚走近一点时,却遇到了李循环。
“见过大人,”黄义伟作揖问候。
“不用这么客气,事情都处理好了吗?”李循环微笑着回应。
“一切顺利。”黄义伟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正好我也想找他谈点事,咱们一起进去吧。”李循环建议并率先往书房走去。
黄义伟答应着跟上了脚步。
很快两人来到高鸿志办公室外。
“报告侯爷,李循环来访。”李循环节外通报。
“黄义伟也来求见。”旁边的黄义伟紧接着补充了一句。
房门吱呀打开。
高鸿志现身门前问道:“有什么事情要说?”实际上看见黄义伟出现他已经猜测到了大致内容。
李循环朝黄义伟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汇报了。
“关于北直隶官道建设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所有费用均已发放到位。”
“给到大家手里的报酬远超过我们之前的承诺。”黄义伟简要说明情况。
“大伙儿反应如何?”高鸿志追问。
“都非常感激朝廷的好政策,对各位领导及皇恩浩荡赞颂不已。”黄义伟诚恳回答。
闻言,高鸿志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很好,那我们就把这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去吧。”
但黄义伟提醒他还需获得中央其他部门的支持,“需要通过内阁下达指令给各地方政府配合征募工人。”
对此高鸿志表示他会亲自沟通解决:“你只需通知各省的锦衣卫做好相应准备。”
“明白,立即执行。”接令后的黄义伟显得格外坚定。
告别上司后黄义伟迅速离开了房间。
待人走远后,高鸿志转向剩下的那个人继续问:“那你这次来是因为……”
“是关于严嵩的事情。”李循环满脸敬佩地接过了话题。
还没等他说完,高鸿志已经猜到了大概。
“有没有证据?”
李循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册子递过去解释:“这就是他的账本,详细记录了每次行贿受贿金额。”
当提到获取这份资料的过程与地点——竟然藏于礼部内部之时,高鸿志不禁笑出声,“还真是个聪明人啊。”
接着,李循环认真讲述起更多细节:
原来严嵩之所以能在官场上一路青云直上全因贿赂有术;
三年间他共六次向顶头上司送出共计六十万两白银作为买官代价;
就在铁胆神侯失势的那个夜晚,严嵩又带着价值三百多万两的巨大财富去了上级府邸……
这无疑暴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腐败官员背后隐藏着庞大利益链,连同一些关键职位上的官员也被牵扯其中。
带着这三百万两白银的银票,礼部尚书李宾之接纳了严嵩。
他还告诉严嵩,只要自己不倒下,就一定会庇护他。”
“顺带一提,根据严嵩的说法,其实一开始他准备的是一百万两白银的银票。”
“但李宾之却直接跟他说,想要保住他,一百万两是不够的。”
“必须再增加两百万两银票才行。”
顿了顿,李循环继续说:“最终,严嵩只好狠心咬牙答应了,甚至卖掉了很多家产。”
高鸿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声音沉稳地说:“有趣,真是名副其实的大臣之一,胃口可真不小啊。”
“哦,还有件事,侯爷,是严嵩告诉我的。”
“他说他对李宾之进行了调查。”
“这个李宾之收贿赂的时候,从不收现金,只接受银票和金票。”
“并且这些票据从未放在他的家中。”
“而是藏在另一个别院里。”
“那个别院中住着李宾之外室的人。”
“而且这个外室可能并不知道金银票就是藏在那里。”
经过短暂思考,李循环对着高鸿志说:“此人非常聪明,并且极为谨慎!”
“你知道那个别院的位置吗?”
听李循环这么问,高鸿志笑了笑说:
“大人您放心,严嵩已经告诉我了位置。”
“我们刚刚派人去查过了,发现李宾之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到那个别院。”
“不过,他从来不在那里过夜,只会待上一段时间,然后回家。”
李循环点点头,回答高鸿志:
“既然知道地方,那我们就把这个别院给拿下吧。”
“你就带队过去把它拿下。”
“至于吏部尚书李宾之,本侯亲自去找!”
听到这里,高鸿志眼里露出精明的神色,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现在这个时候,文渊阁里面的高级官员们应该都还在吧?”
李循环的眼睛微微一缩,恭敬地说:“一般来说,要到戌时他们才会离开回府。”
“也就是说此时他们应该全都在文渊阁里面。”
他已经理解了高鸿志的意思,这是要震慑整个内阁!
同时也是给内阁首辅刘希贤一个警告!
要知道礼部尚书李宾之的地位非常高,他是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及太傅,在三位顾命大臣中的地位仅次于刘希贤!
可以说在内阁之中除了首辅之外,就数他和兵部尚书谢于乔最有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