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所说的正是港城金融危机,这件事在前世轰动很大,杜泽也看过这方面的介绍。
1998年的夏天,港城这座繁华的城市被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所笼罩,而港城金融市场上的气氛更是压抑得令人窒息。股市、楼市暴跌,大量公司倒闭,百姓失业,整个金融体系岌岌可危。恐慌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媒体报道中充斥着“自杀”、“跳楼”的字眼,人们生活在一片阴霾之下。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群狂傲的国际炒家。他们在横扫东南亚诸国,赚得盆满钵满之后,野心愈发膨胀,最终将魔爪伸向了华夏港城。港城,这个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地方,此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危机其实早在1997年7月2日,也就是港城回归祖国的第二天,就已经悄然降临。只不过,那时的风暴中心尚在千里之外的溙国。溙国政府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导致溙铢价值迅速贬低,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紧接着,公司破产、人民失业,金融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最终,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进入混乱状态,人们的生活失去了秩序。
主导这一切的最大幕后黑手,正是被誉为“全球经济的强盗”的乔治·索鲁斯。他利用溙国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漏洞,大肆做空货币,从中获利。1992年,索鲁斯大量做空英镑,获利超过10亿美元;1994年,他又将目标转向磨西哥,导致磨西哥外汇储备告急,货币与股市崩溃。这一次,他把目光聚焦在了港城身上。
起初,国际炒家们表现得很有耐心。1997年7月中旬,少量的国际资本开始对港元进行试探。港城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只动用了10亿美元的外汇,加上一些常规政策,就稳定了局势。港城市民几乎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结束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继续沉浸在一片繁华之中。
然而,危机并未就此解除。相对于亚洲其他市场,港城的底蕴固然深厚,但缺点也很明显:巨大的楼市泡沫、偏高的家庭负债、企业过度依赖借贷、贸易赤字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也被国际炒家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早就开始暗中囤积港元和期货合约,伺机而动。
1997年8月中旬,炒家们终于对港元发起了第一轮冲击。8月15日和16日两天,炒家们集中抛售了40亿港元。港元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通过与美元的挂钩保证港元的稳定性。受到这波冲击,美元兑港元的汇率一度达到警戒线,恒指也大幅下跌。但港城和溙国不一样,当时的外汇储备多达近1000亿美元。金管局动用美元外汇回收市场上过多的港元,同时提高利率,再次化解了危机。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10月17日,湾湾弃守新台币兑美元的汇率,几天之内就跌至10年来新低。这一次,索罗斯带领其他国际炒家们,瞄准时机,准备对港城重拳出击。10月21日开始,国际资本连续三天抛售了共1000亿港元,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港城市民陷入恐慌之中,他们蜂拥至各大银行,只为了将手里的港元兑换成美元。
“这可怎么办?港元要是垮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一位老大爷在银行门口焦急地对身边的人说。
“是啊,听说那些炒家们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却要承受这样的损失,真是不公平!”一位年轻女士也愤愤不平地说道。
面对汹涌的炒家攻势,港城政府迅速应对。时任金管局总裁的仁志刚,为了阻止港元被做空,在买入炒家抛售的港元同时,紧急调高了港元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这一招虽然会增加国际资本借贷港元的成本,进而抑制港元被做空的风险,但也会伤害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然而,在此时此刻,港城政府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决战之日终于来临。1998年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也是索鲁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早上,港城天文台发布雷暴预警,全港600万市民的目光都望向了位于港岛中环的港城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两位华夏中央人民银行副行长亲自赶赴港坐镇,与他们一同前往的,还有全部国家外汇储备的支配权。他们要求在港城的全部中资机构必须全力以赴,支持港城政府的“护盘行动”。
“这一战,我们必须赢!”一位中资机构负责人坚定地说道。
“没错,为了港城,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绝不能退缩!”另一位负责人也附和道。
上午10点整,随着港城开市钟声的响起,大战开场了。索鲁斯为首的国际炒家主攻两大恒指成分股:“汇丰控股”和“港城电讯”。面对汹涌的炒家攻势,港城政府照单全收。在33只恒指成分股上,港城政府都设下了“重兵”防守。上午10点35分,成交额攀升至400亿港元!中午休市时,炒家又调来了欧洲基金。下午开市后,双方直接展开“白刃战”。在最关键的时刻,一支体量不明但购买强劲的外来资本开始对国际游资抛售的期货进行无差别收购。这支资本正是来自华夏大陆的华字头国企!
恒生指数的每一次跳动,都意味着几百亿港元级别的厮杀。在全场的注视下,恒生指数最终定格在了7829点,恒指期货则以7851点结算。索鲁斯在汇市、股市、期市的进攻全部铩羽而归!港城保卫战大获全胜!
“我们赢了!港城赢了!”一位市民激动地在街头高呼。
“是啊,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另一位市民也兴奋地回应道。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港城和华夏成为了索鲁斯永远的伤心地。但是,这也给港城经济给予了重创,多家公司倒闭,工人失业率增加。
两年之后,1999年12月6日,恒生指数突破点,经济迎来了新生。港城人的财产保住了,港城金融中心的地位保住了,港城的倾世繁华也保住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港城政府的英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