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五个铜板,有铜板,就能上车。”
老头不客气的开口。
周济泽一听这话,顿时就皱起了眉头:“你这牛车怎么这么贵?在外面租一辆马车也没有这么贵啊。”
“就不能便宜一点吗?我们一共三个人,少收几个铜板行不行?”
周济泽先前那可是京城里的大少爷,随随便便吃顿饭,就是白两的银子。
可经历了这一次的流放,他彻底明白了,银子到底有多么重要。
一个人五个铜板,加起来就是十五个铜板。
十五个铜板去买成大米,都够家里人吃上十天了。
这老头是怎么好意思要这么多钱的。
老头没有理会他,只是冷嗤了一声:“爱坐不坐,不上车就滚。”
周济泽觉得这老头实在是说话太难听了,下意识就上前一步,想和他讲讲理。
纪方瓷伸手将他拦了下来。
她从怀里掏出了正好十五个铜板,递到了老人家的手里。
“我的弟弟没见过什么世面,不懂事儿,您别和他一般计较。您这牛车我们肯定是要坐的。”
“而且以后说不定还要经常坐。”
这可是目前去镇子上唯一的交通工具。
不坐牛车就得走着过去,走着可要两个时辰。
纪方瓷倒是不怕累。只是一来一回,耽误太多的时间了。
周济泽还想要说些什么,纪方瓷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让他闭嘴了。
之前有多么不喜欢自己这个大嫂,现在就有多听她的话。
对上她的眼神威胁,顿时就闭上了嘴。
牛车摇摇晃晃,开始朝着镇子赶去。
牛车上除了他们三个人,还有几个村子里的人。
不过都是大男人。
整个牛车上就只有纪方瓷一个小娇娘。
“你们就是新来的吧?之前是哪里人啊!怎么会被流放到这种地方。”
牛车上有几个村民对他们格外好奇,问东问西。
“听你们的口音像是京城人,京城的可是好地方呀,怎么会沦落到我们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面对大家的询问,纪方瓷只是笑着应对:“我们之前的确是京城的。”
“不过以后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了,之前的事儿就不必再提了。”
“是在京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至于我们为什么会被流放到这里,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各位还是别多问了。”
纪方瓷并没有告诉这些人,他们是因为通敌叛国才被流放到这里来的。
当然了,这份通敌叛国的罪名是完全子虚乌有。
可别人听了就不一定了。
有个长相憨厚的大哥,见他性子爽朗,好言提醒了一句。
“你们来到这里待的时间久了就知道了,这里不是京城,不是讲规矩讲道理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用拳头说话的。”
“小娘子你不好好的在家里呆着,竟然还敢出来,这阵子上可是有很多的地痞流氓和无赖,你们可千万别招惹上他,不然怎么死的都不会知道。”
“你们来村子里应该也看到了,我们这周围的村子有很多突然空置下来的房子。那些房子里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去打工被打死了。”
那个汉子说完了,这番话原本以为这三个人会害怕的。
但除了周济泽皱起了眉头一半,纪方瓷和纪安城都是面不改色。
“多谢这位大哥的提醒,你的话我们记下了。等到了镇子上,我们一定会多加小心的。”
接下来的这一路,大家都没有怎么说话,大概有半个时辰,总算赶到了镇子上。
镇子上和村子里面相比,明显就热闹了不少。
街道上虽然覆盖着白雪,但有不少的商贩正在售卖东西,有的是背着一个背篓,有的是推着小车。
纪方瓷一边走一边看,一双眼睛就像是不够用了一样。
马上临近过年了,纪方瓷发现这边的街道上并没有什么过年的氛围。
只有零星几个铺子的门上贴着福字。
纪方瓷一边走一边采买。
这次她将自己身上的钱全部都拿了出来,给两个人都分了一些。
“爹,这些钱你拿着,想买什么就自己看着买,给你还有我娘都添置一些东西。”
“周济泽,这一份是给你的,看着给你妹妹买。我们三个就别一起逛了,分开各干各的,买完了东西以后在这里汇合。”
牛车在镇子上停留的时间并不久,一会儿还要赶回村子里去。
如果错过了牛车,那就只能走着回去了。
这里的路可不比流放的路好走到处都是大雪,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摔一个狗吃屎。
两个人看着自己手里的银子都有一些惊讶。
“闺女,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银子呀?”
“大嫂,你怎么还有颜色?”
纪方瓷没有和他们过多的解释。“这些银子是我和别人借的,以后是要还的。”
“
不过你们不用省着花,我们迟早会找到挣钱的买卖你们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半个时辰以后我们再在这里会合。”
说完了以后,他就大步朝前走了过去。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他觉得可以卖一些春联,还有福字,家里人写字都特别好看,这会是一个很不错的买卖。
而且成本也低。
转悠了一圈,就只看到了一个卖书画的铺子。
她抬脚走进去,里面的老板正懒洋洋的打着算盘。
看到有人进来也不怎么热情。
“想买什么自己看,自己拿。”
“掌柜的,你们这里有没有红纸?我想买一些红纸。还有笔墨。”
掌柜的随意的指了一个方向,那里挂着厚厚的一沓红纸。
纪方瓷没有吝啬,买了很厚一打。
今天晚上回去就开始写福字,写对联。
明天就可以拿到镇子上来卖了。
过年之前应该能够小小的卖上一波,让家里人能心安理得的消费。
不然她空间里的那些银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拿出来。
每次花钱都要面对家人的各种询问。
纪方瓷一个小时后和两个人会合。
其他两个人买的都是吃的穿的用的。
只有纪方瓷买了一沓红纸。
周济泽好奇询问:“大嫂,你买这些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