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残阳 作品

第八十九章 高调的票房

  5月29日,华纳影业签署了《寄生虫》欧美版权合同。

  5月30日,欧美两地开始了电影宣传。

  6月1日,《寄生虫》全面上映。

  截止到7月12日,这部影片在北美的票房超过4000万美元。

  上映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1060家影院扩充到2001家影院。

  同时,《寄生虫》在港岛全面下档,累计票房4286万港币。

  暂列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一。

  到了8月初,《寄生虫》的北美票房超5000万美元,全球票房累计2.5亿美元。

  成为有史以来,第二部突破2亿美元大关的非英语电影。

  同时,也创造了非英语电影的全球票房新纪录。

  上一个记录保持者,也是华语片。

  李桉执导的《卧虎藏龙》,全球票房2.06亿美元。

  如今,被《寄生虫》正式超越。

  就像好莱坞报道杂志上所写的那样:不管你喜不喜欢,必须承认《寄生虫》是电影史上的奇迹。

  没有一部华语电影像《寄生虫》这样,广泛地征服全世界。

  从欧洲到美国,从艺术电影评委到大众观众。

  在英国,《寄生虫》的票房达到了1450万英镑,超越了04年的《耶稣受难记》,成为英国市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外语片。

  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票房也相当可观。

  《寄生虫》在日本的累计票房达到了40亿日元,超过240万人次观影。

  历年华语电影在日本的票房排行榜上,仅以微弱劣势落后《英雄》,排名第二。

  同时,这部电影在韩国上映后,连续十二天夺得单日票房榜冠军。

  上映3日观影人次突破200万,最终观影人次突破了1000万。

  相当于,六分之一的韩国人买票看过这部电影。

  深刻的主题、精湛的叙事技巧以及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影响力。

  将陈锋的个人声望,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

  他想要躲避风头的想法,彻底破产。

  低调了两个月,全都成了无用功。

  从《寄生虫》全球票房突破两亿美元的那一刻开始,陈锋就已经彻底隐藏不住。

  全球多个国家的娱乐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

  甚至有很多海外游客,慕名前去港岛参观拍摄场地。

  当初陈锋在戛纳颁奖礼后痛斥保护费的事情,再次让媒体翻了出来。

  与此事相关的两个帮会,倒了血霉。

  名下的场子,一天被查牌七八次。

  大哥级的人物,也被O记请去喝咖啡。

  幸亏陈锋的事情太多,没有死追着不放。

  不然的话,这些所谓大哥肯定要去赤柱进修几年。

  要知道,《寄生虫》这部电影已经被很多媒体誉为亚洲之光。

  据说导演陈锋,即将登上亚洲版《时代周刊》的封面。

  这部电影爆发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全球票房收益二点五亿美元,按照制作成本四百万美元来计算的话,回报比高达六十多倍。

 

  当然了,这些收益和陈锋没什么关系。

  赚钱的是那些购买版权的片商,天河影视没有额外的收入。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影片彻底打响了公司的名气。

  更重要的是,让陈锋作品的含金量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

  大量海外媒体记者一路追到了国内,对他进行围追堵截式的采访。

  再想躲下去,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了。

  就目前的声势和影响,他走到那里,聚光灯就跟到那里。

  天河影视公司的门口,整天都围满了记者。

  海内外媒体的专访邀请,都让人回复不过来。

  陈锋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给田老师打了个电话,想托人去探探口风。

  最终,等来了一坏一好两个消息、

  坏消息,陈锋两年内不得在国内拍摄电影。

  这已经是从轻发落了,一般都是五年起步。

  好消息,天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可以正常经营影视业务。

  没有牵连到公司,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假如天河影视也被禁止从事影视业务,那可就彻底玩完了。

  好不容易积累的家业,一朝全都化成空。

  由天河影视投资并出品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六月底上映。

  以三百多万的成本豪取两千三百万票房,实现了以小博大。

  另外,公司投资的大型军旅连续剧《士兵突击》已经完成了后期制作。

  只不过,这部戏的销路不太好。

  没有电视台愿意出价,现在还四处卖片。

  但整个公司的业务,已经进入正轨。

  资金问题解决后,未来的项目会越来越多。

  可以拿来交换的影视资源,也逐渐丰富。

  比如天河影视与荣信达影视公司,就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未来很多影视项目,可以共同投资。

  因为荣信达旗下的艺人杨蜜,参演了《寄生虫》。

  这部火爆全球的电影,让她从一个新人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年轻偶像。

  她在片中扮演富家女的角色,不少大品牌开始邀请她当形象代言人。

  演戏片酬,直线飙涨。

  出演《寄生虫》之前,杨蜜的电视剧片酬是每集5000元。

  如今,她的片酬直接涨了十二倍,一集6万元。

  在电视剧市场上,仅次于那些顶级一线女星。

  现在的杨蜜,在圈子里已经稳居二线。

  从戛纳电影节回国到现在,接到的广告代言费就高达三百万。

  随着《寄生虫》的影响力不断发酵,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当中。

  杨蜜终于尝到了出名的滋味,走到那里都是焦点。

  到了任何一个剧组,工作人员都对她客客气气,嘘寒问暖。

  演员红了以后,会发现身边全是好人。

  杨蜜身边的助理,从一个变成了三个。

  回学校的时候,都会遇到记者尾随拍照。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一夜之间成为了当红女明星。

…。。

 

  只要再有几部作品稳住现在的名气,就能逐渐进入一线的行列。

  想想当初在《寄生虫》剧组吃过的苦,再看看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杨蜜就忍不住对陈锋心怀感激。

  她很清楚,自己到底是靠什么红的。

  如果没有《寄生虫》这部戏,起码要多熬几年才有可能出头。

  相比于杨蜜的暴火,江依艳也不遑多让。

  她在电影中的戏份更重,同样经历了一夜成名。

  本来电影不能在内地上映,她心里还特别失落。

  可谁也没想到,这部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到了八月份,海外的票房数据出炉,瞬间引爆舆论。

  江依艳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明星的待遇。

  化妆品,服装,鞋子,各种代言都主动找上门来。

  很多影视剧组,给她发来了片约。

  清纯可人的文艺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昨天回到宿舍里,几个舍友都羡慕的够呛。

  现在的江依艳,在娱乐圈里已经算是站住了脚。

  凭她的相貌和演技,未来很有希望跻身一线。

  如果说江依艳和杨蜜现在只能算二线明星,那么于飞鸿借助这部电影正式升级为女演员中的顶流。

  她的经纪人,每天都要处理十几份代言邀约。

  其中,很多都是一线大品牌。

  按照现在的估算,她今年的广告代言费绝对超过三千万。

  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

  圈内的演员们为什么整天勾心斗角,原因就在于此。

  红与不红,完全是天下地下的不同感受。

  于飞鸿出道很早,九岁演电影,十六岁正式担纲电影女主角。

  大学期间,相继出演了多部电影。

  但后来的发展很一般,从电影圈混到了电视剧圈。

  接演《寄生虫》之前,许景蕾的片酬和圈内地位比她更高。

  在娱乐圈的地位比较尴尬,比普通二线强点,却够不上一线的尾巴。

  现在直接跨过二线,成为一线中的顶流。

  有了《寄生虫》电影的加持,于飞鸿和张紫衣、赵燕子处于同一咖位。

  只比宫丽稍逊一筹。

  很多欧洲的奢侈品牌,邀请她做代言人。

  这可是真正的一线大牌,才有的待遇。

  一部经典电影,彻底改变了演艺生涯。

  由于她的角色是富家太太,镜头画面拍的很美,所以在代言上吃足了红利。

  除了这三位女演员之外,张松文和朱雅纹也都品尝到了走红的滋味。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片酬涨了,不愁片约了。

  演一集电视剧的片场,涨到了三四万块。

  主演一部电视剧,能在京城买一套房子。

  当然了,这是税前。

  不过,这年头演员都不怎么缴税。

  相比于这几人的暴火,主演李学建倒是没有很特别的感受。

  当年《渴望》风靡全国的时间,人家早就体验过一夜爆红的滋味。

…。。

 

  还有宋旦旦,属于国民度非常高一位老戏骨。

  她的心思主要在话剧圈,电视和电影只是副业而已。

  但这两位老戏骨也不得不承认,参演《寄生虫》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在圈内的地位。

  一部经典的电影,给主演带来的好处是持续不断的。

  就像张丰忆,甭管演了多少电影电视剧。

  提起他,人们的第一印象还是《霸王别姬》。

  岁月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整个《寄生虫》剧组的人,都没想到这部电影的影响力那么大。

  当初他们只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

  谁也没想过,这部电影会成就经典。

  江依艳和杨蜜等人有多么的庆幸,那些曾经拒绝陈锋片约的演员就有多么懊恼。

  尤其是柳一菲,本来都已经确定好了要出演。

  事到临头,又被亲妈给搅黄了。

  如果当初能抓住这个机会,她甚至能借势一举迈入真正的一线行列。

  柳一菲十五岁正式出道,十六岁出演《天龙八部》的女主角,一炮而红。

  十七岁凭《仙剑奇侠传》中的赵灵儿一角,彻底爆火。

  十八岁主演了《神雕侠侣》,成为现在最红的年轻女星。

  在电视剧圈内,柳一菲绝对是最当红的小花旦。

  但她走红的这些角色,给人的感觉千篇一律。

  基本上,都是古装剧的女主角。

  在电视剧行业,她确实很红,也能扛收视率。

  可在大荧幕上的地位,那就非常尴尬了。

  凭她的咖位,小制作电影的片约,经纪人都不会让她接。

  大制作电影,她既没有扛票房的能力,演技方面又一言难尽。

  因此,柳一菲想要转型大荧幕,却始终找不到什么好机会。

  去年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合适的角色,却被母亲擅自做主给推掉了。

  为了这件事,她赌气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同学江依艳手里拿到剧本,柳一菲就觉得这是一出好戏。

  如今《寄生虫》火爆全球,证明了她当时的眼光。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茜茜,上次是妈妈看走眼了。”

  向来强势的柳晓丽,主动向女儿认错。

  本以为推掉陈锋的新戏,压根不算事儿。

  现在回头再看,女儿错失了一个好机会。

  早知道这部戏能火到全世界,说什么也得接下片约。

  “没关系的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柳一菲不但没生气,还反过来安慰母亲。

  “我同学江依艳说了,那个角色有吻戏,顶替我的女演员被导演骂惨了。”

  “当时就算您帮我接了片约,后期我也演不了,还不如不接呢。”

  这丫头想的挺开,没有纠结以前的事情。

  “茜茜,你现在还小,不知道错过了多好的机会。”

  柳晓丽的脸上,充满了懊恼。

  这种经典的电影,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当年《英雄本色》杀青的时候,周闰发曾经问李梓雄:“你看拍完了这部片子,我们还有多少年才有机会再演这样的一部电影?”

  发哥的话一语成谶,吴雨森再也没能拍出这样经典的电影。

  有些机会错过了,再想等下一个,可能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

  “无所谓的,反正我也不喜欢这位导演的风格,他拍的片子都太阴暗了,感觉心里不舒服。”

  柳一菲在北影没有白上课,有了起码的鉴赏能力。

  陈锋出道以来拍摄的两部电影,个人风格非常强烈。

  每一部电影,都是用镜头记录人心的复杂和社会的阴暗。

  《心迷宫》和《寄生虫》两部片子的区别很大,但在整体基调上是偏向一致的。

  透过冰冷的画面,折射人心的复杂,将现实血淋淋地揭示在观众面前。

  现在欧美的一些影评家,开始称呼陈锋是暗黑电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