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结识张婶

残阳如血,给榕溪村披上了一层暗红色的薄纱,本应是静谧而美好的傍晚,可苏妙龄的世界却被恐惧和焦虑填满。她心急如焚,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中穿梭,每一步都踏得匆忙而慌乱,嘴里不停地呼喊着:“逸飞,你在哪里?快出来,姐姐找你呢!” 声音在逐渐暗下来的村子里回荡,带着浓浓的焦急与担忧。

苏妙龄的双眼因焦急而布满血丝,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最偏僻的小巷,她都要跑进去仔细查看。就在她又一次从一条小巷中冲出来时,由于太过匆忙,和迎面走来的张婶撞了个满怀。

“哎哟,这是咋啦,这么着急!” 张婶稳住身形,看清是苏妙龄后,关切地问道。

苏妙龄这才回过神,满脸歉意地说道:“张婶,实在对不住,我弟弟不见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他眼睛看不见,我真怕他出什么意外!” 说着,眼泪在眼眶里首打转。

张婶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担忧:“啥?逸飞不见了!这可不行,婶子帮你一起找!这孩子能去哪儿呢?” 说着,便拉着苏妙龄,一起在村子里寻找起来。

此时,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可苏妙龄却丝毫感受不到这生活的烟火气,满心都是对弟弟的牵挂。她和张婶逢人便问:“您瞧见我家逸飞了吗?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小男孩。” 得到的却大多是摇头和同情的目光,这让苏妙龄的心愈发往下沉。

两人找着找着,张婶突然停下脚步,拉着苏妙龄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妙龄啊,婶子跟你说,咱这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是靠种地为生的穷苦人家,平日里吃饭就图个实在,口味也喜欢浓郁些。你之前卖的那个药膳粥,虽说营养好,可大家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太能接受。等咱找到孩子,你可得琢磨琢磨,做些大伙爱吃的东西。”

苏妙龄听着张婶的话,心中猛地一动。尽管此刻她的心思全在弟弟身上,但张婶的这番话,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她混沌的脑海中闪过一丝清明。“张婶,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药膳的好处,却没顾及大家的口味和习惯。” 苏妙龄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默默记下。

两人继续寻找,张婶一边走,一边给苏妙龄讲着村里人的喜好和习惯。“咱村的人,就爱那些能吃得饱、吃得香的东西。像红烧肉,那肥而不腻的口感,炖得软烂入味,再配上大白米饭,谁能不爱?还有那大杂烩炖菜,把各种食材都放一起,满满一锅,味道足,分量大,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别提多满足了。而且价格还得实惠,大家挣的都是辛苦钱,太贵了可舍不得。你要是能做这些,保管受欢迎。”

苏妙龄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牢牢记在心里。此时,天色愈发暗沉,夜幕渐渐笼罩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亮起了昏黄的灯光,可苏妙龄的心中却愈发焦急和恐惧。“逸飞,你到底在哪儿啊!”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在寂静的村子里回荡,每一声呼喊都饱含着姐姐对弟弟的深切牵挂。

就在这时,张婶眼尖,看到不远处有个村民从村外回来,连忙拉着苏妙龄迎上去:“这位大哥,你可瞧见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小男孩了?”

村民停下脚步,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好像是有个小男孩,往村外的方向去了。”

苏妙龄心中一紧,连忙道谢,转身就朝着村外跑去。张婶也快步跟了上去:“姑娘,别急,婶子陪你一起去!”

村外,是一片广袤的田野和茂密的山林,在暮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阴森。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未知的危险;山林中,树木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黑暗的迷宫。苏妙龄望着这片未知的区域,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一想到弟弟还在外面,她又鼓起了勇气,深吸一口气,踏入了这片黑暗。

“逸飞,你一定要没事啊!” 苏妙龄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和张婶一起走进了山林。

山林里,树木郁郁葱葱,枝叶交错,将仅有的一点光线都遮挡住了。脚下的土地坑洼不平,苏妙龄和张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绊倒。她们大声呼喊着苏逸飞的名字,声音在山林中回荡,可回应她们的只有自己的回声,这让苏妙龄的心中愈发绝望。

“逸飞,你在哪里?姐姐来找你了!” 苏妙龄的声音在空旷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单薄,她的嗓子己经喊得沙哑,可还是不停地呼喊着。

就在苏妙龄感到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哭声:“姐姐,救我……”

苏妙龄心中一喜:“是逸飞的声音!” 她顺着声音的方向跑去,脚下被树枝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但她顾不上疼痛,继续向前冲。在一处草丛中,她看到了苏逸飞。

苏逸飞的衣服被树枝划破,脸上还有几道划痕,正坐在地上哭泣。苏妙龄连忙跑过去,将苏逸飞紧紧地抱在怀里:“逸飞,姐姐来了,别怕,姐姐在呢。”

张婶也跟了上来,看到苏逸飞没事,松了一口气:“可算找到了,这孩子,可把你姐姐急坏了。”

苏妙龄感激地看着张婶,泪水夺眶而出:“张婶,多亏了您,要不是您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婶笑着说:“说啥呢,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快带孩子回家吧,别让你娘担心。”

苏妙龄带着苏逸飞回到家,给弟弟清洗了伤口,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苏逸飞靠在苏妙龄的怀里,渐渐睡着了。

苏妙龄望着熟睡的弟弟,心中满是愧疚和感激。愧疚自己没有照顾好弟弟,让他独自在外受苦;感激张婶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她帮助和支持。

经过这次事件,苏妙龄不仅和张婶的关系更加亲近,也对村子里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知道,自己的美食事业想要成功,就必须做出改变,做出符合村民口味和消费习惯的食物。

“张婶,您放心,我一定会做出大家爱吃的东西。” 苏妙龄在心中暗暗发誓。

然而,要做出让村民满意的食物,谈何容易?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方法、价格的定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考量。苏妙龄又该如何在这重重困难中找到出路呢?那个神秘的赵公子,还会在她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苏妙龄去一一探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妙龄在照顾弟弟和母亲的同时,开始研究新的菜品。她时常向张婶请教,张婶也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两人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村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苏妙龄的美食之路,在张婶的帮助下,似乎渐渐有了新的方向,但前方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呢?是更多的困难,还是成功的曙光?苏妙龄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忐忑,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