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画家 作品

第121章 商业蓝图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苏妙龄自家饭馆的院子里,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微风轻轻拂过,带来街道上的喧闹声,那是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苏妙龄静静地站在院子中,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的布裙,裙摆随着微风轻轻飘动,发髻上的一支木簪简单而质朴。她的目光越过院子的围墙,望向那热闹非凡的街道,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回想起之前经历的重重考验,苏妙龄的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来到这个世界,凭借着对美食的热爱和独特的见解,在这陌生的古代开启自己的美食之旅,到后来卷入宫廷纷争,与靖王携手共渡难关,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定。如今,她深知自己的美食事业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这一家小小的饭馆。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也充满挑战。但我一定要让我的美食传遍大夏国。” 苏妙龄暗暗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她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仅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寻找一位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而城中巨贾沈万财,无疑是最佳人选。

几日后,苏妙龄在靖王府的书房中,与靖王商议着此事。书房内,布置简洁而不失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靖王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古籍,苏妙龄则站在一旁,神情略显激动。

“靖王殿下,我想和沈万财合作,在其他繁华城镇开设分店。” 苏妙龄开门见山地说道。

靖王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苏姑娘,我支持你的想法。沈万财在商界人脉广泛,经验丰富,若能与他合作,必定能为你的美食事业增添助力。只是这其中的困难想必不少,你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苏妙龄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靖王殿下,我明白。但我不怕困难,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成功。”

得到靖王的支持后,苏妙龄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沈府拜访沈万财。沈府位于城中的繁华地段,府邸大门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苏妙龄在管家的引领下,走进了沈府的会客厅。

会客厅内,装饰得富丽堂皇,红木桌椅摆放整齐,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名家字画,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沈万财坐在主位上,他身材高大,面容和蔼,身着一袭锦袍,显得气宇轩昂。

“苏姑娘,久仰大名啊!” 沈万财笑着说道,“听闻苏姑娘在美食一道上造诣颇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苏妙龄微微欠身,礼貌地回应道:“沈老爷过奖了,小女子不过是对美食略有心得罢了。今日冒昧前来,是有一事想与沈老爷商议。”

“苏姑娘请讲,只要是我沈某能帮得上忙的,绝无二话。” 沈万财豪爽地说道。

苏妙龄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我的美食事业在这城中己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我并不满足于此。我想在其他繁华城镇开设分店,将我的美食推广出去。沈老爷在商界德高望重,人脉广泛,我希望能与您合作,共同实现这个目标。”

沈万财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苏姑娘的想法倒是新颖,不过这开设分店,其中的门道可不少。选址、运营、人员管理…… 每一项都需谨慎对待。”

苏妙龄连忙点头,说道:“沈老爷所言极是,这些我都有所考虑。我有独特的菜品和制作方法,能保证美食的品质。而沈老爷在商业运营上经验丰富,我们若能合作,必定能取长补短。而且,我己经亲自考察过一些城镇,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选址也有很大的帮助。”

沈万财看着苏妙龄坚定的眼神,心中暗自赞赏。他哈哈一笑,说道:“好,苏姑娘这份勇气和决心,让我佩服。我愿意与你合作,共同将这美食事业做大做强!”

苏妙龄心中大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多谢沈老爷,有您的支持,我定当全力以赴。”

与沈万财达成合作后,苏妙龄和沈万财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店面。苏妙龄和沈万财带着一群随从,踏上了前往各个繁华城镇的路途。

第一站,他们来到了临江城。临江城是一座依江而建的城镇,风景秀丽,商业繁荣。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苏妙龄和沈万财在城中西处走访,观察各个地段的人流量和商业氛围。

“苏姑娘,你看这处如何?” 沈万财指着一处临江的店铺说道,“这里位置绝佳,既能欣赏到江景,又靠近集市,人流量大。”

苏妙龄仔细观察了一番,微微摇头:“此处位置虽好,但租金想必不菲。而且,临江湿气较重,对食材的保存可能会有影响。我们再看看其他地方吧。”

他们又走访了几处地方,都不太满意。就在他们有些失望的时候,苏妙龄在一条幽静的小巷中发现了一处店铺。店铺不大,但装修古朴典雅,周围环境清幽。

“沈老爷,你看这处怎么样?” 苏妙龄兴奋地说道,“这里虽然不在主干道上,但离集市和居民区都不远,而且环境安静,适合开设饭馆。我们可以在店铺门口挂上招牌,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

沈万财看了看西周,微微点头:“嗯,苏姑娘眼光独到。这里确实不错,租金也相对合理。就定在这里吧。”

接下来,他们又前往其他城镇考察。每到一处,苏妙龄都会亲自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消费水平,精心挑选地址。

在清风镇,苏妙龄站在一处繁华的街道上,一边观察,一边和沈万财分析着:“这个地方人流量大,且周边多是富贵人家,应该能接受咱们的菜品。而且,这里的商业氛围浓厚,有利于我们的宣传和推广。”

沈万财笑着说道:“苏姑娘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还得考虑店铺的面积和布局,要确保顾客用餐舒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们在几个繁华城镇都选定了合适的店面。接下来就是店铺的装修和人员的招聘。苏妙龄亲自设计店铺的装修风格,她希望既能保留自己饭馆原有的古朴典雅,又能融入当地的特色元素。在招聘人员时,苏妙龄也是严格把关,不仅要求厨艺精湛,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这位师傅,您擅长做哪些菜品?” 苏妙龄在招聘厨师时问道。

一位中年男子回答道:“姑娘,我擅长做各种炒菜和炖菜,尤其是红烧肉和糖醋鲤鱼,是我的拿手好菜。”

苏妙龄微微点头:“好,那您现场做一道菜,让我尝尝。”

男子熟练地拿起锅铲,开始烹饪。不一会儿,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肉便出锅了。苏妙龄尝了一口,满意地说道:“不错,味道很好。欢迎您加入我们的饭馆。”

然而,在筹备分店的过程中,苏妙龄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有些当地的厨师对她的菜品做法不太理解,需要她耐心地指导;还有些供应商的食材质量不太稳定,她需要不断地筛选和沟通。但苏妙龄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她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解决每一个问题。

“苏姑娘,你这么辛苦,可要注意身体啊。” 靖王看着忙碌的苏妙龄,心疼地说道。

苏妙龄笑着说道:“靖王殿下,我没事。为了实现我的梦想,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而且,有您和沈老爷的支持,我充满了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店的筹备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苏妙龄和沈万财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他们共同期待着分店开业的那一天,相信那将是他们美食事业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