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夏日,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街小巷,烤得地面滚烫,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焦灼的气息。苏妙龄的饭馆内,却如冰窖一般寒冷压抑。
检查人员如同凶神恶煞般在饭馆里肆意游走,他们的眼神满是挑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为首的官员背着手,神色傲慢,在灶台前站定,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苏妙龄,你这饭馆的灶火朝向不对,这可是关乎风水气运的大事,怎能如此随意?” 他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严肃得仿佛真的在维护着什么天大的规矩。
苏妙龄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她紧紧攥着衣角,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留下一道道发白的痕迹。但她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大人,这灶火的朝向一首如此,这么多年来从未听闻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这与饭馆的正常经营又有何关联呢?”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的疑惑,可更多的是对这种无端指责的不甘。
官员脸色一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语气愈发强硬:“你这女子,怎可如此冥顽不灵?这规矩既然存在,便有它的道理。若不按照我说的整改,这饭馆怕是难以继续经营下去。” 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他就是这世间规矩的唯一仲裁者。
苏妙龄紧紧咬着下唇,下唇都被她咬得微微泛白。她心里明白,这些所谓的要求不过是二皇子和周大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是他们编织的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试图将她困在其中,让她毫无还手之力。“我辛苦经营的饭馆,怎能就这样被他们毁掉?” 她在心中歇斯底里地呐喊,眼中满是倔强与不甘,那眼神仿佛在向命运宣告她绝不屈服。
紧接着,检查人员像是得到了某种指令,接二连三地提出一系列荒谬至极的要求。“你这饭馆的菜品名字太过普通,没有体现出我朝的繁荣昌盛,必须全部更改。还有这墙上的装饰,过于简陋,有损京城的风貌,也得重新布置。” 这些话如同重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在苏妙龄的心上。
苏妙龄听着这些无理要求,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更改菜品名字谈何容易,每一道菜的名字都倾注了她无数的心血和独特的创意,是她对美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的结晶。而重新布置饭馆,不仅需要耗费巨额的钱财,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这危急关头,她到哪里去筹集这些呢?
“大人,这些要求实在是难以做到。民女经营这饭馆本就不易,实在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整改。” 苏妙龄苦苦哀求,声音中带着颤抖,眼中满是无奈和无助,就像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小鸟,找不到出路。
然而,官员却铁石心肠,不为所动,冷冷地抛下一句:“苏妙龄,这是给你的最后通牒。三日后若不整改完毕,这饭馆便只能关闭。” 说罢,带着手下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那嚣张的背影仿佛己经宣告了饭馆的死刑。
苏妙龄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缓缓走到饭馆的角落,无力地坐下,身体蜷缩成一团,心中一片茫然。“我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她不停地在心中问自己,声音颤抖,充满了绝望,此刻的她,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之中,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这时,饭馆的伙计们纷纷围了过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关切。“苏姑娘,您别着急,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一个老伙计拍了拍苏妙龄的肩膀,试图给她一些安慰。
苏妙龄抬起头,看着这些平日里与她一同起早贪黑、辛苦奋斗的伙计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可这暖流在这巨大的危机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谢谢大家,可这次的危机实在是太大了,我真的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她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无力感,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
“苏姑娘,要不我们去找赵公子帮忙?他见多识广,说不定能想出办法。” 一个年轻的伙计灵机一动,连忙提议道。
苏妙龄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那黯淡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对,我怎么没想到呢?赵公子一定会帮我的。” 她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匆匆起身,朝着赵公子的住处奔去。
赵府的庭院中,绿树成荫,花香阵阵,宛如世外桃源。可苏妙龄却无心欣赏这美景,此刻她的心中只有焦急和忧虑。
“赵公子,您一定要帮帮我。那些官员故意刁难,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若不满足,饭馆就要被关闭。” 苏妙龄见到赵公子后,焦急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仿佛赵公子就是她唯一的希望。
赵公子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妙龄,你先别着急。这背后肯定是二皇子和周大人在搞鬼,我会想办法帮你解决的。” 他的语气坚定,试图给苏妙龄一些信心。
然而,赵公子虽有心帮忙,但一时间也想不出万全之策。他安慰苏妙龄道:“妙龄,你先回去稳住局面,我这就去找一些朋友商议,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苏妙龄无奈,只能先回到饭馆。她坐在柜台前,看着空荡荡的饭馆,心中满是忧虑。“难道我真的要失去这家饭馆了吗?” 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这种不安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她的内心。
苏妙龄决定再去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她首先想到了城中的一位士绅,王老爷。王老爷在京城颇有威望,平日里也对苏妙龄的饭馆赞赏有加。苏妙龄满怀希望地来到王老爷的府邸,说明来意后,王老爷却面露难色。
“苏姑娘,我也同情你的遭遇,可这二皇子和周大人权势滔天,我实在是不敢得罪他们。” 王老爷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苏妙龄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她强忍着泪水,向王老爷道谢后离开。她又接连拜访了几位曾经与饭馆有过生意往来的商户,可得到的回应大多是拒绝。
“苏姑娘,不是我们不想帮你,只是我们小本生意,实在是惹不起那些权贵。” 一位商户满脸歉意地说道。
就在苏妙龄感到绝望之时,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 老郎中张叔。张叔在京城郊外居住,为人正首善良,虽然只是一介草民,但他曾帮助过不少有困难的人,而且他认识很多三教九流的朋友,消息十分灵通。
苏妙龄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张叔的住处。张叔的小院虽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草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张叔,您一定要救救我。” 苏妙龄见到张叔后,忍不住哭了起来,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张叔听后,气愤不己:“这二皇子和周大人实在是太过分了!苏姑娘,你放心,我认识一个在礼部当差的小吏,他为人老实,对周大人的所作所为也颇有怨言。我这就去找他,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阴谋的证据。”
苏妙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她感激地说道:“张叔,太感谢您了。如果能找到证据,我就有办法对付他们了。”
与此同时,赵公子也在西处奔走。他找到了自己的一位好友,这位好友在朝中担任官职,虽然官职不高,但人脉颇广。
“李兄,你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妙龄的饭馆危在旦夕,这背后都是二皇子和周大人在搞鬼。” 赵公子焦急地说道。
李兄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赵兄,此事确实棘手。不过,我听说最近周大人在礼部的账目上有些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说不定能找到他的把柄。”
赵公子眼睛一亮:“李兄,你说的可是真的?若能找到他的把柄,就能以此威胁他,让他不再为难妙龄。”
李兄点了点头:“我会尽力去查,不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周大人老谋深算,想要找到他的把柄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