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画家 作品

第39章 在遇贵人相助

苏妙龄紧握着那封能证明周大人恶行的信件,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的双眼首首地盯着周大人,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周大人虽然表面上依旧强装镇定,可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慌乱。一旁的赵公子和刘师爷同样神色凝重,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锦袍,气质不凡的男子缓缓走来,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举止间尽显不凡。此人正是靖王萧景琰,他近日在城中微服私访,无意间听闻了 “妙龄食府” 的风波,心中十分关切,便寻着踪迹来到此处。

靖王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苏妙龄手中的信件上,他开口问道:“这是发生了何事?” 声音低沉却有力,在这略显嘈杂的氛围中格外清晰。

苏妙龄心中一惊,她从未想过堂堂靖王会出现在这里。但她很快镇定下来,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民女苏妙龄,见过靖王殿下。今日民女前来,是要揭露周大人的恶行。周大人为了打压民女的饭馆,指使仆人散布谣言,说饭馆食材不干净,导致食客生病,让民女的生意一落千丈。民女好不容易找到证据,可周大人却拒不承认。” 苏妙龄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花,既有对周大人的愤怒,也有对靖王到来的期待。

靖王听后,眉头微微皱起,他转头看向周大人,目光如炬:“周大人,可有此事?”

周大人心中一紧,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仍心存侥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殿下,这是苏妙龄在污蔑微臣。她拿出的这封信,定是伪造的,微臣对殿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事?” 周大人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靖王的脸色。

靖王冷哼一声:“哼,本王岂会被你轻易糊弄?这几日在城中微服私访,本王听闻‘妙龄食府’的美食声名远扬,苏姑娘的厨艺更是得到众多百姓的称赞。而你,周大人,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民谋福,却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实在是有辱朝廷官员的名声!” 靖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怒意,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威严。

周大人吓得脸色惨白,身体不停地颤抖,却仍试图狡辩:“殿下,微臣冤枉啊……”

靖王打断他的话:“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 说着,靖王向身旁的随从示意,随从走上前,接过苏妙龄手中的信件,呈给靖王。

靖王仔细查看信件,神色愈发严肃:“这信上的笔迹,本王一眼便能认出,正是你周大人的。你还有何话说?”

周大人瘫倒在地,脸色如死灰一般,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己经彻底败露,再无狡辩的余地。

苏妙龄看着靖王,心中充满了感激。她再次行礼,说道:“多谢靖王殿下为民女主持公道。若不是殿下出现,民女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苏妙龄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感动和欣慰的泪水。

靖王微微点头,看着苏妙龄,眼中露出一丝赞赏:“苏姑娘,你坚韧聪慧,又有一手好厨艺,实在难得。本王听闻你的美食独具匠心,一首想找机会品尝。今日之事,本王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苏妙龄心中一暖,她没想到靖王对自己的饭馆如此关注:“殿下若不嫌弃,民女愿为殿下做一桌菜肴,以表感激之情。”

靖王微微一笑:“好,本王倒要尝尝苏姑娘的手艺。”

随后,靖王命人将周大人带回府中,等待进一步的惩处。而苏妙龄、赵公子和刘师爷则回到 “妙龄食府”,准备为靖王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

回到饭馆,苏妙龄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她和李大厨精心挑选食材,每一种食材都经过仔细检查,确保新鲜美味。

“苏姑娘,没想到靖王殿下会亲自为我们主持公道,这可真是我们的福气啊。” 李大厨一边切着菜,一边感慨地说。

苏妙龄笑着点头:“是啊,李师傅。这次多亏了靖王殿下,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周大人。”

赵公子也在一旁帮忙,他看着苏妙龄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苏姑娘,你别太累了。有我和李师傅在,一定能做出让靖王殿下满意的菜肴。”

苏妙龄转头看向赵公子,眼中满是温柔:“公子,谢谢你一首陪着我。要是没有你,我也坚持不到现在。”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很快就摆满了一桌。苏妙龄将菜肴端上桌,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靖王坐在桌前,看着眼前的美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苏姑娘,这些菜肴看起来就十分诱人,本王己经迫不及待想品尝了。”

苏妙龄微微欠身:“殿下,希望这些菜肴能合您的口味。”

靖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 “翡翠虾仁” 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嗯,这虾仁鲜嫩弹牙,莴笋清爽可口,味道鲜美,果然名不虚传。”

听到靖王的称赞,苏妙龄心中的紧张顿时消散了许多:“殿下喜欢就好。”

靖王又品尝了其他几道菜,每一道都让他赞不绝口。他看着苏妙龄,说道:“苏姑娘,你不仅厨艺精湛,还能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实在是难得。本王希望你能继续将这美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如此美味。”

苏妙龄连忙行礼:“多谢殿下的夸奖和鼓励,民女一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用过餐后,靖王起身准备离开。他看着苏妙龄,说道:“苏姑娘,周大人的事情,本王会妥善处理。你不必担心,只管安心经营你的饭馆。”

苏妙龄感激地说:“多谢殿下,民女定当铭记殿下的恩情。”

靖王离开后,苏妙龄站在饭馆门口,望着靖王离去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