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内,残阳如血,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房的地面上,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影子,仿佛也在为这府中即将展开的秘密调查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靖王端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面色凝重,周身散发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气场。经历了狩猎场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他更加确信,这一切绝非偶然,而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来人!” 靖王沉声道,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很快,几个身形矫健、神色冷峻的心腹侍卫鱼贯而入,整齐地站成一排,等候命令。
靖王站起身,缓缓踱步到众人面前,目光如炬,逐一扫过他们的脸庞:“本王命你们即刻着手调查柳氏侧妃近期的行踪,以及她与他人的往来情况。记住,此事要绝对保密,不可打草惊蛇,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靖王的语气严肃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与愤怒。
“是,王爷!” 侍卫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整齐,随后迅速退下,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迫不及待地去追寻线索。
靖王走到窗前,望着渐渐暗下去的天色,眉头紧锁,心中的怀疑如同野草般疯长。他与柳氏成婚多年,虽谈不上情深意笃,但也相敬如宾。可如今,种种迹象都指向了她,这让靖王心中五味杂陈。“柳氏,若真的是你,本王定不会姑息。” 靖王低声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决绝。
而在城中的饭馆里,苏妙龄和刘师爷、李捕头正围坐在一间幽静的房间内,气氛同样凝重。桌上的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三人脸上跳动,映出他们严肃的神情。
苏妙龄轻轻抿了一口茶,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缓缓开口,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那些杀手虽然伪装成盗贼,但他们的行动很有组织,肯定是受人指使。而且,他们似乎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我刚进入那片树林,他们就立刻出现了,显然是提前设伏。” 苏妙龄的声音平稳,但眼神中仍隐隐透露出劫后余生的惊恐。
刘师爷手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苏姑娘,我觉得这件事和之前的谣言可能有关联,背后的主谋很可能是同一个人。先是散布谣言诋毁姑娘的名声,让您陷入困境,接着又在狩猎场设伏,想要置您于死地,这一系列的举动,环环相扣,绝非巧合。” 刘师爷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多年的幕僚生涯,让他对阴谋诡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李捕头用力地点点头,附和道:“刘师爷所言极是。我会加派人手调查,发动我在城中的眼线,一定要把幕后黑手找出来。苏姑娘为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绝不能让这些恶徒得逞。” 李捕头的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作为城中的捕头,维护正义是他的职责所在。
苏妙龄感激地看着他们,说道:“多谢刘师爷和李捕头。这段时间,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揪出幕后黑手,还我一个清白。” 苏妙龄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在这场危机中,她深刻体会到了朋友的重要性。
此时,靖王府中,柳氏的住处一片狼藉。得知杀手行动失败,柳氏怒不可遏,将房间里能摔的东西都摔了个遍。“一群废物!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她气得满脸通红,双眼圆睁,手中的茶杯狠狠砸在地上,碎瓷片西处飞溅。
周大人站在一旁,看着柳氏发怒,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小心翼翼地安慰道:“侧妃娘娘莫急,我们再想其他办法。苏妙龄那丫头命大,这次让她逃过一劫,但她绝不可能永远这么幸运。” 周大人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可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狡黠。
柳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苏妙龄,我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的。这次的失败只是个意外,我就不信,我堂堂靖王侧妃,还斗不过一个出身平凡的女子。” 柳氏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仿佛要将苏妙龄碎尸万段。
“娘娘,我们得小心行事。靖王那边肯定己经开始怀疑了,我们不能再露出破绽。” 周大人提醒道,他深知靖王的手段,若是被他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柳氏冷哼一声:“怕什么!就算他怀疑又怎样,没有证据,他也不能拿我怎样。我倒要看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柳氏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傲慢,她自恃出身名门,又有家族撑腰,并不把靖王的怀疑放在眼里。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靖王的心腹侍卫己经开始行动,在城中西处打听柳氏的消息。而苏妙龄、刘师爷和李捕头也在积极分析线索,一步步接近真相。
赵公子和叶书生也加入了调查的行列。赵公子利用自己在城中的人脉,西处打听消息:“你们可曾听说,最近有谁和柳氏侧妃来往密切?或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赵公子拉住一个路人,焦急地问道。路人摇了摇头,匆匆离去。赵公子皱着眉头,心中充满了挫败感,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着线索。
叶书生则在书房中,仔细梳理着各种线索。他将收集到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试图从中找出关联:“这些事件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找到关键的线索,就能揭开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叶书生自言自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